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作文logo百变作文系列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推出,共分小学、小学应考、中考、高考四大课程体系,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作文培训体系,其核心是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写作思维能力训练及情感训练。
百变作文凭借其独创的作文发散思维训练与写作思维训练模式,正引领着一场中国作文思维教学的革命,百变作文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一)小学百变作文理论根基
发散思维—让作文内容丰富
1、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一般说来,任何事物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多样的性质或属性。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发散思维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的思维路径;不同的思维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和从不同的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
(1)发散思维主要特性
A 、变通性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在皇室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中。有几个大臣很不服气,纷纷说不过是从大洋此岸到了彼岸,不值得大惊小怪。哥伦布听到一言不发,朋友们都为他着急,埋怨他怎么不辩解。过了一会儿,哥伦布叫仆役从厨房拿来几个熟鸡蛋,请大家玩将鸡蛋竖立在桌上的游戏,许多人尝试,却没有一位能将鸡蛋竖立起来。这时只风哥伦布拿起一个蛋,对准蛋的一端朝桌面砸下去,蛋的一端破了,蛋也稳稳直立在桌上。
满桌的王公大臣不以为然,都叫着这算哪门子游戏,三岁小孩也会做。哥伦布不疾不徐地说:“虽然是很简单的游戏,你们却没有一个人会做;知道怎么做之后,大家却都说太简单了!”
发散思维的训练,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例如作文,思维发散得好,可供选择的东西就多,文章的内容就丰富而且新颖思维变化的作用是思考的方向多,因而可供选择的余地多。变通过程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哥伦布竖鸡蛋即是一例。一般人在自己头脑中设置一个先决条件——不准打破鸡蛋,这就使思维受到限制,而哥伦布将鸡蛋往桌面上一按,蛋壳破了,鸡蛋就竖起来了。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却不知道去做,那是因为思维受到限制,不懂得去变通。
B、新颖性
新颖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是求异的本质所在。新颖性是指一个人提出的观点和产生的想法的创新性。
发散思维之于写作,是写出创新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打破“从来如此”的思维定势,即古人所谓的“翻案法”。宋人杨万里指出:“翻尽古人公案,最后妙法。”(《诚斋诗话》)清末刘熙载总结出大文豪苏轼创作的一大艺术诀窍即:“善用翻案。”(《艺概》)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途径.
C、多感官性
发散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它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就是把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嘴巴尝到的、手触摸到的感受充分利用起来。
2、发散思维与小学作文
根据儿童写作的心理规律,儿童作文基本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思维能力小学生发散思维的提高,能极大地拓宽他们的思路,使他们觉得生活中有许多材料都可以成为作文的内容。其次,能够排除思维定势的干扰,在一定的时间内思维迅速地朝四处扩散,从而获得更多的作文材料。其三,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启发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设想,而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将会使他们的认识水平及思维能力较快地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写作及其它学科的发展。
材料是写作的基础,而不少学生在动笔写作前,常有“无米”之感,两眼盯着作文题目,思维的翅膀展不开;思绪茫然,一片空白。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小学生中高年级这样的年纪,感知到的事物、事件已经不少,他们有一个 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有许多可以取来作为写作的材料。其实在脑海中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储备,只是在写作时没有想到,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越来越受到限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路不开阔。
比如我们学校老师经常告诉同学们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观察就是看,很多同学写作时就只把看到的事物写下来,其实学生感知事物不光是看到了,而且听到了、闻到了,还可能尝到了、用手摸到了。这些感受在脑海中都有储备,只是在写作时由于思维的限制,思路不开阔,没有有意识地把这些材料用在作文中。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感知到的事物和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思维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因此发散思维训练就显得尤其重要。
小学生感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创造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先感知,再进行发散思维,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联想与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它们是拓展作文思路的一对羽翼。利用联想和想象,作者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由此及彼、从已知到未知,产生新的感知,新的意 象,从而丰富“下锅之米”。打开写作思路。
(1)联想
高尔基说过“没有联想就没有文学”,由此可见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说过“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讲的就是联想的功夫。从联想的内容和方法来分,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多种;从联想的方向和范围来分,有横向联想和纵向联想两种。
