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媒体的报道说:微软将针对中国用户在本月20日启动Windows XP专业版及Office的正版验证计划,届时,安装了盗版Windows XP专业版的电脑将被强行每小时“黑屏”(桌面背景变为纯黑色)一次,Office的菜单栏将被添加“不是正版”的标记。而且,正版验证的程序WGA和OGA将通过操作系统的自动更新程序(Microsoft update)自动下载和安装。
为打击盗版,微软在2007年3月就在中国推出了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而Office的正版增值计划OGA是首次在国内发布,这两个验证工具可以自动检测验证用户电脑上安装的Windows XP和Office是否为正版软件。如果使用了盗版软件,用户会不断收到正在使用盗版软件的提示。
微软公关部表示,微软一直坚持采用技术、教育和法律的手段来打击盗版软件,以促进软件市场的正版化。WGA与OGA即是微软利用技术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软件正版化的具体措施。
从法律的角度看,微软维护企业知识产权的目的完全正当,但是采取“黑屏警告”的做法明显欠妥。微软这么做,应该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下载程序验证的方法不能构成软件侵权的法定事实。
从法律角度看,知识产权是私权,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想要主张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必须要拿出确凿的证据。微软想要认定用户使用盗版必须有明确的举证,仅靠一个自己开发的程序,通过网络下载进行版权验证,从法律上绝不足以认定事实。对于知识产权的民事纠纷,主张软件被侵权者必须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证据,同时要锁定软件侵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具体信息,这样才有可能通过民事诉讼、行政投诉、民事调解等方式解决矛盾。
也许有人说,这只是微软公司通过技术手段(自动下载安装程序和验证)做出的提示和告诫。问题在于,对于有人使用盗版软件,微软如果不能拿出法律意义上的确定证据,那么,你又凭什么去“黑屏警告”这些计算机用户呢?
二是对于软件侵权的应该追究谁的责任?
软件盗版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制作盗版软件的光盘;二是网站提供盗版网络下载;三是一些装机的企业直接给用户安装盗版,或者是打“擦边球”,超授权安装(比如,向微软购买20个Windows XP的安装授权,实际给100个用户安装软件)。无论是哪一种软件盗版和流传的方式,侵权的法定责任均在于盗版软件的传播、安装和提供下载的责任者。直接用一个自动安装的验证程序去勘查终端用户的情况,属于“矫枉过正”。
通常情况下的知识产权纠纷,需要通过职能部门解决问题,主张权利的企业理应通过市场管理部门或者司法机关,运用行政投诉、民事诉讼等手段追究侵权的制造商、销售商的责任,微软公司并没有自行其是解决问题的权利,要明确的是:知识产权被侵权的企业没有解决问题的执法权,也没有行政权。
维护知识产权“矫枉过正”的问题不是没有先例。2005年底,索尼BMG唱片公司在美国销售了大约210万张嵌有名为XCP程序的防盗版 CD,当用户在个人电脑在播放该类CD时,XCP会自动在用户的电脑在安装一个间谍软件并使得该电脑易于受到病毒的攻击。
消息传出后,导致了众多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和多起针对索尼公司的诉讼。结果索尼公司不得不召回此类470万张的CD,支付了所有的邮寄费用,并向消费者免费提供MP3下载作为补偿。
1,微软的“黑屏计划”其实是一个很无赖的计划,既然你可以发现用户使用的是盗版,何必如此不断地提示,不断地骚扰呢?你完全可以让所有盗版用户瘫痪,那岂不是一了百了?我相信以微软如此雄厚的技术和那么多高素质的人才,做到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微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留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想用正版,可又有几个人用得起正版呢?微软可以让我们这些盗版用户黑屏,可为什么不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爱用盗版呢?我不想去谈微软垄不垄断的问题,我只知道很多中国用户还买不起一套正版的微软操作系统软件。
