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旨在帮助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提高教育水平,帮助当代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每学年在联系好的固定地点(主要是一些偏远山区以及一些教学资源不足的地区)进行暑期支教,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关心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
结合支教当地的特点以及教授的年级,我们除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体育等基础课程外,同时也根据每位支教人员的知识构架与眼界特点开设了相应的特色课程,如音乐、美术、折纸、国学、书法、演讲、普法教育、素质拓展、物理实验等,力求在拓宽被支教地区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给予支教人员足够的空间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用自身的魅力为当地的学生们带去不一样的成长。
由于支教地区大多是偏远山区,我们尤其侧重支教过程中的英语教学。支教期间我们结合自身英语的优势,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弥补山区学生英语教育的不足(大多数地区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在进行常规的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响应学校社会实践的号召,结合支教地区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利用将近一个月的支教时间,通过对当地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的考察调研和当地教学状况(学生身心、学习情况)的了解,展开相应的调研活动。这里谨以2014年暑假期间“小树林”四川支教队为例。
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号召,四川省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目标。在这一政治背景、社会环境之下,2014年小树林四川队围绕“关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状况的调研”在攀枝花市格萨拉彝族乡展开了调研活动。
为了了解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现状,2014年小树林四川队在暑假期间以攀枝花市彝族地区为基地展开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走访及调研活动,力图能在深入了解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来帮助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改善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在日常的支教过程中,小树林四川队支教团也在当地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有关卫生知识的宣讲,为村民们普及卫生常识。近一个月的调研之后,小树林四川队取得了不错的调研成果,在帮助当地改善医疗卫生状况的同时,小树林各支教队员也从中学会了很多。
“情定支教 小树成林”
每一个报名参加小树林支教团的学生都有一个支教的梦、都有一颗公益的心,每一个成功成为“小树苗”的同学都有一个把爱传下去的愿望、都有一份把社会责任但在肩头的决心。“情定支教,小树成林”,总有一天小树会长大,总有一天种子会发芽。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的存在,给了每个山大学子一个实现自己愿望的平台,给了每个山大学子一个传递爱与责任的机会。
在学校的支持下,自2010年起,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每年夏季学期都会在山东大学进行大力度的宣传,通过海报、学校网站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将从山东大学各个学院招收有志于参加支教活动的同学,并且进行多轮面试筛选和试讲,结合大家的教学能力、支教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和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适应能力等筛选出最适宜支教人选,利用暑期的时间进行支教。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以持续多年的暑期支教活动为踏板,努力在现有的支教地区做出成绩,并利用校内外报纸杂志网站扩大小树林支教影响力,拓展与多地教育局、当地政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义务支教事业长期地、大范围地继续下去。
同时,小树林支教调研团积极积累山东大学学生会志愿者工作部支教活动经验,为志工部培养出一批有支教经验成员,为小树林支教调研团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扩大在山区学生中的影响力,树立正确积极的形象;将山区学校、学生的现状带给更多的人知道,并且将义务支教带入山区群众的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影响;号召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和组织关注贫困山区的基层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精神。
