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辛、酸、甘、苦、咸。药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酸味的多含有机酸,甘味的多含醣类,味苦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2、《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脏,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日常所食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属。本文以五行生克规律,说明了五味与五脏疾病的关系,故名。
①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在《内经》中出现主要有两种代指,一是指五味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即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二是在五行理论中五味与五脏的关系,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而通过这种对应关系,又将五味的功能应用于五脏,在五行理论框架下形成一种理论,指导着临床治疗。
②《灵枢经》篇名。
《黄帝内经》认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人身气化即天地之气化。《类经》释曰:“夫味得地之气,故能生五脏之阴”。阴者,脏腑阴精也,指物质基础而言。《素问·五运行大论》更为具体谈到“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由此可见,五味对五脏起着重要的滋养和协调作用,五味化生精血方能形成人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心喜苦、肺喜辛、肝喜酸、脾喜甘、肾喜咸,五脏对五味各有特定的亲和性。掌握脏、味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于正确使用药疗及食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而面,人体生命活动从根本上离不开阴阳的对立互根和消长转化,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五味也可影响到阴阳的盛衰,从阴阳属性上分,气属阳,味属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者为阴中之阳;从五味运动转化而言,辛甘发散属阳,酸苦涌泄属阴,咸味涌泄属阴,淡味渗泄属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总结道:“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都与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各脏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以平为期。若饮食五味偏嗜,则五味作用于人体太过或不及,就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为线索,列举了不同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在发病方而各不相同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泪弛,精神乃央。”指出了虽然五脏的资生依赖于五味,但是过用五味却又能损害五脏的协调关系。
根据“同气相求”五味各走其所喜的理论,水能克火,若人体心气本虚,又摄咸过度,则可导致肾水太甚乘火,水气凌心;反之,若见心火亢盛证又为咸味所宜。故《黄帝内经》分别有“心病禁咸”与“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之说。又如《灵枢·五味》云:“脾色黄,宜食咸”,脾胃土为肾水之所不胜,若肾得谷味之咸,则可反克中焦脾胃之实积。根据这些基本的原则,执法以制方,才能圆活自如。类似的关于五味与人体病理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是很丰富的。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灵枢·五味》中不仅记载了五味所入和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更详细解释了五味致病的病机,如在谈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时,解释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散,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濡,得酸则缩蜷,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其论从酸主收涩,影响气化运行入手,指出过食酸味,可产生膀胱约而不通的癃闭病,病变涉及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的三焦、胃、膀胱诸腑。其余诸脏也各有较深刻分析,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诊断上的指导。脏腑阴阳与五味密切相关,五味影响脏腑。反之,脏腑本身的病变也可表现为对五味感觉嗜好的改变上,如:《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临床上认为口甜为脾热证之一,由于多食肥甘厚味之品,肥则助阳生热,甘者性缓留滞,碍脾不运,水谷精微,留滞于脾而不得转输,脾热之气上泛则口甜。同理,胆为少阳相火,其气主升,胆热气上逆,胆汁上溢则口苦;咳吐咸痰多为肾虚水泛等等,这类依据五味辨证的方法已经被医家广泛地运用。
(2)五味理论对治疗的指导。《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里所谓某味先入某脏,说明五味的归脏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这是五味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前提基础。由于机体受邪不同,所中脏腑、经络各异,而五味与人体生理病理关系密切,五味所入脏腑经络、所发挥的补泻也各不同。我们便可以运用五味之性去纠正脏腑之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后世以某药引药入某经,用以治疗该经之病的“引经药”,便是《黄帝内经》五味归脏理论的发挥。