黑屏计划2, 我不是盗版无罪论者,所以番茄花园被微软踩在脚下时,我并没有什么失落和遗憾。而且人家微软是正大光明的起诉盗版,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为了维护自己的版权,打击盗版,捍卫正版,微软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误。可这次微软的“黑屏计划”的确有些不地道。
过去我们只是听说微软在系统中留有后门,可以随意侵入我们的计算机,一直不信,可这次微软的“黑屏计划”证实了后门的存在。我不知道没有经过用户的同意,就随便侵入用户的计算机,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强制插入提示标识,这是不是有侵犯个人隐私的嫌疑。
3,盗版微软Office用不了,我们可以用wps,用永中office。微软的Office卖199元确实够便宜了,可永中0ffice2009都推出免费版了,如果功能差不多,我们完全可以用永中Office来取代微软office。可windowsxp用不了,我们还能用什么呢?linux?好像会得人还很少。所以名义上看,微软是在打击盗版,可依笔者看来微软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新产品windows7扫清障碍而已。因为大量windowsxp用户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微软新操作系统的推广,Vista敌不过windowsxp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微软可不想windows7再重蹈覆辙,所以“黑屏计划”更像是微软精心导演的一出戏。
“黑屏计划”进入第四天。事实证明,在这场微软公司与盗版用户的直接较量中,低估中国网民的综合素质非常不明智。10月16日,离微软公司首次发布“黑屏计划”启动时间刚过一夜,国内大大小小的论坛里,围绕“黑屏计划”的主题帖已成几何式增长:网民们一边愤怒地抨击微软垄断、昂贵、嚣张,并准备向公安局乃至公安部报案,指其涉嫌大规模网络犯罪;一边冷静地使用着“ctrl+c”和“ctrl+v”,把了解或搜集到的应对方法在线交流,甚至专门提供破解黑屏的程序给大家下载。
黑屏计划由于准备周详,虽然黑屏时间开始进入倒数,但网民们的心态趋于平和,甚至带上了期待色彩。10月19日23点55分,离黑屏时间还有5分钟,网友“小黑”在豆瓣网的“反对微软黑屏”小组里作出这样的回复:“我们是等待黑屏的小孩,就像等待圣诞礼物一样。”
但圣诞老人没有如期而至。“我的电脑今天没有黑屏,有谁碰到黑屏吗?”、“今天谁的机子或者发现黑屏的进来报一下”、“黑屏快来,我等了一晚了,传说中的黑屏在哪里?”……成千上万的网友在“挑灯夜战”的19日晚,没有欣赏到期待已久的黑色桌面,“小黑”同样失望地发现那个化身舞娘的蔡依林还在那里跳跃翻转。
网民们开始怀疑微软这份公告的真实性。20日凌晨,网友“颠人马田”在网易论坛发表《今天20号,你黑屏了吗?》的帖子,并且迅速蹿红。在帖子中,他认为微软采取这么大规模的打击盗版是不太可能的。“中国估计也有60%-80%的盗版用户吧,难道真的全给黑了?那么牵一发而动全身,估计90%的网络机构要受到打击了。”
期待落空的网民们,不得不相信这样的结论。那一晚,他们的脑海中也许不时划过一个个这样的疑问:难道我们被愚弄了?这会不会是微软为半年后的愚人节制作的娱乐方案?
20日,微软公司发布“黑屏时间应为21日凌晨”的解释性公告,再次拨动众多网民的敏感神经。而且,网民们发现此时国内很多知名网站已经开始建立黑屏跟踪体验专题。如大旗网在公告后推出“编辑21日零时开始跟踪体验黑屏”专题,网易则推出“整机黑屏截图:今天你黑屏了吗?”等相关调查。官方的多次验证、媒体的全程关注,再加上仍未现身的“黑色桌面”,这场本是打着“打击盗版”旗号的维权行动,在网民心中逐渐演化为一场“寻找黑屏体验者”的趣味活动。
但令人“失望”的是,出现黑屏的用户少之又少。在大旗网22日发布的消息中,该网站工作人员凌晨“监测”各路网友报告显示,直至21日各地网友仍然传来“失望,没有黑屏”的消息。截至21日23时50分,新浪网“你被黑屏了吗”调查显示,19093位网友没有遭遇黑屏,只有929位网友称“被黑了”。而在由网民在论坛自发形成的“寻找黑屏体验者”的相关小组中,得到的结果也是如此。天涯网友“邪恶的宅男”于21日8时30分左右在论坛中发帖称:“我今天凌晨特意重新开启电脑系统更新程序,从0时33分开启电脑至现在,黑眼圈倒是有了,但仍未等到微软那个传说中的‘黑屏’,还是没等到微软黑我的电脑啊,微软公司是不是玩不起我们啊!同学们报报你们当地的情况。”跟帖回应“邪恶的宅男”的网友不在少数:“08:36 重庆正常!”、“08:36湖南长沙正常!”、“08:44广州还是没有预期效果出现!”……
本文发布于:2022-10-28 00:20: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941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