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然活着》叙述了张海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耐的痛苦。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战胜很多别人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克服很多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痛苦与障碍。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忍受疾病的折磨发愤学习。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柯察金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鲁豫采访张海迪中的一段话。“海迪在一起我们谈到了死亡,我问她如果自己来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她会写些什么?海迪说,她会这么写,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5岁时患脊髓病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她是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5岁时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1981年,媒体开始宣传她自强努力的事迹,她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典范,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模范人物之一。
内心的强大力量和对信念的坚守
玲玲,海迪,海迪姐姐,海迪阿姨。不同时段,人们惯于这样称呼她。甚至,在掌舵中国残联之后,也鲜有人愿意在她姓或名后面缀以“主席”二字。也是,小名,直呼其名,姐姐,阿姨,这听着多亲啊。主席不主席的,倒在其次了。过去有20多年了吧,但在很多人心中,他们曾经的偶像张海迪,依然睿智,优雅,美丽。尽管,张海迪自己说,美丽的流逝很简单,像风中的落叶永远地飘走,我们再也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拣到同一片树叶了…… 这个闪耀了整个80年代的名字,曾一度被外媒认为是顺应时代需要造出的典型。多年以后,张海迪平静地说,“我自己塑造了自己”。时势只是造就了一个舞台,而真正让她翩然起舞的,是内心的强大力量和对信念的坚守。
儿时患瘫
“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最近一次被媒体密集报道,是去年11月份当选中国残联主席。镜头里,张海迪脸上挂着笑意,和邓朴方亲切交谈。今年六一,她以中国残联主席的身份,选择到山东看望残疾儿童。那里,是她的家乡。她在那里出生,成长,患病,成名。 5岁时,张海迪被诊断患有脊髓血管瘤,病情致使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都失去知觉。10岁之前,她已经动过三次大手术。海迪整天躺在病床上,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腿不能动,胳膊不敢动,脖子更不敢动。“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她没有什么玩具,只有几本翻烂的小人书,一盒旧积木,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布娃娃。不过,她可以将眼睛转向窗外,树上有小鸟唱歌,叽叽啾啾,叽叽啾啾。那时候,海迪学会了吹口哨,她学鸟叫,也吹自己会唱的歌。她总盼望着,吹完下一支口哨,病就好了。这样的念想,在10岁那年碎了。妈妈到宣武医院接海迪出院,带了新衣服、新鞋,同时也比以往多带了一包东西——尿布。“看到那个,心里难过了,知道自己好不了了。”张海迪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的感觉是“失望”,那个年龄还不懂得“绝望”。 “医生护士都讲,海迪,你妈妈就要来接你了,我想的就是妈妈来接我时,我牵着她的手跟她一起走回家多好啊,我不止一次地这样想。但这只是梦想了,一个孩子必然的梦想。”
自学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到山东省聊城市农村。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课程,读了《格林童话》,开始偷偷翻阅大本大本的外国名著。她把《简·爱》藏在枕头套里,晚上,在小油灯昏黄的光亮下轻轻翻开。她自学英语、日语、德语,闲暇时间教农村孩子们读书识字。久病成医,她竟然还学会了针灸。后来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因此也多有提及她“无偿为乡亲们治病”。
耐心地活着
“我从不这样想问题——为什么我有病而别人没有。病痛是我自己的事,我不能把这痛苦强加到别人身上。”
病情加重了
1976年,张海迪做了第四次脊椎手术。医生对她的病情并不乐观,他们说了她会死去的几种可能: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这是脊髓损伤的病人最可能死去的症状。
可我依然活着