(2)想象
伏尔泰说:“想象是每个有感觉的人都能切身体会到的一种能力,是在脑子里拟想出可以感觉到的事物的能力。
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A、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图片、语言文字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等,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比如看到大海的图画,你就会勾画出大海波澜壮阔的情景。有的同学没有去过泰山,但是看到描写泰山的文章,大脑中就会想象出一幅巍峨的泰山景象。
当读到“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时,我们眼前就会出现一幅生机初发、清新明媚的早春图;当我们听到一则寓言故事,我们脑海中就会想象出故事的场景。
B、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材料,在头脑中能独立创造出全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指想象者按照一定的创造意愿在头脑中塑造形象目标,创造思维是创造想象的基础。
我们来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在诗中运用想象虚构出一个动人的情景:“重阳佳节,家中的兄弟们照例要去登山,在他们登上山顶遍插茱萸的时候,就会发现少了一个兄弟——我!”通过这个情景诗人巧妙表达了自己思念家乡兄弟的心情。
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创造想象,而读者阅读了《阿Q正传》后,头脑中呈现出阿Q形象,则是再造想象了。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展开想象,既要丰富,又要合理。巴尔扎克说过:“想象是双脚站在大地上行进,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想象的基本特征,丰富又合理。
写作思维——让作文条理清晰。
我国思维发展心理学家对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进行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跃’或‘变’在这个过渡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这个转折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
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四年级;如果有适当的教育条件,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可见,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尽管其思维仍带有较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但是已开始形成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并且在三、四年级以后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将有较大的发展(产生飞跃或质变)。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常说:“想清楚然后写”,他指出:“不想就写,那是没有的事。没想清楚就写,却是常有的事。自以为想清楚了,其实没想清楚,也是常有的事。”“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清明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语言。”语言杂乱无章,正是因思想杂乱无章;语言含糊朦胧,正是因思想含糊朦胧,这是从反面说明语言和思想的关系。
小学生作文常常是没想清楚就写,或边想边写,边写边想,写出的作文杂乱无章,条理不清晰,主题不明确。
因此,学生的作文离不开逻辑思维。思维的概括性、条理性和准确性是使语言表达简明、有条理、准确的基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反映在作文上,会使作文言之有序、条理清楚,语言简明、准确。
通过发散思维,我们就会有很多可写的材料,我们首先要选取我们想要写的材料,我们称之为写作材料,然后再把这些材料编织起来,选取材料以及把材料编织起来这一思维过程我们称之为写作思维。
(二)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冷淡、作文内容虚假、作文形式套路、作文目的功利等问题。小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写作的兴趣,写作文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学生的作文普遍出现假空抄现象,“假”是写假事,胡编乱造,情感虚假。“空”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言之无情。“抄”是东拼西凑,模仿抄袭别人的作文。而且由于网络的普及,小学生在网上找素材,抄范文的现象较为普遍,于是学生作文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公式化,模式化的倾向。
近几年,作文作为教学改革的难点,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新课改中,涌现出许多新鲜的观点,如:“给孩子一片自由写作的天空”,“让孩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重视讲评,不要过于注重写法指导”,“张扬个性,放飞心灵”……然而在实践中却发现,这些观点有可取之处,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文难的问题,比如强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问题是学生看到一篇作文题目,依然茫然,还是不知道写什么,有的虽然写了很多,可是毫无条理性,思维混乱。
目前小学写作教学普遍重语言训练,忽视思维训练,写作教学更多的是在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内容生动上下功夫,而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上有所欠缺。小学作文教学依然停留在字、词、句教学训练;语言教学与训练;主题思想教学与训练上,在作文教学评价中则表现为讲究语言修辞,讲究文章模式,讲究写作方法,所谓的语言“美”和结构“美”成为优秀作文的标准,导致学生作文普遍出现“新八股”现象:语言浮华,情感虚假,思想混乱,思维模式化。学生作文毫无创作性,学生很少独立思考写什么和怎样写。长此以往,必养成感知、思维与积累的惰性,而懒于阅读,疏于感知,怠于思考,必然不能练就思维及表达的硬功。
而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活动过程,从感知、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无疑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作文当中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难题,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学百变作文核心内容
