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早期照片1988年考取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加入大学后担任学校音乐之夜节目的主持人。
1992年7月从复旦大学毕业前往其母在深圳所开办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11月被深圳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在工作期间负责行政,参加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后升为高级审计员。
1995年应聘香港传讯电视中天频道的翻译、TVBS电视记者。
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6月和曾瀞漪一起跟随其上司加盟凤凰卫视新闻时事节目《时事直通车》,成为凤凰卫视的第一批记者。
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
2001年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同年采访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及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三件大事;9月12日“9·11”事件后作为战地记者,深入阿富汗前线做现场报道;11月闾丘赴阿富汗战地采访,成为第一位进入阿腹地喀布尔的华人女记者。
闾丘露薇生活写真2002年2月和2002年底两度前往阿富汗采访,成为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轰炸巴格达时,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4月初她重返巴格达并且在当地采访,半个月后又前往北京进行有关SARS的报道;5月底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向她表示慰问。
2007年5月从美国返回香港;6月11日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时间》节目出任主持人;同时在美国与朋友一起开办了新闻网站“一五一十部落”。
2009年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总理记者会2011年3月,在凤凰卫视《皇牌大放送》节目中担任前方记者;6月在西安讲述了赴阿富汗、利比亚等地的采访感受;7月15日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中与许子东担任嘉宾;10月13日做客新晚明星会并接受采访;10月29日赴厦门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12月3日参加《杨澜访谈录》专访;12月28日发表了题为《朝鲜其实正在缓慢的改变》的文章;12月31日主持凤凰视频推出的年终策划《逆光》。闾丘露薇工作照2012年3月发表题为《记者如何保持独立性?观察家而不是行动家》的讲座;5月27日在“行走17年,与自己坦诚相遇——闾丘露薇新书沙龙”活动中担任嘉宾;8月担任《全民相对论》节目的主持人;10月12日在凤凰卫视《点滴凤凰人》节目中担任记者。
2013年4月8日,参演纪录片《非典十年祭》首播。
2015年5月22日宣布从凤凰卫视辞职。
2011年做客中山大学并发表主题为《青年与时代》的演讲对话。
2012年1月21日做客金陵图书馆“金图讲坛”举办讲座。
2013年11月19日出席“责任中国”2013公益盛典。
闾丘露薇个人写真幼年父母离异,父亲再婚,母亲前往海外定居,她与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周末偶尔前来探望。
闾丘露薇黑白写真1993年在上海结婚。1995年底她和丈夫移居香港。2000年因两人生活理念不合分居,后于2002年离婚。
2006年4月再婚。
名称 |
亚洲金融风暴 |
2013年1月20日晚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暗讽和批评柴静;21日下午反复澄清自己并无兴趣评论同行。
2013年6月6日在《羊城晚报》发表文章《纽约式过马路》 。对“中国式过马路”和“纽约式过马路”的对比引起了网民几乎一面倒的质疑和吐槽。《纽约式过马路》引发网友“闾丘露薇体”群嘲。
2014年4月21日微博转载一条新闻《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并配发评论。随即微博招致一片谩骂声。
她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进行现场报道,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北青网评)。
在《行走中的玫瑰》一书中,她展示了自己真实的一面,朴素、低调、敏锐、善感,带着积淀下的沉稳与厚重,和对人生的沉思(腾讯新闻评)。
她是一位勇敢且温柔,理性且思辨的女人(京华时报评)。
作为一位女性,闾丘露薇拥有美满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异国硝烟战火中的奔波,使她体味了不一样的人生(新安晚报评)。
她有自己的想法,专业新闻人的想法,而不是那些不着调的八卦。时政之外,也有轻松的,如登山赏红叶。
她素面朝天,镜头前又往往光彩照人,她是可以感染人的(人民网评)。
闾丘露薇没有高挑的身材、靓丽的容貌,也没有注册商标式的主持风格,如果说能给观众留下印象,也就是拜她那怪怪的名字所赐。
面对铺天盖地的荣誉,闾丘却表现得冷静而淡然(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评)。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21:1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756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