若干年后成为作家的张海迪宣称,她的生命力一次次粉碎了医生的预言。很早时,海迪就给自己“开处方”,她知道怎么预防感染,把自己收拾得很干净,条件再差也要洗头发洗澡,晒衣服晒被褥。她会给自己针灸、注射、按摩,给褥疮换药。看不见的地方就照着镜子。“我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好起来。”最重要的是,她说自己“学会了有病装没病,有残疾装没有残疾”。她像健康人一样穿着,虽然搬动双腿很费力,可努力就能做到。她像健康女性一样打扮自己,整齐干净。即使躺在病床上,也要挣扎着让自己整洁清爽。多年后,张海迪见到了山东省立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成,她童年时,张是她的主治医师。海迪的状态令张成惊愕不已,他没想到海迪仍活着,个中原因,他无论如何也未能参透。这位主治医师只是不停地说,乐观坚强是关键。再后来,已是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海迪在全国“两会”上见到了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1965年,妈妈带她到北京治病,当时找的最好的医生就是王。“几十年后,我活着,还和他一起开会,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活着。在海迪看来,活着就是一种忍耐,必须有耐心地活着,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 “我从不这样想问题——为什么我有病而别人没有。病痛是我自己的事,我不能把这痛苦强加到别人身上。”海迪后来在书中说,“我伤感但从不绝望,苦日子能过,好日子也能过。”
偶像张海迪
“信件一袋一袋地往团中央宣传部扛。每一封信都能抖出一簇炭火,烫手灼心。”病患张海迪成为偶像张海迪,最初,事出偶然。 1981年10月下旬,张海迪濒临死亡边缘。因为长年服用大量止疼片,她药物中毒了,间歇性停止呼吸1小时50分钟。 《山东画报》记者李霞当时正在聊城采访。在招待所门外,她见几位姑娘满脸紧张地窃窃私语:“玲玲看来怕是……”“去晚了许是再也见不上玲玲姐了……”目前已是《山东画报》副主编的李霞回忆,她当时心里动了一下,感觉很好奇,这个玲玲的病情竟然如此牵动人心。玲玲是张海迪的小名。李霞由此知道了这个身残志坚的姑娘。她把玲玲的故事讲给了当时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采访后,宋熙文写成《只要你能昂起头》一文,1000多字。1981年12月29日,文章刊登在了《人民日报》的头版。那可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从来没有被媒体注意过的张海迪,一跃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报的头版新闻。宋熙文自己也感到有些意外。正是这一非比寻常的事,改变了张海迪的生命轨迹。汪洋中的一条船,因势起帆。张海迪开始陆续收到来自各地的信件,称赞的,鼓励的,仰慕的。多的时候,她一天能收到二三十封。王佐良也是给张海迪写信的万千者之一。当时,他是巢湖油泵油嘴厂的一名计量工,自学了英语和德语。书信往来多次后,王佐良向张海迪表达了爱意,两人于1982年成婚。但张海迪真正名动全国,是在1983年。她进入了团中央的宣传视野。张海迪被接到北京,团中央组织多家媒体采访。时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文章因为挖掘出张海迪的迷茫与软弱、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一时之间引起轰动,该文也成为通讯写作范文。此后,张海迪声名日隆。她被授予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被冠以“中国的保尔”、“80年代新雷锋”的称誉。那是官方色彩的称谓。公众使用最多的,是海迪,海迪姐姐。曾发表报告文学《张海迪“成名”始末》的作家高伐林回忆,仅仅几天,就引来了数以万千计的来信。“信件一袋一袋地往团中央宣传部扛。每一封信都能抖出一簇炭火,烫手灼心。”张海迪已经出名到这种程度:信封上什么地址都不用写,只写“张海迪收”,居然也一帆风顺地到达团中央大楼。
《我依然活着》 - 张海迪的近况
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了50岁的张海迪
张海迪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典型。影响几代人成长的“海迪姐姐”并未失去她的个性,她坚持留住了那一头美丽长发,她不讳言自己曾经软弱服过安眠药企图自杀。但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宣传学习热之后,张海迪就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她的近况如何?在2005年国际残疾人日前夕,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了50岁的张海迪。
关于那场宣传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1983年,张海迪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全国迅速掀起了一场“向张海迪学习”的热潮。
记者:大家仍然认为,海迪今天的一切都打了宣传的烙印?现在回过头来看,你觉得对你的宣传有过分的地方吗?
张海迪:作为我个人来讲,当时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什么事情都要有度,适可而止。我觉得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为什么我要经常出现在镜头上呢?
记者:你当时是以什么心态到北京?
张海迪:当时想拒绝。我跟很多朋友包括当时来接我的,都表示不愿意去,我愿意在自己的那间屋子里读书、工作、学习,跟我的朋友们在一起。但是当时想得挺简单,觉得一定去的话,那我很快就回来了。结果到了北京以后,铺天盖地的宣传就出来了。
记者:当时有人提过建议,你能不能把长头发剪掉?