团徽蜿蜒的河流的形象寓意支教(字母“Z”和“J”),河流源远流长,寓意小树林的爱绵绵不绝,愿意把爱的种子撒向最需要的土壤。“小树林”代表着志愿者们组成的支教队伍,所有的树苗风雨同济,相扶相依。我们的力量很渺小,所以我们是“小”树林,可我们有根,它深深地埋藏在地下,积蓄着能量,努力地向外伸展。孩子们就像新生的幼芽,稚嫩却充满着梦想,他们需要阳光和雨露,需要向上的力量。我们希望,“小树林”到过的地方,幼芽可以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成为栋梁。“小树林”虽然离去,却可以留下一片森林。
支教团每届设有主席团和部长团,主席团由理事会、团长、执行团长构成,部长团设有办公室、培训部、项目部、宣传部。此外,小树林设有小树林慈善基金会,为每一届支教队伍提供资金支持,基金会由小树林理事会运行。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
2018年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2018年山东大学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2017年山东大学十佳志愿服务组织
2017年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2017年立邦“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全国铜奖
2016年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
2015年第四届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全国银奖
2015年山东省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2014年“远洋探海者”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全国三等奖
2014年山东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十佳团队”
2014年山东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十佳志愿者”(李泽、平路、王紫璇)
2013年山东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十佳团队”
2013年山东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十佳志愿者”(刘嘉伟、燕盼弟)
2012年“远洋探海者”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校级优秀奖
2011-2014年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优秀报告
年份 | 队伍数量 | 支教人数 | 直接受益人数 |
2011寒假 | 1 | 10 | 87 |
2011暑假 | 2 | 27 | 239 |
2012 | 3 | 30 | 294 |
2013 | 3 | 44 | 373 |
2014 | 6 | 73 | 681 |
2015 | 6 | 95 | 860 |
2016 | 6 | 96 | 619 |
2017 | 7 | 121 | 1088 |
2018 | 9 | 158 | 1377 |
总计 | 43 | 654 | 5618 |
人民网
百支团队志愿服务 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活动进行时——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赴全国六省支教
凤凰网
大学生暑假义务支教爱心温暖留守儿童
“暑期关爱、弥补空白”活动接力棒将传递
搜狐网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情定支教,小树成林
齐鲁晚报
旬阳县电视台
元江县电视台
元江新闻——团县委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菏泽开发区电视台
2011年寒假
无影潭队:张照辛、杨名扬、陈先云、陈蔚然、朱 慧
2011年暑假
陕西队:陈先云、张 俊、李加政、杨名扬、陈蔚然、田 野、杨 阳、郗英姿、张梦雯、黄雪梅、李春燕、李朝辉、韩金峪、李莹莹
杭州队:周 婵、徐文胜、王佳佳、张照辛、朱 慧、崔 亮、蔡晓阳、周晓雯、方思源、刘珊珊、徐秀慧、李立夏
2012年
四川队:张智明、王须晟、盛 誉、顾生宽、李京洲、崔 亮、赵熹城、刘婷婷、李 楠、王薪淋、刘淑敏、王晓丹
陕西金盆队:崔 亮、刘嘉伟、燕盼弟、刘志汉、刘怡然、彭 超、张烙僮、梁虞婷
陕西檀木队:阴斌斌、王宏宽、高 振、许燕群、田 莹、坚传辉、西贝天雨、夏 雪、谭婷婷
2013年
四川队:李 泽、王周宁馨、刘婷婷、王锦洲、吴国滨、刘怡舟、梁 材、王 超、邢路路、张瀚文、陈应超、顾童桐、李惠云、李清如、石 敏
云南队:李明生、于清源、苏炳一、杜立婷、高 洋、葛云皓、郭 华、黄妤晴、李晓彤、刘欢鑫、刘吉松、平 路、王 舢、周恋榕、朱孔达
贵州队:柳 欣、邓洋洋、冯宇翔、何 航、李琳娜、李 敏、柳悦媛、司海洋、王晓通、张宇超
2014年
四川队:吴磊磊、董怡璇、黄智敏、李 泽、赵钇伟、张礼国、王尧志、瞿贻深、张一萍、吴素亚、郝 玥、卢海洋
陕西金盆队:荀水善、赵睿峰、李思博、李依林、张剑宇、王培萱、刘 爽、李晨爽、周 燕、代乙缨、张文杰、刘迎雪
陕西檀木队:张元吉、赵秦赟、刘春业、郭安良、张澈宇、王 臻、赵梦瑶、顾景景、姜思琦
云南队:王 莉、叶笑言、邢齐轩、张 凯、贾 鑫、蔺清正、孙 谦、李路遥、俞映舟、黄安琪、李梦娜、李向楠、卢栎妃、王安东
