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经济

更新时间:2022-10-25 18:02:59 阅读: 评论:0

概述

大学的六月是离别的季节,不少大学生、研究生感叹时光易逝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肚里没有料,毕业论文都写不出。而不少上班族,疲于应付职称论文,于是,他们走上了找人代写论文的“捷径”。

论文代写增强不了学术造诣,论文情结撑不起科技强国,只有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考评机制,注重以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才能彻底治好论文代写、学术造假等“顽疾”,才能迎来科技创新发展的春天。

现象

论文经济近些年,为了职称评定、晋级争优,许多工作在一线岗位的教师、技术人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有少数论文是署名者自己写的,大部分论文是通过亲朋好友代笔、胡乱拼凑、网上下载等方法炮制的。而这些“垃圾论文”只要交了数额不等的“版面费”,就可以在不同级别的期刊上发表。

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期刊大量涌现。随着我国各类学校和专业技术种类的增多,需要评职称的人越来越多,而评定职称的硬性条件就是必须在一定级别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发表论文的需求市场极其庞大,期刊却不多,收费期刊便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绝大多数期刊根本不问论文学术质量,更有一些非法期刊乘机面世,鱼目混珠,赚取不义之财。

三是论文买卖“生意”火爆,代写、代发论文的“枪手”、公司、网站云集,为需求者提供“一条龙服务”。

四是学术造假已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学术的神圣殿堂被任意践踏。究竟有多少原本受人尊敬的教授、学者、科研人员以及科研院校身陷其中,不得而知。据报道,一篇1986年发表的医学论文,竟先后被25人抄袭,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又被发表了16次。

原因

论文代写乱象背后,诚然有学生学术造假,职工诚信失范,社会道德滑坡等因素,但是僵化的考核考评机制也难辞其咎。论文的交易买卖,根源于整个社会的“论文情结”。一定程度上,论文代表着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无论是将其作为高校毕业生的最后一道“关卡”还是作为评审中、高级系列职称的硬性指标,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倘若将论文作为唯一的指挥棒,则易将整个社会引入“重论文轻应用”的极端,论文造假也势必在所难免。

如何根除

要想根除论文代写现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考评体系:

一方面,要破除“唯论文论英雄”的考核风向标。2016年初,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称,将不断完善职称外语政策,逐步推动外语要求由评审必备条件转为岗位聘用条件。不得不说,这是打破职称评定“一刀切”的有力举措。其实,论文的考核也要因岗而异、因人而变,这样才能把人才评好、用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业创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理论+实践”的多元人才评价机制。如对高校毕业生,引导学生功在平时,勿以论文让其“毕其功于一役”;对高校、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考核要偏向科研成果,鼓励其将主要精力放在科学实验上,促进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18:02: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74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论文经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