张海迪:是。这件事情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但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1983年,我去北京的时候,很少有人像我一样披着一头长发。我在临去北京的时候,有跟我讲,海迪,你能不能扎个小辫子,找个军装穿着。我知道大家是为我好,但是我不能无原则地接受这种“改造”。
记者:1983年的宣传以后,组织上曾经想让你去担任某一个职务。
张海迪:对。在今天看来,当时跟我说的职务是很好的职务,但我依然很平静地回答,我回去以后,还是从事我的工作,我怎么来的,还是怎么回去。我被宣传只是因为一种工作需要,一个时代需要宣传很多很多的人,我是其中之一,我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受之不起,我也不应该不劳而获。
关于健康 用优雅战胜疾病
记者:对于你的健康,大家都非常关心,也有很多传言,所以大家觉得海迪健健康康地活到现在简直就像一个神话?
张海迪:有很多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以前医生有过预言,我可能没有很长的生命。他们嘱咐过我的父母,如果我要是得了肺部感染,或者是褥疮,我会因为感染而死去,但是我没有死。
记者:你身体的真实状况是什么样的?
张海迪:真实状况是非常痛苦的,比如说像我坐在你面前,我很痛苦,我胳膊支撑我全身的重量,我如果不支撑的话,脊椎的侧弯,就会让我倒在一边去,我就没有办法跟你正常谈话,而我更不愿意躺在床上跟别人说话。人家说海迪你这样(挺拔地)坐着,摆出这么一个优雅的姿势。这恰恰是我自己创造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不排除优雅,这是我战胜疾病的一种方法。
记者:在满足了海迪生理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大家心理的需要,一个很美丽的,很挺拔的(海迪)。
张海迪:事实上是不能坐得挺拔的,但是我强迫自己、也要求自己要坐得挺拔。我一定要坚持像健康人一样坐着,虽然很痛苦,但是我必须付出这种代价,去追求这种和健康人一样生活的权利。
关于读书和写作 获硕士学位为自己感动
靠自学,张海迪掌握了英语、日语等多门外语。1993年,张海迪在吉林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选择了写作作为职业,至今已出版了创作和翻译了多部作品。
记者:文学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张海迪:文学可以表达我的情感,表达我的思想,用我的文字来跟人们交流的时候,我非常高兴。
记者:进去(吉大读研)的时候有照顾吗?
张海迪:没有。1993年,我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吉林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那一天,我为自己感动了。
记者:和20年前相比,今天社会变化已经很大了,你曾经被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标志,你觉得你能适应今天吗?
张海迪: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过去当作一种什么资本,所以我内心非常松弛,我跟大家一样,共同步入新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步入中,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学习和工作,一直在努力,而且是努力每一天。
关于婚姻 先生像好朋友、好兄长
张海迪和丈夫王佐良在1982年结婚。丈夫现在山东师范大学从事翻译工作。多年来两人的生活一直过得很平静,丈夫希望保持这样的生活,所以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
记者:你的家庭幸福吗?
张海迪:我觉得我的家庭非常幸福,我结婚23年了,我跟我先生,就像好朋友,好,他是我的好兄长。他在家里非常重要,他是我的一个依靠,我也是他的依靠。
记者:你们结合过程中,你的残疾没有成为障碍吗?
张海迪:我的公公、婆婆也有过一点障碍,但很快就消除了,我的公公、婆婆都是上海的老工人,朴实的家庭,他们信任儿子,也信任了我。这样我跟我先生就一直到现在,在我们各自的工作中都有自己的成绩,并不是说成绩怎么样,我们应该有成绩。
记者:但是客观的事实是,一般的夫妻,他们之间所正常拥有的,对你们来说,可能都是弥足珍贵。
张海迪:我觉得,只要是心态健康的话,婚姻也是要创造的,残疾人的婚姻也是要创造的。他是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男性,从来我对社会做些什么事情,没有任何一点点障碍,并且他会大力的支持我。
记者:你怎么评价你自己?
张海迪:我觉得我自己真的是一个好人,真的是充满热情和激情的人,即便是生活在最困苦的时候,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尤其勇敢。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18:0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998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