百变作文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作文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在这个阶段中通过创造真实的环境,采用先感知事物,再发散思维的训练模式,解决作文当中写什么的问题,使作文的内容更加丰富。
第二个阶段是写作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个阶段解决的是作文当中怎样写的问题,使作文条理清晰。
第三个阶段是情感训练,这个阶段解决的是作文当中主题的问题,使作文的主题鲜明。
百变作文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情感训练,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发散思维训练及写作思维训练。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和亲身体验,脑海中已经储备了很多的素材,但很多学生写作文时还是感到无话可说,其主要原因就是发散思维能力的不足,思维发散得好,内容就会丰富而且新颖,也即思维的变化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及立意。
小学生感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因此在教学中创造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先感知,再进行发散思维,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而写作思维解决的是作文当中怎样写的问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写作思维能力强,作文就会条理清晰,主题鲜明。
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写作思维—成文”的过程。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感知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过程;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写作思维”过程;前面两种思维就解决了作文中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这两种思维技能得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小学百变作文教学目标
通过百变作文三个阶段的学习,每位学生能够达到以下三大目标:
第一个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地写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语言优美、主题鲜明的优秀作文。
第二个目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个目标:轻松应对各类作文考试,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应考百变作文
第一步、确立母本
确定母本三原则
A、母本首先要具有极强的涵盖性,一篇文章即可涵盖一大类对象。母本数量不能多,否则就不成其为母本,但这就注定它必须具有超强的涵盖性和辐射力。
B、同时,母本要有很好的融通性,即母本当中要有足够的“共项”,使其可以与其他同类对象相互置换,发现并提取“共项”是确立母本的重要前提。有“共项”才能融通。
C、此外,母本还要符合好作文的基本要件: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因为母本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的行文特点,甚至语言习惯,其模板效应不可忽视。
第二步:提取程序
从母本当中抽取出一套规范的行文模式,使之适用于所有此类对象的描述,这叫提取程序。这个程序既是作者思路又是行文构架。
这里给大家呈现的母本当中的程序均已提取完毕,每一程序其实是一类作文的思维模块,必须要熟记。模块中给大家呈现的是一般程序(即标准程序),所有文章都可以通用。还有母本程序(即本篇母本的程序)
具体训练中,提倡学生自己确定母本,并提取程序。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程序是一种高效且富于创造的阅读,不断地运用这一程序则可以大幅提升作文能力甚至是思维水平。
(一)中考百变作文能力篇---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变换感觉、变换时间、变换位置、变换角色、变换角度、变换事件、联想与想象等。这一个阶段当中解决的是作文当中写什么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让作文内容丰富而新颖。
比如变换角度
三国的曹植曾写过一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显然曹植以豆自比,以豆萁比兄长曹丕,同情自我,指责豆萁。郭沫若写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本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完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表现了一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郭沫若反其意而行之,逆向思维,站在豆萁的立场上,肯定豆萁的崇高牺牲精神,这里面就用到了变换角度,豆萁完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表现了一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再比如变换时间
同是山景,四时不一:“春山淡怡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宋·郭熙)
时间一变,山的样子也变了,内容也多了,这是用在写景上,写事的时候,能不能用变换时间呢,当然能。变换时间用于写事(事前事中事后),要学会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开写,写出事前、事中、事后的动作、想法、语言、神态。
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就象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作出描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可以使描写变得具体生动。
(二)中考百变作文能力篇------写作思维
在这个阶段当中,主要训练同学们形成作文思维,带着这种思维技能,你会轻松列出各类文章的结构提纲,你将会熟练完成各种作文体裁的构思和表达。甚至会获得口语表达和交际水平上的显著长进。
写作思维训练包括分想思维、关系思维与差异思维训练
分想思维
清代末年一位叫高鼎的文人在初春二月里的一天,独自来到原野上散步,看到所到之处无不充满生机活力:小鸟、溪流、黄莺、蜜蜂、燕子、流云……他内心的愉悦和兴奋也悄然涌动。“生机”这一意念顽强地占据了他的内心。于是他从原野这个庞大的背景下分离出符合“生机”这一特征的三样东西:生长的小草、飞翔的黄莺、伸展腰枝的杨柳。
当他度着方步回到家门口时又一幕情景映入眼帘,一群小孩子在嬉戏玩耍并放纸鸢,欢声笑语荡漾在整个村庄。这难道不也是一片“生机”吗?
