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2-10-28 21:12:30 阅读: 评论:0

正文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9年1月22日在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 白峰

发布时间:2019-03-01 09:53来源:石家庄新闻网【字体:大中小】打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提出意见。

2018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和省法院的监督指导下,在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抓手、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司法改革为动力、廉洁司法为保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85088件,审执结166570件,分别比2017年上升15079件和7455件。其中,中院受理28937件,审执结27359件,分别上升4199件和4257件。

一、

紧紧融入全市大局,护航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积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全市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主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市委建设“四高四强”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奋斗目标,出台《关于为加快“4+4”产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稳妥审结各类商事案件52741件,助力打造良好的营商法治环境。依法加大对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力度,出台《关于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推行裕华法院《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防范风险法律提示66条》,深入开展“为企业发展司法把脉”“企业直通车”“双问计”活动,征求意见建议512条,提出司法建议415条,依法审结企业间投资、买卖等合同纠纷案件33959件、知识产权案件1324件,助推民营经济向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发展。出台为房地产专项整治、“两个专项行动”等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实施意见,审结房地产纠纷案件6614件。积极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北京、天津法院共同签署《京津冀三地中院推进区域清算与破产案件审理工作协作机制》,审结企业破产、清算重组、股权转让案件787件,妥善做好联邦伟业、融投担保等重大案件的审理协调工作,服务和保障经济转型升级。积极维护金融安全,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证券、期货等案件24883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全力保障平安石家庄建设。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犯罪,落实刑事政策,审结刑事案件11295件,判处罪犯14283人。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2654件,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69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受理涉黑涉恶案件140件859人,已审结126件728人,集中公开宣判5次26件308人,有力打击和震慑了黑恶势力。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审结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825件,维护良好经济秩序。严惩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审结拐卖、性侵妇女儿童和校园欺凌等犯罪案件518件,依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坚决惩处职务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255件,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理减刑、假释案件3707件,协助对缓刑、暂予监外执行等罪犯进行社区矫正,促进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切实支持和促进依法行政。高度重视并妥善应对行政诉讼新情况新问题,审结行政案件3392件,办理行政非诉审查执行案件1427件。坚持依法裁判和协调化解相结合,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等案件614件,一审行政案件调撤率17.69%。强化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推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持续深化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联席会议制度,连续五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市直84个部门200余人到中院旁听行政诉讼庭审,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二、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大力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关切,审结民生案件40949件。密切关注家庭、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基本民生诉求,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宅基地纠纷、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案件18763件。强化人身财产权益司法保护,审结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案件9119件。加大涉军维权工作力度,依法稳妥审结军队全面“停偿”、军民融合等涉军案件115件。积极开展公益诉讼,与检察院建立公益诉讼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审结销售假药、环境污染等公益诉讼案件9件。健全司法救助机制,发放涉民生案件司法救助款213万元,彰显司法关怀。开展信访积案大化解“双百日攻坚”清仓行动,办理信访案件7535件、群众来信1289件,推动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解决。

切实提升诉讼服务质效。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全市法院建立家事调解室、心理评估室、“单面镜”调查室等27个,探索引入家事调查员、心理专家等多种方式,提高家事司法服务水平。深入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构建网上诉讼服务平台、线下服务中心、“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诉讼服务体系,群众诉讼更加便利。持续深化“互联网+诉非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依托诉调对接中心、人民调解室、“一乡(镇)一法庭”等合力开展调解工作,一审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37.45%。桥西法院在全省率先成立“道路交通一体化”调解中心,有效减轻了群众诉累。

聚全市之力攻坚执行难。紧紧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四个基本”和“四个90%、一个80%”的目标要求,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向“执行难”发起总攻,执结案件51805件,标的额314.89亿元。积极推动构建全市执行综治大格局,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构建我市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工作意见》,为攻坚解决执行难筑牢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大力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院与市行政审批局建立了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将189项主要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联合惩戒的限制范围,全市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077人次,限制高消费65248人次。深入推进“燕赵利剑”执行专项行动,开展集中执行728次,全媒体网络直播116场次,实施司法拘留948人次、拘传1347人次、罚款496人次,办理拒执罪案件191件,形成了强大的执行威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

改革创新司法管理,有效促进审判质效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审判管理,完善监管机制,深化司法改革,全面提升审判质效,不断增添司法审判工作科学发展新动力。

突出审判管理创新。在原有144个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等42个制度规范,建立起以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为支撑、全国法院案件质量评价体系为标尺的执法办案工作考评体系,全市法院法定期限结案率98.39%,审判管理成效稳步提高。开展案件集中评查和长期未结案件清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评查案件3931件,清理长期未结案件1097件,办案质效不断提升。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由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进一步细化法官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案件质量评查、办案质效考评和办案责任倒查等制度,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办案监管、评价体系。严格规范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对院庭长监管行为在办公办案平台上全程留痕,保证管理监督的正当化、透明化。

