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因隐居襄阳隆中,自号为“卧龙先生”。诸葛亮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有经天纬地之才。
隆中决策时当后汉末叶,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割据,征战频仍,一片乱糟糟的乱世景象。诸葛亮虽胸怀“安邦济世”之大志,但不遇明主,满腹韬略也无从发挥,因性又清高,不肖于“到处求售”,于是乎只好安于陇亩,居常多作“梁父吟”以过日子了!
荆襄之主刘表为帝室之裔,风度高雅,颇得时誉,拥有九郡四十二州领地,有马、步、水军将近三十万人,实力颇称雄厚。如能有所作为,大可振兴汉室,名垂后世,但他却胸无大志,苟安为乐,诸葛亮对之颇感失望。挚友徐庶往投后又进一步识透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的本来面目,认为他终必无成,乃去而改投刘备,徐庶的去就,使诸葛亮对刘表的看法更低而下了!
对刘备,诸葛亮略有所知,他与刘表同是帝室之裔,献帝曾认他为皇叔,封左将军、宜城亭候、拜豫州牧,为人谦恭仁爱,两度出牧徐州,甚得百姓爱戴,但命途多难,前半生几乎尽处于流离颠沛之中,尤其是不容于丞相曹操,最后于汝南纠集“黄巾”残部刘辟、龚都等部数万人企图偷袭许昌,又被曹操由官渡回师杀得大败而逃。投奔刘表后,刘表对其礼遇甚隆,但忌其英雄气质,不敢重用,只安置他到新野小县歇马安身,这时曹操仍放不过他,又派曹仁率领一万人马前来征伐。幸赖徐庶设谋分遣关羽、张飞、赵云诸将以微弱之兵力重挫了曹军上万之众,保住了新野,事后曹操拘捕了徐庶的老母迫其归降,徐庶为了保全老母性命不得不离开刘备,临行前郑重向刘备保证:虽到曹营,终生不出一言,并向刘备大力推荐诸葛亮,再三嘱咐: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但非竭诚往请,很难使其出山相助!言后又特地绕道到卧龙岗,亲对诸葛亮言及,力劝他务必出山襄助刘备共图大业;诸葛亮闻言变色道:“你自己走就走了,又拉我出来当享祭的“牺牲”是什么意思”?拂袖退入后堂,徐庶只好没趣地离开了。
关于“卧龙先生”诸葛亮的大名,刘备早已听荆襄老前辈司马徽谈起过。那是他初到新野不久,荆襄连年丰稔,刘表欲于襄阳聚底下众官欢宴加以抚劝,因偶患足疾,二子年幼,委托刘备前往代他主宴。刘表之继室蔡夫人和其胞兄蔡瑁(刘表手下的当权将官)等人因刘备卷入他们的“争储漩涡”,视他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注),已秘密商妥要在襄阳宴会上加以杀害,幸得伊籍暗中通风并告知只有西门无兵把守,刘备托词如厕,匆忙奔出西门,马跃檀溪,方才检得一条活命,当时浑身湿透,狼狈不堪。路上巧遇司马徽,老先生极为同情刘备的遭遇,认为刘备在百姓中声誉极好,底下关、张、赵诸将又都为一代难寻的良将,其所以至今落魄如此,皆因未得良辅所致,随即就谈起荆襄之良才“卧龙先生”诸葛亮和“夙雏先生”庞统二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得一即可安天下等等,司马老先生的谈吐,刘备当时深记在心。不久徐庶来投,刘备深得其助,自以为已得良辅,就把其所谈渐渐地淡忘了!迨徐庶离他而去,诚请“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相助就成了当务之急了,于是留赵云看家,刘备偕同关羽、张飞二人备办厚礼前往卧龙岗拜谒诸葛亮,第一次诸葛亮外出远游,不遇而归;第二次又只有其幼弟诸葛均在家,刘备只好留下一笺扫兴而归;迨第三次又去时,又适逢飞雪漫天,天气奇冷,关、张二人都有些不高兴了,张飞甚至发起牢骚说起怪话来了,刘备批评了这两位义弟,并跟他俩谈起周文王寻姜尚(子牙)和前汉张良(子房)为老翁拾履的故事,关、张二人一贯敬畏大哥刘备,就不敢再有烦言了!好在这次诸葛亮刚好在家,但却又在昼寝,书童要进去叫醒他,刘备及时阻止了,命关、张二弟停在门外,自己徐步而入,见其未醒,乃恭恭敬敬地拱立阶下静候,过了好长时间,见其翻身好像要起床的样子,但他脸朝里却又睡着了,刘备又站立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总算醒过来了,抬头问书童道:“有俗客来过吗”?书童答道:“刘皇叔已在阶下立候多时了”!诸葛亮乃起身道:“为何不早报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过了半响才从后堂出来接待刘备,彼此行过礼后,刘备陈述汉室倾颓,权奸弄权,自己不自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但智术短浅,迄无成就,特来求教,祈其出山相助之至意,诸葛亮听后一再逊谢道:“山人年幼才疏,外间讹传,其实名不符实,有亏下问!”刘备反问道:“难道司马老前辈和元直(徐庶字)之荐言也能涉于虚妄吗?望先生不必过谦”!