从两个背景(原野和村庄)下找到了四样“生机”,当把它们联缀在一起时,他发现,一首诗呈现在面前: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把这一思维过程叫做分想。从原野上的种种景物中获取了这一感受 :“所到之处无不充满生机”,实际上完成了一个思维过程:概括,也即提取了诸种物品的共同特征 :“生机”, 继而在“生机”这一特征下找到了与之对应的几样东西:草、莺、杨柳、儿童。这又完成了另外一个思维过程:分离。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这四样东西来自不同背景。前三样是原野当中的自然之物,后一样是生活中的人。这种分离方式称为异类分离。而前三样是同一背景下分离出来的,我们称之为同类分离。
分离和概括统称为分想。具备了这种技能,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拆解生活中的任何事物,构思文学作品。下面还以这首诗为例,将其中的草换成树,莺换成蝶,拂堤杨柳换成飘舞白云,这首诗就变成了:树长蝶飞二月天,飘舞白云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也完全可以,可见词汇、物件都不是唯一的,是可变的,能置换的。而分想是唯一不可变的恒定技能。下面我们就可以对分想进行定义了。
从背景当中把几样有用的东西分离出来,然后用共同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叫分想。它由两个环节构成。
(1)分离:从背景当中把符合某一共同特征的几样东西提取出来。
同质分离:从同类背景中把几样东西分离出来。
异质分离:从不同背景中把几样东西分离出来。
(2)概括:从背景当中,把几样东西的共同特征提取出来。
概括又可以分解为本质概括和非本质概括。
本质概括:提取本质特征。
非本质概括:提取非本质特征。
(三)中考百变作文技巧篇---作文母本、语料与事实
作文母本、语料与事实的准备
第一训练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科学地有序地提取和储存有用的语料和事实,并运用所掌握的作文思维把这些材料合理地运用在平时及中考作文考试中。
第二训练学生准备中考作文母本
(一)高考百变作文能力篇----多维思维
进入三大文体的门径——多维思维
不同文体需要不同的思维准备:记叙文侧重情感思维,议论文侧重逻辑思维,说明文侧重知识思维。突破文体大关,我们首要考虑的不是文体的外部特征:规则、写法、要素等等,而是文体的核心构成:多维思维。
多维思维的定义:从背景中把几样东西分离 出来,抽象后再用中间特征联系起来——就是多维思维。用以表达情感叫记叙文,证明观点叫议论文,说清事理叫说明文。
多维思维是完成各种文体须臾不能离开的母思维,这是一种一般性思维状态,它所呈现的是思维的广度(如所属思维)、厚度(如递进思维)、深度(如因果思维)和思维的高度(辩证思维)。不管你要表达什么,怎样表达,为什么表达,无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抒情、论证还是说明,都需要借助这一思维来实现,而且也必须借助这一思维来实现。这一思维展现出三种不同变化,就产生了三种不同文体。
● 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加以抽象,再用中间特征(共同特点、关系、矛盾)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以表达情感,这种文体就叫记叙文。
● 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加以抽象,再用中间特征(共同特点、关系、矛盾)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以证实观点,这种文体就叫议论文。
●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加以抽象,再用中间特征(共同特点、关系、矛盾)把它们联系起来,用以说明事理,这种文体就叫说明文。
思维形式的三种或多种变化,最终生成三种或多种文体。然而,无论何种文体,千变万变,其母体还是多维思维,“万变不离其宗”。文体是变化的结果,而思维是变化的依据。
中学作文教学,学生文体能力构成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不是别的,就是这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多维思维。进入文体的门径也就在于此。
(二)、高考百变作文能力篇----记叙文突破
记叙文本质揭秘:记叙文的核心构成是故事。
故事:矛盾加因果就是故事。
故事= 矛盾+因果
连环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里又蕴育了新的矛盾就是连环矛盾。
核心铭记:记叙文的核心是故事。
矛盾生故事,连环矛盾产生复杂矛盾。