五味理论运用于临床内容丰富多彩。《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如脾之所苦为湿,临床上对湿滞脾胃、气机不畅者可参选平胃散化裁。方中苍术、厚朴、陈皮皆苦温之品以燥湿健脾。再如五脏所欲,脾之所欲为甘,临床上常以小建中汤治疗中央脾土受损,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不健所致虚劳里急。在姜桂辛甘化阳,芍甘酸甘养阴的基础上重用饴糖,甘温质润,温中补虚,既能益脾气而养脾阴,又可缓肝急而止痛。
金代张元素认为“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他根据《黄帝内经》脏腑苦欲、虚实的补泻原则,提出了五脏五味补泻的具体用药范例。如治肝,辛散之以川芎,辛补之以细辛,酸泻之以白芍;治脾,甘缓之以甘草,甘补之以人参,苦泻之以黄连等等,构成了其独特的药法体系,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传统“君臣佐使”的研究方法强调药物配伍的治疗作用,但对配伍后气味间的变化规律认识不足。《素问·至真要大论》进一步指出了五味相配的治疗原则:“五味阴阳之用何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对于气味配伍规律这一问题,王氏通过《黄帝内经》、《伤寒论》中有关五味化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后认为,五味化合有其自身规律可循。其规律可分为两类:①为相辅相成的作用,如辛甘发散、甘淡利湿等;②为相反相成的作用,如辛开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补泻。前者如临床上用治心阳不足之桂枝甘草汤,便是以此为法的。该方选择属阳性味的药相互配合,桂枝辛温,甘草甘温,二药合用,辛甘化阳,温补心阳,养心定悸。相反相成的配合如半夏泻心汤,其中辛味药如桂枝、干姜、半夏等能直通气机,祛寒化湿;苦味药如黄连、黄芩、积枳实等,能泻热和胃,消除痞满。两者合用,可达到辛开苦降、畅通气机、调和寒热、消除痞满的作用。
《黄帝内经》对五味理论的另一深刻认识在于提出味之厚薄不同,功用各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散”。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中焦胃院脘无形邪热之气痞塞之证,由大黄和黄连两味组成,关键在于煎服之法。方后附曰:“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大黄、黄连皆为苦寒之品,然气味俱厚,若用水煮取,则多走胃肠而行泻下之功。本方取麻沸汤浸渍稍许,绞汁而服,意在避其苦味之厚,薄取其气,以泻热消痞于中而不行下泄之能。对比三黄泻心汤便更显而易见了。两者药味相近,而后者以水煮服,则功效迥异:大黄苦寒降泄,泻心胃之火且导热下行,通利大肠;芩连苦寒直折火势而治心火内盛,迫血妄行诸症,则是取其苦味之厚了。
不仅如此,《素问·至真要大论》还把司天在泉,六气分治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及因六气胜复而产生的病变作了详细论述,其中关于五味配伍理论阐发得尤为淋漓尽致。如治疗中风表虚证之桂枝汤,则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有关风邪致病的治则。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释道:“桂枝辛热,用以为君,必谓桂犹圭也,宣导诸药,为之先聘,是犹辛甘发散为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辛为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臣佐也,《黄帝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臣,而甘草为佐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二物为使者,《黄帝内经》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枣为使者也”。任应秋先生对此评价甚高:“如在泉淫胜之治,六气复气之治等所述,可谓已尽其气味配伍之能事。即以现在配制方剂的水平来衡量,它不仅毫无逊色,甚至说某些配伍,还不曾达到这样高的水平”。
总之,《黄帝内经》五味理论是历代医家制方选药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后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如辛凉清热、苦酸泄热、苦温燥湿、甘淡利湿等诸法,更与四气结合,形成系统的气味配伍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临床组方用药,必须明五味之用,宗五味配伍之法。不可只知专药治病之验,而不分药之阴阳五味。中医药的疗效核心不在实体解剖,而在内外气化功能;不仅在于药量大小,而更在于气味厚薄。
五色五味所入在古代中医学中指导中药的药物归经的判别方法之一,是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的方法。如味辛、色白入肺经、大肠经;味苦、色赤入心经、小肠经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依据的;此外还有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归经的依据,如磁石、代赭石重镇入肝,桑叶、菊花轻浮入肺;还有以形、气归经的例子,如麝香芳香开窍人心经,佩兰芳香醒脾人脾经.连翘象心而入心经清心降火等。
以药物特性作为归经方法之—,虽然也存在着药物特性与归经没有必然联系的缺陷、但它是从药物自身角度分析药物归经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可见内于归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偏执一说,要全面分析归经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本文发布于:2022-10-27 08:06: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878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