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游戏盛行一时,受到青少年们极大的追捧,但研究成果表明: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的人的脑电波同老年痴呆症患者非常相似,学术界称之为电子游戏脑。为了保障青少年的大脑健康,本书通过科学的原理与病理分析揭示出长期沉迷于电子(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其大脑所受到的伤害及其程度,并以科学的且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实施的方法援救学生,帮助家长,共同抵制电子(网结)游戏,爱护我们的大脑。
书评
电子游戏不但影响视力、造成视力下降,而且对大脑也会产生影响。但是,想知道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产生影响却是很难的。现在经过我的研究,已经明确地显示墨大脑前额区脑电图发生了变化。 --日本大学善名的脑科学研究专索森昭雄教授用理解去反思自己,从过程中得到快乐。远离电子游戏脑.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愉悦,他才能真正戒掉不良网瘾。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李维电子游戏充满了诱惑,但是上了阋就相当于毒品,如同罂粟,用的适量就是治疗痢疾的优良药材,用量过度那就是吸食鸦片。 --《时代商报》报道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坚决取缔校园周边的电子游戏厅。另一方面减负以后,学校家长都要努力正确引导孩子,有计划地安排孩子读课外书籍,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利用孩子伞兵空闲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中小学生远离电子游戏厅. --《中国教育报》报道
序 文明的遗憾--远离电子游戏脑王之峰博士1
1.电子游,会使人变成白痴吗 1
电子游戏脑是日本最近的流行语,指的是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后人大脑所处的一种状态.我们可以发现:此时人的脑电波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电非常相似。
电子游戏脑=痴呆脑8
行为低能+电脑犯罪 11
电脑游戏影响思维 18
隐性杀手电磁波 20
附件:长期使用电脑易患哪病 24
2.电子游戏。对大脑伤害在哪 27
电子游戏会使脑的正常功能活动明显下降。过度痴迷电子游戏的孩子更容易变得表情极度淡莫,行为不能自控、注意力分散、丧失创造力,甚至会变成浮雕。.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电子游戏脑与失去控制能力脑的区别 28
在游戏中令人惊湃的脑波的变化 38
人的理性究竟是从哪里获取的42
玩电子游戏时脑电波的不同类型 55
角色扮演游戏使脑激活 59
禁止儿童玩电子游戏 61
附件:死亡的新理念--脑死亡 66
3.电子游戏,毒害到底有多大 69
当想象终于就是模拟现实世界并在发狠斗杀时,一旦失控,现实世界的杀戮将无法避免。游戏愈来愈像战争,战争则愈来愈像游戏,它们之间的界限.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愈发模糊。
大型多人线上角色扮演:寻找刺激 73
第一人称射击:教孩子如何杀人 77
回合制战斗:一杯温吞水 83
即时战略:美丽罂粟花 86
暴力格斗:是药三分毒 92
养成游戏:骗取情感 95
十八禁:呼唤分级 98
附件.什么县虑拟现实 113
4.电子游戏,亦悲亦喜难取舍 115
当那些我认识的小孩子,用种种瞒天过海的手法,把自己喜欢的电子游戏玩了个底朝天的时候,我想你会相信:他们的内心,肯定充满着捣蛋鬼才会拥有的欢乐。
玩游戏,痛并快乐着 116
是圣婴还是魔鬼 119
警惕网络成瘾 121
父母的困惑 127
死亡游戏 130
附件:正确引导孩子用电脑 131
5.我是家长,反对孩子痴迷游戏 135
在游戏之中,是英雄和恶棍之间的殊死搏斗:在现实中,则是玩游戏的孩子和不准玩游戏的家长之间的战争。随着电子游戏声势逐渐壮大,这场战争呈现家长反对的声音则越来越小。
这是开发智力还是引人歧途 137
精神电子鸦片的危害 140
孩子沉迷游戏让我心忧 143
专家谈戒除网瘾 147
避免电子游戏脑 150
网络游戏的危害 155
另类危险倾向 157
附件:电子游戏类型概览 161
6.身体运动,拯救电子游戏脑 169
一般来说.由于人体运动促进了血液的循环.随之大脑的血液循环也得到改善。这种血液循环激活了脑神经的某种回路,被激活的神经回路维持着,从而使大脑机能有很大提高。
舞蹈游戏也可使大脑激活 171
步行可使头脑更加清醒 172
通过运动增强记忆力 174
重要的是身心快乐 181
附件:远离网吧倡议书 182
7.大脑保健。从亲子教育做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肌肤接触和关心爱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孩子的肌肤接触和关心爱护不够,对孩子的大脑就会有不良的影响,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也不能正常进行分泌。
手把手教孩子的现实意义 189
成为自己动脑思考的人 192
让孩子体验自己动手创造的快乐 193
充分利用孩子的感官 195
这是爱的真情呼唤 196
附件:大脑必需的营养素 198
后记 20l
书摘
看过电影《摩登时代》的人都会对这样一个情节印象深刻:那个卓别林扮演的工人,由于整天在拧螺丝钉,以至于没有了螺丝钉,他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现实生活中,你也会在公共汽车中看到一个人紧盯着掌上游戏机在打俄罗斯方块,神情专注得哪怕翻车都无所谓,你要是跟他说话,他多半是神情木然地看看你,像是一张呆板的人皮面具。这种状况,多半就是有电子游戏脑的症状了。 电子游戏脑是日本最近的流行语,指的是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后人大脑所处的一种状态,通过简单的仪器测量,我们可以发现:此时人的脑电波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电波非常相似。这个词汇是日本脑神经科学专家森昭雄教授所创造的。他在一次研讨会上,让一名经常用手机发短信玩电子游戏的13岁的女生和一名不常做此类活动的14岁的男生用手机发电子邮件,同时测量他们的大脑β波。女生发邮件时,β波曲线的数值直线下降,终止发邮件后,B波曲线数值又自动回升。而那名男生发邮件时β波曲线的数值却没有变化。森昭雄教授解释说,B波显示大脑前额叶前部的活动情况,前额叶前部对人的创造性、理性和道德起支配作用。B波数值低下,说明智商、情商均有问题。上述那名女生经常用手机发邮件、玩电子游戏,已经出现了电子游戏脑的初期症状。青少年电子游戏脑的特征是表情淡漠,非常健忘,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玩7小时游戏的人,几乎100%有过记性不好而失约的经历;其次,他们感情控制能力差,玩游戏时突然发怒破坏游戏机者有之,随手往墙壁上砸东西者有之,而且全然不顾周围人的反应;再次是大脑发育迟缓,说出来的话全是游戏语言,有的学生到小学四年级还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别。森昭雄教授对365名青少年的检测结果表明,20%的人玩游戏时大脑基本不出现β波,40%的人玩游戏时只有微弱的β波,平时脑波正常、玩游戏时下降,出现电子游戏脑初期:症状的占30%,大脑完全正常的只有10%。为此,他还专门写了本叫《游戏脑的恐怖》的畅销书,震惊了整个日本。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08:10: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87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