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学问

更新时间:2022-10-28 19:02:00 阅读: 评论:0

图书目录

2006年

信封

贺年卡

钢笔

记忆中的父亲

2007年

趵突泉

《美食家》与老苏州茶酒楼

敬畏学问

翻译的体悟

闲中出学问

偶然与幸运

2008年

心的阅读

Ditchley的冬天

手表

梦中的普罗旺斯

2009年

棋局

高考1977

普林斯顿印象

病床与思考

治学境界

面中有我,画外无我

2010年

寻找心情

秦淮河

陶老师

2011年

密苏里之一:求学

密苏里之二:上课

密苏里之三:打工

2012年

祖籍

家谱

2013年

哈佛学苑

父亲的最后一封信

奥克兰讲学

哈佛印象

教书的体会

附录

秦亚青——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探索的行者

愿为中国学派和大师的诞生奠基——记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

Qi Yaqing on Rules vs.Relations,Drinking Coffee and Tea,and a Chine Approach to Global Governance

An Accidental(Chin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st

后记

文摘

信封 2006年1月

叫女儿写一个信封,排列不匀称,看上去自然不顺眼。是啊,现在的人都是用电脑,用电子邮件,用手机短信,用QQ交谈,信封已经很少用了。有时收到信,信封上也是用电脑打出来的地址、姓名,除了学生在教师节、新年、春节等节日里给我写的贺卡以外,几乎见不到手写的信封。即便是节日贺卡,也越来越多的是电子贺卡,不仅有色彩有图画,还有音乐和祝福的话。不过,我总是有些怀念手写的信封,因为手写的信封带着人气。

我父亲是一个爱写信的人。他平时很少说话,但写信总是十分及时。只要收到来信,最晚也是第二天就要回信的。他写信总是工工整整,字写得也很漂亮。尤其是信封,不但地址写得十分清楚,而且排列得非常协调,像一个五宫端端正正的人。当时父亲用的都是白信封、蓝黑墨水,加上信封右上角的邮票,像是盖了印童的书法作品。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让我写信。起初是从写信封开始的。有一天,父亲写完信,突然叫我写一个信封。我战战兢兢,第一次写信封,竟然不知如何下笔。父亲说写信封最重要的是排列收信人地址、收信人姓名和寄信人地址。这三行字如果排列好了,看上去就错落有致,妥帖顺眼,如果排列不好,字写得再好,也没有什么整体的美感。所以,信封最重要的是整体的美、协调的美、第一印象的美。我拿了一个白信封,在上面写地址。一笔一划,写完了信封。写得不好,自己看上去都不顺眼。父亲说不行,又拿出第二个自信封来让我写。一口气写了五个信封,父亲才说算了吧,反正是给你三姨写的信,三姨从小最疼你,也不会笑话你。

过了几天,父亲又叫我写信封。这一次,我反复揣摩,觉得可以了,就动笔写。可是父亲仍然不满意,有时天留太大,有时地留太宽,有时左右不对称。父亲在一边说,写信封要先在心里想好怎么写,怎么安排三行字,收信人地址有长有短,所以,每次的设计排列都不能一样。我一遍一遍地写,写到第八个的时候,父亲仍然不满意。

当时正是生活困难的年代。我们一家八口人,奶奶、姥姥、父母还有我们兄弟姊妹四个,靠父母的工资生活。我奶奶当时一人住在老家无锡,父亲每月给她寄钱。我父母都是医生,家境不是最差的。但家里人多,三年困难时期也是常常挨饿。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父母的手表、呢子大衣等等。然后让我的一个表亲到农村买地瓜千、胡萝卜。姥姥舍不得吃东西,两条腿肿得像水桶。