安徽队:王天一、祝 芬、张瑞霞、张毅群、吴方建、杨宇峰、邢 怡、朱月月、彭勃、刘玮洁、赵安婷、潘 敏、赵雨楠、段小靖
菏泽队:张 恒、张婉琳、王紫璇、苏炳一、谢 磊、李 根、孙 娜、王嘉楠、孙思琪、苏云晴、刘燕然、陈沁雨
2015年
四川队:张力伟、刘 倩、赵钇伟、董怡璇、杨林东、王德诚、徐亚运、熊培尧、李 爽、郑秋霞、杜中玉、孙 蕊、刘俊含、陈 旭、朱 琳、苏婉婉
重庆队:曹晓军、李佳杰、李 泽、万 良、薛 飞、杨 斌、张震飙、李辛扬、孟美君、施乐涵、史 天、杨 堃、张 雪、崔亚蕾
陕西队:郭雪飞、杨晓清、李依林、张一萍、张兆祥、曾玮璠、韩 琪、吴一波、李宁宁、张一凡、宋丹雯、徐 嵘、李心妍、高 琳、王 颖、王 娟、郑 雯、王晓涵
云南队:洪佳乐、王晶晶、陈子春、李存召、金弗言、宫绍文、齐正华、卓锦缘、李茹、唐纤蕴、陈昌举、叶紫蒙、赵 艳、周培玲、司婧雯
安徽队:田映雪、季智毅、冯 燕、韩珊珊、闫语珂、张晋群、张聂强、赵梦影、胡正宇、李琳璇、王甜甜、王 晓、刘 通、王 庚、王佳丽、吴龙飞、徐静馨
临沂队:蒋明琪、盛建杰、曾 振、王晓珍、夏若萱、黄宇欣、王 萌、刘姝彤、杨振贤、高敏晗、丛 扬、杨亚婷、杜佩耘、陈 云
2016年
四川队:高云泽、孙萌、娄煜、李玉浩、董企宸、韦铎亮、王潜、辛悦琳、王雨柔、赵沐阳、任仔铃、吴冰欣、鞠辛陆、徐瑶、王湜清、徐锦婧、郑策萍
重庆队:王一霖、杨璐、张怡冰、吴雪菡、王金玉、黄煜琛、许丽萍、张宇、赵响响、陈通、施婵、王睿、栾安琪、王文斐、魏同坤、姜燕
陕西队:刘玫苑、隗茂杰、薛心怡、孙嘉悦、管璇、李泽晨、周玉桐、王子戌、乔磊、李守明、裴真、胡恪贤、倪阳红、王渐舒、王雪纯、陈思琪、张恬静、陈彩红
云南队:王欣然、王润治、赵润、王婷婷、李震、任阳、姜佳彤、李之威、和思聪、奎嘉雯、韩苏日古嘎、杜孟洋、向庄、梁艳艳
安徽队:姜卫航、鲁弈廷、徐嘉艺、刘家蕊、储驻港、刘德良、朱闻宇、穆靖、王昊、贾巨川、张妹、李文硕、傅相蕾、周璇、张自成、王新秀
山东菏泽队:李佳奇、陈欢、姚瑭、闫世基、马瑞、李紫轩、张锦涛、孙国荃、吕露鹏、万文涛、李小轩、鲁娜、杨柳
2017年
四川队:邓莹、赵一玮、张道远、宋恬恬、周晓晗、任亚汝、李晓阳、王颢琛、初颖、张子钦、崔健民、宋颐、王燕、李嘉轶、崔玉婷、肖竣泽、牛霄霖
重庆队:吴筱恬、崔路、赵丁莹、于芳竹、张天宇、张振、胡臣兴、杜洁、张宸珲、黄永棋、赵香玉、刘涵钰、刘静茹、刘德志、陈修心、谢小风、王帆、张书悦、张笑秋
陕西队:尹冠桦、王妍笑、魏若轩、刘天禾、李静悦、谢淼儿、梁易、修丙楠、戚真、朱亮宇、柏璎格、宋浦文、张诗迎、周思美、隗茂杰、王思维、刘悦、田丽君、董婧、仇子泉
云南队:罗俭英、成子豪、张洁、李鑫、牟凯璇、闫诗怡、范清涵、郭秋琪、刁云翔、严雪松、王嘉华、吴雨晨、阎铭菲、李娇、吴海铭、刘珍妮、苏一顺、周梦莹
安徽队:张嘉玲、戴雨微、张开淋、钱诗怡、陈熠熠、龙振坤、王蓝、洪诗怡、王蒙、陈浩、陈建伟、蒋云轩、王涵、周恬冰、余诗祺、蔡俊飞、孙嘉洁
山东菏泽队:唐路靖、王惠、房意、张晨晨、巩伟明、李永健、王天娇、张洁、胡思诗、王洪扬、谢艺威、苏诗茜、魏存跃、王昊天、潘梓路
河北队:闫利、孟玉敏、姜在钊、苏雨帆、赵文雪、赵曜、国仁豪、王逸伦、曹晏雪、王月、袁玉、周睿、谢汶羲、叶欣、卓大春
2018年
安徽队:李佳芮、张毅、罗玉冰、周颖、王旭东、滕晓骞、毕春泽、钟君、余小娟、侯雨杭、韩晶晶、安生钰、翟畅、杨翼翔、程彩霞、潘越、郭彪
重庆队:朱永珩、唐明远、邵怡欣、杨梦婷、高泽林、樊鹏元、韩超、李航、刘昌浩、周杰、孔令晶、冯楚轩、姜懿洋、王晓悦、张淑彤、郑洁、魏嘉豪、熊声悦
陕西队:于快、张旭、李跃、杜天馨、尚佳、张亮、任真、于潇睿、郭佳妮、岳宗沛、黄巧慧、薛睿、孙浩、陈琪琪、苏芊、李向平、龙康
湖北队:张木子、安思远、王佳、董也、赵继春、陈凯丽、董奕男、张子正、唐馨岚、刘子琦、田林贝、杨小雪、张孟、张冰、马国华、汪杰克
菏泽队:赵天崧、王凯、张文慧、王绪元、戚晓勇、龚艺颖、石静玉、郭茂林、刘子杨、陈淑鑫、周月、孙巧玲、王彩慧、王晶慧、杨欣如、张广达、周佳琪、周琦、苏雯琳
广西队:胡甲婧、王佳伟、朱凯悦、赵佳敏、谭翊博、刘伟、单泓锟、王祥丞、刁伟琪、董岷雪、王晖、罗舒琪、李思琪、王璐瑶、许峥、王晓雯、黄河洲、孟慧茹、徐蕾
菏泽牡丹队:陈明洁、宋啸林、林子涵、李文韬、温璐妃、李则正、韩玉婷、肖澳、马田、彭帆、赵一炫、张殊凡、欧凌峰、杨舒琪、赵小妹、许帆
河北队:龚明会、牛慧竹、赵正、张丁丁、李思曈、胡艳妃、刘俊彦、周睿、杨帆、徐雅如、张奥、刘沛东、韩凤洁、白雪霏、刘啸宇、李文镯、王明昊、许玉洁、雷晓琳、杨小超
云南队:李泽洲、常玥、刘丰铭、邓煊薷、李国倩、刘笑笑、尚雪容、黄煊乔、赵晗、李庆辉、衡逸德、武世轩、杨菊贤、夏天、孙妍、赵钐杉
格萨拉的天空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中心学校
“格萨拉”是彝语,意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堂”、“最好玩最好耍的山岗”、“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彝族民间流传,说“格萨拉”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营造的。是彝族人心中的理想王国和精神家园。是四川省政府确定的“攀西阳光生态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九寨沟之后着力打造的第二个省级生态旅游品牌。
校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中心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有近四十名教师和900余名学生,学生来源分散,多为失依儿童,彝族学生占到全校学生人数的90%以上。格萨拉处于凉山贫困腹地,交通不便(现在正在修新公路),村民的主要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地区特产,但由于对外联系不畅,往往不能卖出理想的价格。当地虽然缺乏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师资力量和硬件配备上),但很多家庭对于提高孩子的成绩有着很强的愿望。为此,小树林支教调研团与格萨拉彝族乡中心学校结成了合作伙伴,在继续发扬小树林“情定支教 小树成林”的志愿宗旨的同时,在资源、信息等方面为当地
