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通史》记述瑶族先辈们不仅铸造了辉煌的历史,而且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所有这些人文资源,是瑶族先辈们一点一点的积累,并不断延续和建造起来的,是我们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她是激励我们团结一致、奋发向上,不断创造美好未来的无形力量。我们一定要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和创造性的劳动,使瑶族更快的富强起来。
《瑶族通史》翔实地记录了瑶民族的特征:勇于追求文明;敢于同一切恶势力斗争,维护民族尊严;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开发和建设祖国南疆;捍卫祖国的统一以及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憨厚、热情豪爽的性格。作为这个民族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瑶族通史》的完成和出版,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盛事。非常感谢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奉恒高先生的精心组织;非常感谢本书作者、瑶学专家、学者们的辛勤劳作;非常感谢为此书付出辛劳的人们,瑶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瑶族通史》虽然划上了圆满的标点,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瑶族历史是漫长的,瑶族文化是千头万绪的,许多资料我们目前并未完全掌握,特别是考古方面的资料,这就难免挂一漏万。所以,《瑶族通史》的不完善之处,希望后来的研究者们,继续不断地深入调查、挖掘史料,将《瑶族通史》未完的心愿更好地完成。
总之,《瑶族通史》应该是当今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是一本好书。通过她,瑶族人民将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过去,更有信心面对未来,在攀越新高峰的历史进程中,团结各兄弟民族努力奋斗,共同铸造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明天。
绪论
第一篇 远古至先秦时期的瑶族先民
第一章 瑶族的起源
第一节 瑶族发祥地的古人类
第二节 瑶族的起源
第二章 传说时代的瑶族先民
第一节 开辟、创造神话反映的瑶族远祖史影
第二节 瑶族远祖盘瓠
第三节 瑶族的远祖九黎与三苗
第四节 黄河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反映的瑶族先民经济与社会状况
第三章 先秦时期的瑶族先民
第一节 蛮·南蛮(荆蛮)及其分布
第二节 瑶族先民与中原各族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生活、语言和神话
第二篇 秦汉至唐宋时期的瑶族先民
第四章 秦汉至三国时期的瑶族先民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蛮族和盘瓠蛮
第二节 汉中后期的长沙蛮和武陵蛮
第三节 三国时期瑶族先民的活动
第五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瑶族先民
第一节 两晋时期的瑶族先民:蛮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的荆雍州蛮、湘州蛮、莫徭
第三节 荆雍州蛮、湘州蛮、莫徭社会
第四节 封建王朝对瑶族先民荆雍州蛮、湘州蛮、莫徭的治理
第六章 隋唐的瑶族先民莫徭
第一节 隋唐的莫徭
第二节 隋唐的莫徭社会政治与经济
第三节 隋唐对莫徭的治理
第四节 五代十国的瑶族
第七章 宋代瑶族社会
第一节 称谓、分布及特征
第二节 宋代瑶人社会
第三节 宋王朝对瑶民的治理
第八章 秦汉至唐宋时期瑶族的语言与文化
第一节 语言
第二节 教育
第三节 文学艺术
第三篇 元明清时期的瑶族社会
第九章 瑶族活动中心的南移
第一节 瑶族活动中心的南移及其原因
第二节 瑶族的分布
第三节 瑶族支系的形成及其文化特点
第十章 中央王朝治理瑶族地区的政策
……
第四篇 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的瑶族社会
第五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瑶族社会
第六篇 瑶族向海外迁徙及其在海外的发展
附录
后记
第一章 瑶族的起源
第一节 瑶族发祥地的古人类
一、瑶族发祥地地望
瑶族发祥于什么地方?这曾是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
要弄清瑶族发祥地,必须弄清瑶族与古代哪一族群有渊源关系。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他根据史书的记载,指出:“瑶乃荆蛮,壮则旧越人也。”根据这一说法,瑶族与先秦时期楚国境内的荆蛮有关,瑶族的发祥地应当在今湖北境内。民国时期,徐松石先生认为瑶族源于“摇民”,原始居地在今江、浙一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数学者主张瑶族源于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把瑶族的发祥地定在今湖南的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其中也有人认为,还应包括湖北、四川、安徽、河南、江西、陕西、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有的学者认为瑶族源于“五溪蛮”,原始居地在湘西及黔东北。20世纪80年代重新讨论瑶族族源,有人主张瑶族源于古代东夷中的某一族群,发祥地在今山东境内,有人主张源于古“摇民”,发祥地在闽、浙一,有人主张源于古越人,发祥地在江苏、安徽一带,有人主张源于“羌戎”,发祥地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岷山地区,也有人主张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00:5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942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