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其历史沿革,弥足珍贵。本庙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初始,日月潭水域有两间宫庙,一为日月村的“益化堂”,二为水社村的“龙凤宫”。二庙的神祇,保境安民,向为居民所敬奉。不止于汉人,即连卜居于此的邵族原住民,在历经瘟疫的侵袭后,祈求众神施法保祐,疫情得以消沈,也开始祭祀神明。日据时期,规画日月潭水力开发,拟兴建亚洲最大的水力发电厂。开凿山洞,引浊水溪水以注潭内。
庙宇以金黄色为主,巍峨耸立。而其形势陡峻,若搭船可泊山麓崖,循石阶366级上可登抵。台阶上刻有366天每日的日期,和当天出生的名人的名字,值得细细观赏。殿前有双龙弄珠石雕。登上文武庙后殿山坡,可以远眺日月潭景。
文武庙位于日月潭北边山腰处,其由来与日月潭兴建史有关,公元1932年,日月潭建坝储水后,当时潭畔有龙凤宫,北吉巷有益化堂两庙,有鉴于潭水过高将漫淹二庙,于是决议迁庙,在地方人士的奔走下,于公元1934年将两庙合一,即为文武庙的前身,公元1969年文武庙重建,以“北朝式”格式建筑,这也就是今天文武庙所见之辉宏建筑格局。
民国二十三年(1934),日月潭水位上升二十余米,潭边耕地沦为水域,居民被迫迁移,而“益化堂”和“龙凤宫”也是如此。为免神像分散奉侍,经二庙管理人及地方人士协商,决议择地兴建合祀二庙神祇的新庙。于是推举当时鱼池庄庄长陈金龙为主任委员,黄火炉为副主任委员,黄佛缘、黄朝来、黄阿珠、赖江和等为常务委员,地方人士三十六人为委员,积极筹建。筹建委员会申请租用日月潭北山保安林地为庙地,以南朝式砖木、台湾瓦为建材,于二十三年(1934)十一月兴工,历经四年,于二十七年(1938)竣工,基地面积零点五四三五公顷,建筑物面积八十坪。奉祀孔子、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及从祀诸神,故统称“文武庙”。
“文武庙”于1958年(1958),为适应实际需要,并遵照政府规定,成立管理委员会,由洪振谅担任第一届主任委员。订立章程及管理细则,作为庙务处理及推广的依据。五十三年(1964),筹建招待所,五十四年(1965)招待所落成,湖边码头及登天梯也完成,水陆交通便捷,香客日增。五十六年(1967),管理委员会鉴于香客前来参拜的数量大增,庙庭及腹地狭小,而庙又已旧,亟需重建。于是在五十七年(1968),将管理委员会改组为财团法人制,成立董事会,定名为“财团法人台湾省日月潭文武庙”。董事会负责管理庙务,并推动重建工作。重建工程于五十八年(1969)八月展开,邀请当时南投县长林洋港破土,正式开工。
由于工程浩大,人力及经费所需甚殷,于是广邀地方热心人士共襄盛举,得到热烈的回应。木业巨子孙海支援推土机整地,其一例也。而政府当局对本庙的重建,期许甚高,多方支援,亦为一大助力。乃因擘画精细,分工合作良好,工程进行顺利。六十年(1971)主体建筑已大部完成,六十一年(1972)一月举行镇座安香典礼。嗣后续办零星工程,美化环境,而于六十五年(1976.)年正式落成。基地面积一点零二二四公顷,建筑物面积一千零六十一坪,总工程费二千一百五十余万。所用木石材料之贵,雕刻技术之精美,就当前寺庙建筑而言,实无出其右。殿宇辉煌,格局弘阔,文武庙乃气象一新。重建期间,政府最高当局的重视和支援,是使工程得以尽快完成的主因。开工之初,总统 蒋公亲临本庙基地,垂询工程状况,喻示:气魄要大,庙埕宜宽,并以“前、中、后三殿式”中国北朝式宫殿建筑兴建。武殿奉祀关圣帝君与岳武穆王,文殿奉祀至圣先师孔子。依据喻示,如此浩大的工程,本来计划要经十年才能完工。而 蒋公巡狩日月潭之际,曾七度幸临,询问工程进度及经费筹措情形,并面喻缩短建筑期限,希望在建国六十周年时完成,复喻示有关首长酌予支援。蒙省政府主席陈大庆、省议会议长谢东闵、台北市长高玉树、南投县长林洋港等,多所鼓励支持。又有四方信士及热心人士,筹资出力,二千多万建筑经费,均来自乐意支助及自动捐献。众志成城,肯堂肯构,于是重建工程得以如期完成。
七十六年(1987),为服务日增的信士和游客,董监事会倡议,将原有逼侧简单的招待所改建为香客大楼,七十八年(1989)楼成,命名为“文武庙附设景圣楼大饭店”,提供各种餐饮住宿的服务。景圣楼矗立于日月潭畔,是绝佳的度假饭店。八十八年(1999)九月二十一日凌晨,鱼池地区发生芮氏7.8级大地震,瞬间地坼山崩,文武庙庙埕坼裂,前殿塌陷毁损,钟楼倒塌,中后二殿结构损毁。附设的景圣楼半倒。此即令人言之色变的台湾“九二一”大地震。逢此巨变,虽然人心惶惶。而本庙董事会处变不惊,决议积极整建。执行人等戮力策画,奔波筹款。整建经费除向银行申贷之外,蒙受日月潭国家风景管理处、南投县政府、台电电源开发基金会补助经费,游客信众及友庙的资助也居功厥伟。终于九十二年(2003)整建完成,并于庙埕树立“赑屃驮石碑”,感谢各界协助整建的功德。
整建期间,问题重重,诸如:新旧建材的融合,原有形貌的维护,防震能力的加强,原本工作的延续…执事人员一一克服,更力图尽美尽善。整修完成之后,历劫之迹泯除,弘伟气象复振,信众游客倍增,象征本庙的可长可久。溯其源始,详其流变,文武庙乃由蕞尔两小庙所组成,初始之简单狭隘,重建为恢弘雄大。大地震的毁伤,适足为新气象和格局的启迪。源始流变,其貌虽不同,而其精神则始终一贯。此即“文能安境,武能定国”,为信士所仰,乃百姓所爱的精神。故能忠昭日月,义贯乾坤,与灵山胜水共千秋也。
文武庙形势陡峻,依山势而筑,愈后愈高,庄颜雄伟。正门面临环湖公路,为墨绿色大理石牌坊,正面书曰“文武庙”,左右分题“崇文”“重武”,两边梁柱有黄杰先生题书对联一幅“道贯古今德参造化”“惠昭日月义薄云天”。拾阶而上,为庙的广场,一对枣红色巨型狮子抱球呼应,格外醒目。
庙的方位采“坐东向西”背山面湖,大有尽揽江山的磅礴气势。主要建筑为一埕二庭三殿;台湾著名寺庙大多采此布局,是等级很高的庙宇布局。进入庙埕视觉随即被壮观的前殿所吸引。前殿为楼阁式建筑,主要作祭祀之用,故称“拜殿”;楼阁称“水云宫”,祀奉文武庙开基诸神。正殿主祀武圣关羽故名曰“武圣殿”,正殿位居全庙正中,是文武庙群筑中最大的建筑,高度达21公尺,为正方型的殿堂,此布局乃是为彰显帝君之神威。后殿主祀孔子,名为“大成殿”,故依儒教古制构筑,与前两殿有诸多的不同,其特色是屋顶采用非常罕见的重檐庑殿式,是宫殿式建筑的最高等级,以表徵孔子的至圣高贵。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08:4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967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