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为格萨拉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地理环境
大山中的村落1、概况(1)格萨拉彝族乡位于四川西南部,地处偏僻,村内山清水秀,夏季气候湿润,空气清新。乡内有一条贯穿全村通往乡镇和县城的水泥路,交通工具为面包车和摩托车。
(2)位于生态保护区内,环境优美,气候温暖湿润。沿途是水泥路柏油路和土路交替出现。村民很少外出,交通不便。
生火做饭2、气候 属北亚热带高寒区气候。大气降水年均为1100—1400mm,年气温平均为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68%左右。由于该地区地处高寒山区,年年发生霜冻和雪灾,但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主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
3、土地
土地类型齐全,主要为林地和耕地,其中,旱地与水田的比例约为3:1。森林覆盖率达68%,多为用材林。
4、自然灾害
夏季久雨之后会出现滑坡、洪水、水土流失等灾害。气候异常时会出现干旱天气。
(二)人文风俗
1、概况
当地总体上民风纯朴,村民待人友好亲切。但存在部分封建思想残留,如重男轻女、女性应懂得持家之道等。
支教上课2、教育 村民平均文化程度为小学水平,中年人大都属于初中文化水平。当地存在尚学之风,村民都支持鼓励孩子上学,但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居多,接受高中教育的孩子有部分,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少之又少。很多孩子读完初中之后,就选择就读技术学校或跟随父母亲戚外出打工。整体文化水平比较低。家庭支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但接受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数很少。
3、文艺
受学校节日庆祝活动影响,该村偶尔会在农闲之时举办文艺节目,不过仍以学校为中心,多以地方方言为主,讲述村民致富及普通家庭生活故事。
4、语言
该村村民大都不能听懂标准普通话,多为彝语,教学语言现在正逐渐向汉语转移,小部分人能用普通话交流。当地有自己的方言,外地人一般很难听懂。
(三)学校情况
招生1、体制 格萨拉彝族乡中心学校为全日制普通完全小学,涵盖从学前班至六年级共七个年级。
2、教师
该校共有十多名教师,教师平均年龄约为45岁,教龄长,资格老。多为最近几年逐渐配置的老师。
操场3、学生 各年级只设一个班,每班有15至20名学生,最多不超过30名。学生总数大约200人。
4、课程
该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以上学生)、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科学等学科。语文、数学为主课,时间占到总体授课时间的80%以上。
乒乓球台5、设备 该校设有小型篮球场、乒乓球台,体育用具有跳绳、乒乓球拍、篮球等(羽毛球、排球情况暂不明)。无多媒体设备。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双河镇金盆完全小学
双河镇位于旬阳县东北部,蜀河中游,距县城约87公里,与湖北省郧西县关防乡相邻,属川道地区,气候温和,地势平坦。由原双镇乡、潘家乡、西岔乡合并而成。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80个村民小组,4875户,18760人。旬阳县主要交通干线大、小北环路和通往湖北的跨省等几条干线在此交汇,形成全县东北部的交通枢纽。由历史和现实及其自然地理位置形成的山区古镇成为全县东北部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境内有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多处,潘家银杏树、西岔古民宅古桥等建筑被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文物;龟蛇二山雄距西岔河口,构成天然门户屏障,连接秦岭支脉的南羊山自西向东的九华山有小华山之称;水洞的地下河,穿岩山因山腰有天然石穿岩而过,相传为杨二郎担山所为,八卦山以其形似八卦而名,三山鼎力相对,风景奇施雄险,被列为县级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
(一)地理环境
1、概况
金盆村位于秦岭南部,地处河源腹地,村内山清水秀,夏季气候湿润,空气清新。村内有一条贯穿全村通往乡镇和县城的水泥路,交通工具为面包车和摩托车。
2、气候
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平均日照1782小时,全年无霜期250—260天,平均气温15℃。夏季多雨,气温约为20℃,干旱时节气温稍高。夏季气温在30度以上。
3、土地
土地类型齐全,主要为林地和耕地,其中,旱地与水田的比例约为3:1。森林覆盖率达53%,多为用材林,树种则以“桦栗树”(当地称呼,形态接近栗子树)居多。
4、自然灾害
夏季久雨之后会出现滑坡、洪水、水土流失等灾害。气候异常时会出现干旱天气。
(二)人文风俗
1、概况
当地总体上民风纯朴,村民待人友好亲切。但存在部分封建思想残留,如重男轻女、女性应懂得持家之道等。
2、人口
金盆村划分为三个组,每组约有30至40户人家。家庭成员结构多为“2+2+2”式。大部分村民都在外打工谋生,因此绝大多数儿童为留守儿童。
3、教育
