唐太宗论弓矢,宋代司马光所作文章

更新时间:2022-10-28 23:36:18 阅读: 评论:0

原文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15)悟向⑾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⑿,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⒀,数延见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注释

1.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论弓矢

2.谓:对...说,告诉。

3.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老师。

4.朕:皇上的自称,我。

5.好:爱好。

6.矢:箭。

7.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弓工:造弓的工匠。

8.皆:全、都。

9.直:笔直。

10.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邪:不正。

11.向:从前的。

12.务:事务。

13.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4.数延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数(shuò),屡次。延,邀请。

15.始:才。

16.直:竖直。

17.精:熟悉

译文

皇上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瑀说:“我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我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我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我靠着弓箭平定四方,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况且天下事物,岂能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问他们民间的疾苦,政治上的得与失。

赏析

唐太宗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

他以民为主,聪明,虚心受教,他不高高在上,关心民间疾苦,关心人民,善于治理国家,并且明智,能辨别是非,尽职尽责,善于自省,善于纳谏,非常开明,是一个能为百姓着想的君主,举一反三。是一个在生活中能够学习道理并且实践的人。

唐太宗的为政

唐太宗认为民是 治国之本。他说:“欲为君者,能以德和民。”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本文所揭示的他的英明主要表现在:

1、善于自省

2、善于纳谏

3、关心百姓疾苦

人物介绍

唐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 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虚心纳谏,经过主动消灭割据势力,在国内厉行俭约,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终于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兴盛,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23:36: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16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