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心畲雪中访友图

更新时间:2022-10-28 04:08:45 阅读: 评论:0

简介

在中国传统的绘画历史上,皇家贵族跻身绘事者代不乏人,以至很多著名的画史都为“宸翰”、“藩邸”辟出专门的章节。这种状况到了清代更有过之。满清贵族,上至一国之君,下至王子王孙,罕有不好丹青翰墨者。当然,皇家贵族们濡毫吮墨不过是为了怡情养性、抒写怀抱的需要,很少有以此度日者。然而这种状况到了20世纪之初,随着清王朝的土崩瓦解却被无情的打破了。这幅《雪中访友图》的作者溥心畲,在抗日战争时期便曾一度以卖画为生。

作者

溥心畲(1896-1963),名儒,字心畲,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后裔。自幼好学,于经史子集,无所不窥。在北京政法大学毕业后,他赴青岛威廉帝国研修院修西洋文学史,辛亥革命后,隐居北平西山戒檀寺,前后十年,旋迁居颐和园,专事绘画,宗法宋元。山水画以淡雅见长,较少烘染,饶有雅秀俊逸之致,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1949年去台北,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溥心畲的这幅《雪中访友图》画中描绘两位逸士和一抱琴童子踏雪前往山中访友的情景。全图为“E”字型高远结构,图的下方是一大一小两块平缓的坡石,坡石上杂树卧伏,茅草丛生,清冽的水流环绕着坡石杂树穿梭流淌,水流边有白鹤在悠闲地饮水。图的上方一侧是被画面所切断的主山的一部分,另一侧是隐约可见的远山的剪影,在远山的空隙处补以诗文和题款。图的中部是全画的主体,景物繁多,茂密的松林生于冈峦之上,曲折的幽径隐于林壑之中。在向外突出的山腰部分有几座精美的建筑,显然是“友人”的栖身之所。身着不同颜色服饰的访友逸士和抱琴童子踏雪而来,既打破了雪后的寂静,又为整个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这幅《雪中访友图》,最引人注目的是意境的营造,

高大虬劲的古松、突兀耸立的山岩、葱笼的林木、精美的建筑、访友的逸士和饮水的白鹤……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十分和谐。其超逸空灵、宁静秀美的境界,充分地折射出画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格理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天人相谐,山水方滋”的艺术精神。

溥心畲的传统功力深厚,得画学之正脉。从这幅画上可以看出画家笔力雄健,但却含颖而发,有笔有墨。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幅画不拘泥一家一派,而兼取宋元以降南北宗诸大家的优点熔于一炉,既以北宗山水风骨与点、皴为主(包括近于界画性质的建筑),使山水筋骨有神,又兼融南宗山水擦、染明秀之风韵,使画面浑厚雅逸,平淡生动,令人叹服。

有论者谓:“溥心畲代表了从晚清人民国的遗老遗少的那一代王孙的趣味,与时代是不和谐的。”我认为,这种不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是溥心畲特殊的身世背景所造成的。尽管如此,《雪中访友图》作为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不论是兼取南北,既法度严谨又灵活变通的艺术成就,还是所反映出来的对淡泊生活的向往,都仍然是值得称道的。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04:0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95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