村民平均文化程度为小学水平,当地存在尚学之风,村民都支持鼓励孩子上学,但很多孩子读完初中之后,就选择就读技术学校或跟随父母亲戚外出打工。
4、文艺
受学校节日庆祝活动影响,该村偶尔会在农闲之时举办文艺节目,不过仍以学校为中心。
5、语言
该村村民大都能听懂标准普通话,小部分人能用普通话交流。当地有自己的方言,但语音音调接近普通话,外地人甚至能部分听懂。
(三)学校情况
1、概况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双河镇金盆完全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小,有教师十余人和一百五十余名学生,生源范围辐射周围十五里,学生均为汉族。学校硬件设施基本满足小学教学需要,但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有尚学之风,学校有一栋教学楼是村民集体捐款建成。
2、体制
金盆小学为全日制普通完全小学,涵盖从学前班至六年级共七个年级
3、教师
该校共有十多名教师,只有学前班吴老师为女性,教师平均年龄约为45岁,教龄长,资格老。
4、学生
小学六个年级加上学前班共一百五十余人。
5、设备
该校设有小型篮球场、乒乓球台,体育用具有跳绳、乒乓球拍、篮球等(羽毛球、排球情况暂不明)。该校有未联网的台式电脑几台,供学生计算机课使用,无多媒体设备。新教室有电视机,但目前不明确其使用情况。有一间公共活动室,内有一台公用电视机(可放映光碟),供学生音乐课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白帽镇江河村余河初级中学
(一)地理位置
1、岳西县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东南、安徽省西南边陲,地理坐标东经115°50′—116°33′,北纬30°39′—31°11′。与霍山、舒城、潜山、太湖、英山(属湖北省)等5县接壤。县城天堂镇,位于县东南部,东距安庆市117公里,北距省城合肥市197公里。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
2、白帽镇
白帽镇位于岳西县西部边陲,318国道贯穿东西,东邻河图镇,南毗店前镇、冶溪镇,北与古坊乡、西与湖北省英山县接攘,辖10个行政村,270个村民组。
3、余河初中
余河初中校址坐落在岳西县白帽镇江河村境内,地处岳西县西陲,与湖北英山县接壤(向西行6公里就是湖北地界,距英山县城29公里,而距本县岳西县城70公里),318国道(上海-拉萨)从学校门前经过。这是一个大山深处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较差。
(二)人文风俗
1、历史沿革
岳西是革命老区。1924年便有共产党的活动,1927年建立了党的组织。1930年前后,在党的领导下,相继爆发了包家河、请水寨、头陀河、黄尾河、金龟畈等农民暴动,成立了县、区、乡苏维埃政权,诞生了工农红军和赤卫大队。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岳西是重点、是中心、是大本营。1935年2月高敬亭将军在岳西凉亭坳重建 红二十八军后,岳西人民与红军及便衣队生死与共,并肩战斗,粉碎了敌人5次“清剿”,迫使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当局与红二十八军在岳西谈判,达成停战协议。抗日战争时期,岳西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县共组建了5支抗日爱国武装,不仅为新四军四支队输送了兵员和物资,也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使之不敢贸然进山扫荡。
解放战争初期,原新四军二师、五师、七师挺进大别山的部队,以岳西县为依托,建立党组织,开展游击战争。1947年9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岳西人民获得解放,建立了中共岳西县委、岳西县爱国民主政府,并迅速建立了各级政权,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岳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共有38000余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县团级以上干部牺牲了100多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面对着反动派的残酷统治,承载着家园被践踏、亲人被杀甚至是绝后的巨大悲痛,岳西人民仍对党对红军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安置伤员、提供物资、补充兵源等方面,对党、对红军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岳西的土地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土地,也是值得骄傲的土地。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先烈们在岳西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开展革命活动的轨迹,留存了十分珍贵的遗迹、遗址。
2、民族风俗
除极少数外地婚入的回族外,均为汉族。民风淳朴,居民友好善良。
(三)学校情况
1、概况
余河初中是岳西县少有的一个乡镇两所初中之一(现只有天堂镇、五河镇、白帽镇三个乡镇因各种原因保存有两所初中,其他乡镇的初中均已合并)余河初中自建校以来,办学质量稳定提高,历年中考均居全县前列。2005年中考优秀率全县第一;2009年中考优秀率全县第三;2010年中考优秀率全县第二。2011年中考人均分、合格率均为全县第一,优秀率全县第二,综合考核全县第一。近十几年来中考在全县排名很少落于前五名。办学效益十分显著,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和主管部的表彰。近年来,由于许多有经验的优秀教师都转向县城初中、高中,教学水平有所下降。
