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词题作“暮春”,写的是江南三月农村的风光景物,仅用短短几句,便将春末夏初节序风物的特点刻画得十分鲜明生动。
上片“游人绝,绿阴满野芳菲歇。”起笔二句描写了暮春花落草浓。绿阴遍野的景象,游人绝”一句点明了春日美景的消歇不再。同时,一个“野”字,又表明所见之景是在郊外农村。“芳菲歇。养蚕天气,采茶时节。”“芳菲歇”一句语意重复,强调了春末夏初节序风物的特点,读来琅琅上口。“养蚕”二句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暗示了农民们已开始暮春时节的忙碌生活,语句中不着丝毫惜春、伤春的愁绪,反而充满了劳动的喜悦。
下片“枝头杜宇啼成血,陌头杨柳吹成雪。”换头这二句仍是在写眼前之景,极具特色,将暮春之景刻画得分外美丽,,丝毫不亚于姹紫嫣红的早春之景,别有一番风味。“吹成雪。淡烟微雨,江南三月。”那“吹成雪”一句语意再次重复,不仅突出了暮春最富特色的景象,亦在结构上照应了上片,读来同样琅琅上口。“淡烟”一句则表明了所绘之景为江南暮春之景,并突出了江南暮春的气候特点。
全词言简意赅,意境优美,描景绘物,极具特色,描摹出一幅极具江南农村特色的暮春景物图,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恬淡闲适的心情,与一般的伤春、惜春之作截然不同,耐人寻味。
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花开便落,莫如不开,佛氏所谓“无得亦无失”也。词为惜花,而殊有悟境。转头处二句以角声、笛声中皆有落梅之曲,词家屡用之。
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
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更今名。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咏《落梅》诗得罪朝廷,闲废十年。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被免。后出知漳州,改袁州。淳祐三年(1243)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六年(1246),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景定三年(1262)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五年(1264)因眼疾离职。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
咸淳五年正月二十九日去世,谥文定。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18:38: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920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