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蒙古人对过年特别重视。把正月初一看作是一元复始的吉祥之日。认为,这一天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是吉祥的象征、福禄的征兆。因此,正月初一,首先祭祀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共同心愿。在大伊金霍洛周围的达尔扈特人和蒙古人,正月初一天刚亮,就到成吉思汗陵寝祭拜,之后才进行拜访等其它活动。远离伊金霍洛的鄂尔多斯蒙古人,正月初一清晨在家里举行祭天、祭圣主仪式,祈祷一年平安无事。正月初一的圣主祭奠,虽然带有月祭之意,但实际上与正常的月祭不同,从祭奠的程序、参加的人、祭品等都能看出,这是一次隆重的年祭。正月初一的祭奠,实际从除夕开始。每到除夕,坐班达尔扈特举行除夕祭奠。这是与鄂尔多斯蒙古人每到除夕晚上祭祖的习俗是一致的。因此,除夕祭奠与正月初一祭奠,都属于过年祭奠。
正月初一的成吉思汗祭奠,作为一元复始的初祭,与其它月祭不同。每年向五百户达尔扈特征收的五百两银子,一年下来以后,剩多剩少都要在这次祭奠中用完。因此,把正月初一祭奠中敬献的祭品,也称为“五百两”。正月初一祭奠的祭品,用九只绵羊、九尊(每尊七斤)白酒、二百多斤白面做的馓子、三斗红枣,冰糖、白糖、红糖、蜂蜜、核桃、葡萄干等美味甜食十斤。供品摆在一大、两中盘里,还要点燃一千盏神灯。后来,将神灯改用大米做成的“东楚德”(千盏灯)代替。关于祭祀的仪式,文献资料《祭祀程序》中记载:“正月初一的祭祀,先献哈达、献神灯、献全羊、烧香、祭香火、给十个亚门分份子、诵读大祭文、献圣酒、唱十二首歌、给亚门分份子、殿外祝颂、殿内进香、回酒、回全羊肉、诵读净瓶赞”。正月初一的祭奠,首先焚燃香柏,然后由格赫领头,参加祭奠的所有人一起诵读《伊金桑》(圣主颂)。《伊金桑》念完,进行祭香火(灶),当图利用一根木叉,叉起一个绵羊肥尾巴,凑近火撑上烤炙的时候,格赫庆亚门特诵读《金殿香火(灶)小祭文》。念完小祭文时,图利用木叉上的肥羊尾巴,涂抹火撑上的三条腿儿。接着要把圣酒向火中祭洒三次。这时,要把切好的羊尾巴分给参加祭奠的人们,让大家把羊尾巴跟针矛、榆木片等一同投入火中。祭香火(灶)之后,当图利献哈达的时候,香客们要伸出两手做出托举哈达的姿态,格赫庆亚门特念诵《哈达祝祷词》。祝颂完毕,由图利、嘎勒其二人献神灯,这时格赫庆亚门特念诵《神灯祝祷词》。《神灯祝祷词》念诵完毕,格赫庆亚门特接着吟诵《金殿小祭文》。然后图利和彻尔彼抬着大盘,献全羊,这时格赫庆亚门特念诵《全羊祝祷词》。接着大芒赖亚门特献圣酒,格赫庆亚门特念诵《圣酒祝祷词》,接着进行九轮敬酒,唱十二首歌,殿内上香,祝颂《净瓶赞》,回全羊,分胙肉,祭奠结束。正月初一祭奠,盟长王爷、济农方面必须由继位台吉参加。按照惯例,继位台吉一定要在除夕之夜来到大伊金霍洛。正月初一早晨,大伊金霍洛周围的达尔扈特人,首先要到成吉思汗宫帐祭拜后才能进行其它活动。正月初一祭奠,是个较为完整的祭奠。祭奠中所念诵的祭词、祭文、祭歌等,比平日祭奠要多。其中《伊金桑》(圣主颂)、《哈达祝祷词》、《神灯祝祷词》、《全羊祝祷词》、《圣酒祝祷词》、《金殿香火(灶)小祭文》等与月祭同样。除此之外,正月初一祭奠中还要念诵《成吉思汗小祭文》、《净瓶赞》和唱《十二首歌》。
每到除夕,由坐班达尔扈特举行一年最后一次的祭奠。除夕祭奠属于小型祭奠,其祭奠程序、规模与平常的月祭一样。这次祭奠,实际与第二天举行的正月初一祭奠连在一起。除夕祭奠以祭祖为主要内容。除夕祭奠,原先由郡王旗继位台吉参加。祭奠程序为:献哈达、献神灯、献全羊、献圣酒、烧香、祭香火(灶)。在除夕祭奠中,按照程序,先后念诵《伊金桑》(圣主颂)、《哈达祝祷词》、《神灯祝祷词》、《全羊祝祷词》、《圣酒祝祷词》、《金殿香火(灶)小祭文》。
成吉思汗八白宫祭奠和苏勒德祭奠等所有奉祀之神祭奠,概括称之为成吉思汗祭奠。八白宫祭奠中,又分为“圣主祭奠”、“忽兰哈屯祭奠”、“准格尔伊金祭奠”、“弓箭祭奠”等等。其中“圣主祭奠”在成吉思汗与孛儿帖格勒真哈屯宫帐内举行,是最隆重、最完整的祭奠。成吉思汗其它神物祭奠虽然都有各自的内容与形式,但总体上与圣主祭奠相似。
1956年成吉思汗新陵建成以后,将八白宫集中供奉在陵宫内,并实行集中祭奠。集中祭奠,也就完整地保留了圣主祭奠程序,以圣主祭奠代替了八白宫及诸多奉祀之神祭奠。
圣主祭奠,一年举行多次。其中包括日祭、月祭等平日例行祭奠,年祭和具有特殊内容的专项祭奠等。
本文发布于:2022-10-26 01:18: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770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