2、规模
余河初中只有钢混三层教学大楼一幢,共18间教学用房,其中教室8间,物理、化学实验室及仪器室共3间,办公用房4间,微机房一间(不能使用)图书室阅览室各一间。
余河初中学占地面积约20亩。现有教学班8个(包括6年级在内,每年级2个班,每班30-40人),学生300多人。
3、师资
教职工24人,50岁以上4人,40-50岁9人,30-40岁5人,30岁以下6人。教师学历达标100%,本科以上人数16人。
4、其他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前几年乡镇领导和县教育局领导想做“大教育”,曾有过将余河初中并入白帽初中(白帽初中教学质量远不如余河)的想法,但遭到很多本地百姓和部分其他有身份人的反对,这一矛盾造成的最终结果是自2000年以来县教育局未对余河初中给予教育投入一分,很多项目都摈弃了余河初中,如实验楼、宿舍楼、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初中微机室添置、体育器材配置、多媒体教室配置、学生课桌凳配置等,十几年来,余河初中教师在其他学校早就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时,仍然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学生得不到新式教育,特别是英语这门学科,有很大劣势。在大多学校教师住进几室几厅的舒适住房是,余河初中教师仍挤住在有旧教室改装的破房内,余河初中不管是教学条件还是师生生活条件都是全县最差的。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羊街乡中心小学
(一)自然环境
元江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元江中上游县境内山坝相连,立体气候突出。羊街乡位于元江南部(属四区),有一条贯通全乡村镇和县城的水泥路,交通比较便利距县城45公里左右,距昆明有220公里,距玉溪有130公里。
(二)民族风俗:
1、民居
当地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属于典型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当地民风淳朴,居民友好善良,少数民族汉化程度比较高。
哈尼人家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间有一大间为堂屋。在版纳地区,堂屋东面一间为家长的卧室,卧室内设有祭祖处,外人不能擅自入内。火塘是哈尼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锅庄石或三脚架,切记不能用脚踩踏,不能向火塘内吐口水,不能用脚扒火塘内的柴头,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哈尼族人家的门槛忌站、忌坐、忌讳用刀砍。未婚女青年和寡妇忌讳在寨内生育。
2、迎客
哈尼族热情好客,家中来了客人,主人总是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奉到客人面前。客人如果不抽烟,应该非常有礼貌地加以谢绝。尊老敬老、礼貌待客是哈尼族的传统礼仪。路遇老人要亲切地称呼“阿波、阿匹”(爷爷、奶奶),并主动让到路边,让老人先走。在屋内看见老人进来,要主动让座。给老人递烟、递酒、递茶要双手捧上,躬身示礼。给老人递烟筒要握住烟筒的下端。在老人面前不能跷二郎腿,不吹口哨,不高谈阔论。走路不能从老人面前走过,要从老人身后绕过。杀鸡时,鸡头、鸡肝等要敬奉给老人。当然,当家里有客人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敬重,主人常把鸡头夹给客人。这时客人应双手接过鸡头,然后把它转敬给在座的老人或年长者。在参加哈尼族的祭把活动会餐或到哈尼族家里做客就餐时,先要等老人说几句祝福的话,等老人吃了第一口食物后,才可以动筷。与哈尼族朋友在饭桌上饮酒时,要注意敬酒的顺序:首先从年纪最长者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逐个斟酒,最后向年纪最长者的杯里再斟上一点,表示大家团团圆圆。每一轮斟酒都应如此,哪怕是象征性地斟几滴。
3、民族节日
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所以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要过“十月年”。节日期间,各家各户杀猪杀鸡、舂糯米粑等,祭祖天地、祖先。“二月节”是哈尼族另一个较隆重的节日,一般三年一小祭,12年为一大祭,于每年二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为期3天。节日期间村寨集体杀猪祭祖龙树林、寨门神、水井神等,同时全村男女老幼欢天喜地打扫街心和房前屋后、掏洗水池、收拾房屋、净身换衣,由宗教头人召集,摆长街宴。节期,要将涂有狗血的木刀、木棍悬挂于村口,以示谢绝外人进村。不慎而闯入者或寨中客人,必须等祭祖活动完毕,才能离开寨子。除此以外,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虎日,为哈尼族过“六月节”;农历七月第一个属虎日举行祭天仪式,外人和妇女不能参加;农历八月至九月的属龙日和属狗日为哈尼族的“新米节”。新米节的新米必先祭祖,后喂狗,然后全家人才开始享用。
(三)教育概况:
1、体制
羊街中心小学为全日制普通完全小学,涵盖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共七个年级。
2、规模
由原先5所学校联合形成,校园占地面积28631亩,建筑面积8639亩共有教职工112人,教学班40个。
3、师资条件
小学高级教师50人,小学一级教师61人,小学二级教师3人