操作要诀:寻找矛盾
寻找情节:发掘矛盾形成的多重原因和多重结果。
能力突破:能力突破步骤
故事能力突破
能力突破点:矛盾思维。用矛盾,把事情联结起来。
复杂故事能力突破
能力突破点:连环矛盾
(三)、高考百变作文能力篇----议论文突破
议论文本质揭秘:议论文的核心构成为理证和例证。
理证:用道理来证明。
例证:用事例来证明。
“二证”说(理证、例证)——议论文的动态定位
关于议论文的表述已有不少:“三要素”说:论点、论据、论证;“三阶段”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其它表达模式,都是对议论文的知识性说明,是一种静态认知。当议论文被用来论证即真正进入议论状态的时候,则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双重把握:一是动态把握,二是深层(心理层次)把握。“二证”说(理证和例证)所要完成的就是这样一种综合的立体把握。
议论文的至上追求——理证
议论文是用来说理的,说理离不开事实。然而,事实是浮在表层的,只有说理才能将论证带向深入。中学生议论文的重要误区是:独重事例,以例代理。“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都不错,但有了“事实”还要“说话”,“事实”是为“说话”服务的。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说理才是根本。摆事实最终是为了讲道理。如果不摆事实就能讲清道理这是最高的境界。
操作要诀:
1. 先理证后例证。
2. 理证:先全面“扫荡”(启动六种关系思维),后局部锁定(重点确立一两种关系思维)。
核心铭记:
理证的核心为多维思维,多维思维在这里运用最普遍的就是关系思维:
因果关系 递进关系 所属关系 并列关系
对比关系 辩证关系
几种“关系”思维在作文当中可以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四)、高考百变作文技巧篇----作文母本与材料
确立母本
选定至少五篇作文当母本。宇宙间之万物皆可归为两类:抽象之物(概念);具体之物(实物)
具体之物又可分为四种情况,这五个范畴涵盖了世间万物,宇宙百态。每个范畴选取一篇概括力极强的文章做母本。母本的结构和寓意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变通性。2、主题置换
对任一篇进行主体置换。
A、简单置换:直接用你想要的主体置换文章主体即可。
B、复杂置换:有时遇到较为复杂的表述对象,不可以简单置换,于是采用下法。
1、先行置换,跟进点题。
2、调整口径,再行置换。
3、逻辑重建
当上述置换较为熟练,甚至游刃有余时,就可以展开逻辑重建。这是百变作文的最高境界。五篇母本中的任何片段,都可以被打乱、重组,成为新文章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只需用另外一种逻辑去组合即可。这种新的逻辑通常是:递进(逻辑、程度、时空);所属;并列;因果;辩证;对比等。核心思路:利用母本所呈现的语料和事实材料,以新的逻辑方式进行整合处理,体现新的主题境界,最终成文。如此形成的文章便是自己的个性化作品。该训练重复多次,即可因熟练而生出机巧,出神入化,灵活变通,背后潜藏着思维能力的长进,表面上呈现出的是新的思路设计,有效避开了“套作”。
百变作文百变作文课程体系包括:
1、小学(小学百变作文、小学应考百变作文)
2、初中(初中百变作文、中考百变作文)
3、高中(高考百变作文)
百变作文百变作文教案体系包括:
1、小学百变作文独家教案
2、小学应考百变作文独家教案
3、中考百变作文独家教案
4、高考百变作文独家教案
百变作文教材体系包括:
1、小学《百变作文》:内容篇、结构与主题篇、综合篇;《百变作文小学应考版》
2、中考《百变作文》
3、高考《百变作文》
百变作文教学研发团队包括国内著名高校专家、教授36人,全国各地中小学语文优秀教师数百人,凭借最科学的语文教学理念,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各地最新语文教学与考试动态,为中小学生倾情奉献最有效地作文精品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百变作文出版号:
小学版《百变作文》
ISBN 978-7-89421-083-8
小学应考版《百变作文》
ISRC CN-A21-10-0084-0/V·G4 ISBN 978-7-88016-697-2
中考版 《百变作文》
ISRC CN-A21-10-0083-0/V·G4 ISBN 978-7-88016-696-5
高考版 《百变作文》
ISRC CN-A21-10-0082-0/V·G4 ISBN 978-7-88016-695-8
本文发布于:2022-10-26 16:4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824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