持续推进司法改革。全市法院95名法官参加了第三批入额遴选,员额法官达到729人。结合案件数量、类型、难易程度等因素,组建新型审判团队136个。全市75个专业法官会议充分发挥效能,研究疑难案件560件。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对依法应受理的案件,有案必立,当场登记立案率98%。持续深化繁简分流、小额速裁、商事审判“庭审瘦身”等民事审判机制应用,扎实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依法拓展轻刑快判、量刑规范化、“三方”网上远程视频开庭、刑事和解等刑事审判机制改革。全市法院结案率达到90%,法官人均收案254件、办结229件。

四、强化信息科技支撑,着力打造智慧法院

坚持以司法需求为导向、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全业务覆盖、全流程公开、全方位融合”为要求,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全业务网上办理,打造网络法院。不断升级办公内网、法院专网、外部专网和涉密内网等网系功能,深化网上办案、办公以及司法大数据应用。努力“擦亮智慧法院面向当事人的窗口”,大力推行互联网电子诉讼,开通网上立案、缴费、送达、质证、庭审等功能,提高司法效率。全市法院网上立案61648件,网上立案率40.20%,网上送达10110人次,网上缴费920笔,尝试网上开庭4件。

全方位智能服务,打造智慧法院。积极参与研发和部署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审判智能化、执行智能化、庭审智能巡查、绩效考核等多个系统,司法办案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的智慧法院初步形成,有力推进了审执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国法院第五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我市桥西、裕华、鹿泉法院设点观摩,先后有12个省市自治区的39个法院来参观学习,充分展示了我市智慧法院建设的新成果、新形象。

全流程网上公开,打造阳光法院。持续发挥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公开“四大平台”功能,整合包括网站、微博、微信、传统媒体等在内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司法公开平台,网上公开审判执行流程信息168725条、裁判文书177922份、政务信息5125条、直播庭审25340场次,在媒体刊载稿件3981篇,召开家事审判、知识产权审判等新闻发布会10场。中院拍摄的微电影《前行》获“善美石家庄”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奖及全国、全省法院奖项。

五、

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司法环境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法院队伍。7个法院、34个集体、205名个人受到最高法院和省市记功、表彰奖励。

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3·23”赶考日主题系列活动、清明节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井冈精神忠实履行职责”培训等活动。全面贯彻《准则》《条例》,抓好党组自身建设,领导班子素质得到提升。

多措并举提升司法能力。准确把握新时代法院队伍能力建设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纳入法官培训必修课,组织干警参加网络大讲堂、信息化应用、审执业务培训2762人次。加强审判理论研究,有71篇论文、调研文章在全国、省市法院学术论文评选中获奖。

持之以恒狠抓正风肃纪。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整改“回头看”、纠正“四风”和“学习吕建江先进事迹整饬纪律作风规范执法司法行为”教育整顿活动,干警干事创业主动性不断提升。持续加强司法廉政建设,编印《廉洁自律法规制度选编》《警示教育案例选编》,拍摄《明鉴》警示片,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坚持对司法腐败零容忍,开展司法巡查、专项督察25次,两级法院共查处违纪违法干警21人。

六、

自觉主动接受监督,推动法院工作健康发展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走访代表、委员1375人次,邀请代表、委员专项视察、旁听庭审、协助调解、见证执行等1468人次,寄发《法院时讯》、工作简报14100份,办结代表建议、委员提案19件,满意率100%。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进行视察指导,5名法官接受履职评议,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积极依托“院长信箱”“大法官留言”等网上专栏,督查督办代表委员和群众关注的案件171件。依法支持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审结检察机关抗诉案件64件。认真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通过“两微五号”等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布司法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与进步,是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关心、支持和帮助法院工作的各位领导和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制度举措、实践效果还有待增强;面对司法改革带来的新考验,在处理好办案充分放权与有效监督的关系上还不完善;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人案矛盾比较突出,法官依法履职保障力度亟待加强;面对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从严治院、廉洁司法、风险防控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2019年,全市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扎实做好省市委政法会议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夯实发展基础、释放发展活力、集聚发展势能、提高发展质量”目标要求,以促进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深化司法改革,建设智慧法院,打造过硬队伍,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一是认真履行审判职能,在服务保障大局上有新作为。紧紧围绕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审理发展中的各类案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4+4”现代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攻坚提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加强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完善《关于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服务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更大突破、更大提升。

二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在推进平安建设上有新作为。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惩涉黑涉恶犯罪及“保护伞”,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贯彻新刑事诉讼法,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大力提升刑事审判质效,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维护民生权益上有新作为。依法审理民生领域的各类案件,妥善做好涉军停偿善后案件审判执行工作。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继续推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深化“一乡(镇)一法庭”建设,完善“互联网+诉非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开展“分调裁审”改革,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在公正高效司法上有新作为。全面落实上级司法改革部署,强化法官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统筹推进各项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智审、智执、智服、智管”建设应用,推动智慧法院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加强办案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五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打造过硬队伍上有新作为。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增强“八个本领”、落实“五个过硬”,不断加强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持续正风肃纪,坚决惩治司法腐败,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各位代表,2019年,全市法院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有力监督下,坚定信心、稳中求进、真抓实干,奋力推进新时代法院工作新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21:12: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08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