教师受教育水平:本科21人,专科63人,中专及高中30人,初中4人。其中毕业于英语专业的有1人,数学专业的有3人,计算机专业的有5人,音乐专业的有1人,其他均为中文专业或无关教育的专业。总体来看,教师结构不合理,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教师。
4、学生
学生总数1213人,寄宿制学生928人
一年级:198人,二年级:192人,三年级:206人,
四年级:206人,五年级:193人,六年级:218人,
附设学前班6个,学生人数:178人。
学生民族比例:彝族:25.7% 苗族:1.7% 白族:3.7% 傈僳族:0.1% 哈尼族:55% 回族:0.1% 傣族:12.6% 拉枯族:0.4% 壮族:0.2% 佤族:0.2% 其他:0.3%
5、课程
该校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体育等学科,语文数学为主课,特别的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英语老师,英语未开设,这是该校课程设置的严重缺陷。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东岳庄联小
(一)地理环境
1、概况
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地处阳都故城,位于县城南23公里,总面积71.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4.1万人,沂、汶、蒙三河环绕,土壤肥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代名相诸葛亮的故里,也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
砖埠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农产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2007年来,砖埠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镇已发展草莓1万亩、蜜桃1万亩、蔬菜1万亩,年产蔬菜、果品20万吨,是全省重要的草莓、蜜桃生产加工基地。砖埠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日东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距日东高速公路入口仅为15公里,距京沪高速公路仅为10公里,东至岚山港60公里,至青岛港200公里,南距兖石铁路及临沂机场均为30公里。
2、建置区划
临沂市位于地跨北纬34°22′~36°13′,东经117°24′~119°11′,南北最大长距22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61公里,总面积17191.2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和郯城、兰陵、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莒南、临沭9县,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3个开发区以及蒙山旅游区,共计157个乡镇办事处,7154个行政村
3、自然条件
临沂市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中、下侏罗统、老第三系古新统、新第三系地层缺失以外,其他各期地层都有发育。主要构造以郯庐断裂带(境内称沂沭断裂带)为主,郯庐断裂带经郯城北北向延伸,纵贯临沂市,以断裂为界,临西为鲁西台背的一部分,属华北地台范畴,临东为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属扬子大陆块范畴。
临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3条 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为中心,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面积比例为1:2:2。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阴、平邑、费县、莒南等县。地势较高,一般海拔400米以上。丘陵主要分布于山区外围,沂水、沂南、莒南、兰山、兰陵、临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以沭河以东分布最广,一般海拔200米─400米。平原有沂沭河冲积平原、山间沟谷平原、涝洼平原。沂沭河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东部、河东、兰山、罗庄、兰陵、郯城。涝洼地平原主要分布于兰陵和郯城南部。
(二)人文风俗
1、历史
砖埠镇历史悠久,夏朝时属东夷之土,商属人方,周武王克商后,于此设阳国,封伯爵,建城邑。秦置阳都县,属琅琊郡。两汉、三国、西晋时期沿袭之。砖埠村得名于元代末期,原称“安逸庄”,因地势低洼,常遭水患,村民迁移南、北两处高地重建新村,称南村为“游埠子”,北村为“转埠子”,后演变为“砖埠”。该镇文化遗产丰富,被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景点达20多处。如阳都古城遗址、娘娘庙、曹嵩冢、千年银杏树、清泉寺等。砖埠镇还是历史名相诸葛亮故里,大书法家颜真卿祖居地。
2、经济发展
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69.8亿元,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648.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1580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9.5:46.2:44.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国地税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3、科技发展
2014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599.3亿元,同比增长2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5.9%,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共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35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9家,国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省级3家,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基地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1家,孵化面积75万平方米。
4、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45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275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11629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6803元,增长9.9%。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7.9和34.5平方米,分别提高0.1和0.3平方米。
就业状况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共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2亿元,直接扶持6173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2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高校毕业生当期就业率达到97%。全市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3万人,创业培训1.5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2.8万人、105.7万人、56.2万人、95.5万人、53万人,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03.7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5万人,其中156万名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居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14.9亿元,发放率100%。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87万人。连续10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长253元,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007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75元,比国家标准高20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救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12万元和32万元提高到18万元和50万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850元,月人均提高70元,惠及1.1万余名失业保险待遇领取人。
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9.7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46.7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70—400元、每人每年2600元。全市拥有敬老院151处,床位3.4万张;农村五保对象2.9万人,其中,集中供养2.1万人、分散供养0.8万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和3000元。分别为1877名孤儿和156名社会散居“三无”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1900.8万元和96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334人次。
(三)学校情况
1、规模
学校目前拥有两排平房,一块活动空地以及一个篮球场。
2、课程
目前东岳庄联小只开设一二年级课程其余年级学生全部到砖埠镇中心完全小学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20:4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06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