父亲的信封都是我去邮局买的,一分钱一个,一沓十个。在我的记忆里,一毛钱当时是很大的一笔钱了。我看到一个一个的信封写废了,很心疼。我们上学用的铅笔三分钱一支,每学期用两支,平时写作业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把铅笔芯弄断了。当铅笔削到不能再削的时候,就用一个硬纸做的笔帽套在铅笔上继续用,最后只剩下几乎捏不住的一点点铅笔头。我写完一个信封就抬头看看父亲,但他仍然没有让我停止的意思。

母亲在一旁说,已经写了八个信封了,快扔掉一毛钱了,就这样吧。我也感到十分内疚。父亲是家里的权威,母亲只是建议。所以我又抬起头看着父亲,他没有说话,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我只好再写,直到第十个信封。父亲似乎比较满意了,我也觉得比前九个看上去都要顺眼一些。父亲说,字是人的门面,信封是信的门面。再说,出手的东西,至少要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状态。连自己都不满意,别人怎么会满意呢。我没有说话,把写废的信封一个一个地收了起来,用刀裁开,留着做算术练习用。

后来,我一直记着父亲的话,出手的东西,至少要做到自己满意。在生活那么艰苦的日子里,父亲不惜浪费九个信封,可能就是要教会我这样的一个意念。

P2-5

后记

书成之际,心中充满感激之情。

感谢蔚文先生。我的第一本书就是他选中的。后来,我的书许多都是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感谢汀阳先生。他为这本小书封面作画,充满哲理和情趣。原先,我总是在《读书》杂志上欣赏他的画和画中的天地。

感谢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感谢我的老师、同学和学生。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学”的纠结,也就没有了所有的愉悦和快乐。

附录中收入四篇采访文章,其中三篇是中外学者写的,一篇是一位作家写的。陆昕博士当时是《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特约记者,也是一名在读的博士生,她的认真和执著使我感动。王凡是一位知名的传记作家,文章自然包含了更多的文学色彩。田亚明(B.Creutzfeldt)先生是一位德国学者,他走访了不同国家的国际关系学者,发表了《理论论坛》(Theory Talk)的系列文章,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影响。David Blanev和ArleHe Tickner是两位国际关系学者,Tickner教授还是Routledge出版社的国际关系系列丛书《超越西方的世界化》(Worlding beyond the West)的两位主编之一。感谢他们的专门采访,也感谢他们允许我将文章收入这本集子之中。

2013年10月22日于京西厂洼

序言

从2006年开始,陆陆续续写下一点小东西。写的时候多是不经意的,瞬间有了一个念头,也就随手记下来,没有字词的斟酌,也没有构思的设计。偶尔会拿出一两篇给家里的人和学生看一看,但更多的是自娱自乐。写完之后也就放在那里,直至今春到哈佛访学,有了一点闲,把这些零散的文章拿出来,重新看了一遍,也做了一番整理。

文章内容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对父亲的印象和记忆,一些琐琐碎碎的事情;另一类是求学教学的经历,一些零零星星的体会。回想起来,父亲一生对子女的最大希望和最高要求就是一个“学”字。他希望我们能够接受完整的教育,成为一个有学养的人;他要求我们一丝不苟地学习,以一种虔诚敬畏之心对待学问。记得无学可上的时候,他是那样的无奈;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比我自己还要激动;出国留学的时候,他更是满心的欢喜。父亲一生不爱钱,也没有钱,更不会教育孩子怎样挣钱,但他视书如珍宝,视知识如圣殿。他把一个“学”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我很庆幸自己当了教师。十九岁开始教中学,三十岁开始教大学,一生都是与求学、教学、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道路不可谓不坎坷,所学的东西许多也并非自己的选择甚至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但自己的命运总是和“学”连在一起,成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求学在断断续续中得到了圆满,教学在挑战和承担中带来了愉悦,问学在煎熬和兴奋中不断冲击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极限。在这种纠结复纠结的过程之中,体会到求学、教学、问学的酸甜苦辣,也体会到父亲当年教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学习的严厉和用心。

于是,我为这本小书取名“敬畏学问”。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19:0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4001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敬畏传统
下一篇:敬畏历史
标签:敬畏学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