诸葛亮笑而答道:“这是他们的过誉,实不敢当!感于将军三顾草庐,事出仓卒,亮不能盛筵款待,甚感失礼,现姑与将军闲谈亮所知之天下形势以博一笑!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远甚,而终能打败袁绍,这不惟天意,亦靠人谋,现曹操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拥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人才济济,一时称盛,此可引以为援而不可图之;荆州地处要津,自古为兵家用兵之地,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表胸无大志,刘璋昏庸无道,两州百姓思得明主,将军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益州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那得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呢”?言后并出示自绘的荆、益二州地图,关于该二州的山川、道路、要隘等均有详晰之记载,刘备顿首再拜称谢,又再次恳请其出山相助,诸葛亮又坚决辞却道:“山人已久乐陇亩耕作,懒于应世,不能应命”!刘备闻言大泣道:“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诸葛亮暗中默默考察刘备三顾草庐的表现,断定他确实出于至诚,沉吟良久方答允出山相助,于是吩咐幼弟诸葛均必须躬耕陇亩、守好家园俟他功成回家团聚后方相跟刘备往新野而去。
当时天下尚纷争未定,曹操力量膨胀,一心企图扫平天下,孙权据有江东六郡,兵精粮足,却又日夜忧虑曹操南侵,孙、曹力量对比,悬殊何止十倍以上,东吴根基岌岌可危,但诸葛亮身未出茅庐一步,却敢料定孙权屹立不倒,曹操一统美梦难成,刘表和刘璋分别拥有荆、益大州,世人均视其为庞然大物,可诸葛亮却视其为无物,断其必迅将消亡,刘备寄居新野小县,自己并无一寸立锥之地,诸葛亮又敢许以一国,果然不久曹操南征,荆襄刘琮不战而降,孙、刘联盟,把极具优势兵力的曹操打得大败后狼狈北归,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趁周瑜与曹仁相拒于南郡、夷陵、江陵等地、身中毒箭无力他顾之时,攻取了荆州的好多地面,旋又向南扩展,先后收服了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不久又藉益州牧刘璋请其入川协防张鲁之机,席卷了益州全境,继又进一步攻克已被曹操占领的汉中,刘备实力大增,这时连曹操也不敢小觑他了!
建安二十五年春,曹操病故,其子曹丕嗣为魏王,旋即迫献帝禅位,正式改汉为魏,自称魏文帝(追谥其父曹操为魏武帝),后汉法统遂告终结;刘备、孙权亦先后称帝,国号分别为汉(史称蜀汉)与吴,三国开始鼎足而立,诸葛亮未出草庐的隆中决策:天下三分在现实上完全兑现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真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但可惜的是:他的“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主张首先就遭到了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荆州主将关羽的拒纳,结果不独是他自己因陷于两面作战的困局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擒,献首许昌。刘备失去了荆州,为了替义弟报仇,也就不讲战略,不听劝阻,大发兵马七十五万之众征讨孙权,却又被陆逊火烧连营几致全军覆没,刘备忧愤交加亡于白帝城,形同白痴的刘禅(吓斗)嗣位,诸葛亮明知国事之惟艰,仍鞠躬尽瘁独撑危局,六出祁山,以进攻性的防御战来保卫着孤立的西蜀盆地,隆中决策中最后的所预言:“……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则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那得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遂成为难以实现的美梦,这都是后话了!
后代人们赞美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更仰慕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17:2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995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