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光跃】现当代美术史研究专家、美术及收藏展策展人、著名书法家、书法评论家。现为韶山美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韶山美术》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韶山美术馆筹建委员会主任;香港东方文化中心董事长、中国国学出版社社长、香港文物出版社社长、香港《收藏天地》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国际文化艺术学会会长、国际中华收藏学会会长、《当代艺术大师萍踪录》总策划。
常光跃1961年 2月26日(农历辛丑年正月十二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法名慈航。室号有“抱布居”(沙孟海题)、“百佛堂”(康务学题)、“沐春园”(贾浩义题)。祖父在长沙事钱庄业,精书法,富收藏,藏书尤多。
1983年参与创办“香港东方文化中心”(简称“香港东方”,李可染题名);1997年创办“国际中华收藏学会”(马万祺题并出任名誉会长);1998年创办“国际文化艺术学会”(美国王已千题);2010年创立“香港文物出版社”,2014年创立“中国国学出版社”。
1978年始收藏,以中国当代书画为指向,所藏均得自书画家本人。尤喜印章,书法用印均为西泠印社诸公和当代大家所治。工书,注力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美术理论研究。(姓氏笔划序)与丁嘉耕、于志学、王已千、王伯敏、王学仲、王朝闻、王琦、关山月、刘海粟、何家英、启功、吴作人、吴冠中、张仃、李可染(最后一次专辑访问由《收藏天地》完成)、李立、李桦、沈鹏、沙孟海、言恭达、陈白一、范曾、郑逸梅、赵少昂、赵朴初、徐邦达、陶博吾、黄胄、游寿、谢稚柳、赖少其等当代几乎所有艺术界前辈名贤多有请益,与同龄上下更是交流多多,交游广涉政商文艺等各领域。文史掌故拜师问学郑逸梅。1995年于普陀山普济禅寺皈依我佛,师道生。轻名利,少以书法示人。1987年张国基题“为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奔走”;雷洁琼题“为人类进步作榜样”;钱伟长题“天行健,自强不息”;1996年马万祺题“正道无邪,任重道远”……
1982年,藏品首次参加长沙市邮票、钱币展,接任主持编辑文革后第一份钱币交流资料《古钱研究》,创《古钱文摘》,拜师马定祥、王贵忱、陈达农。1983年,由恩师千家驹介绍加人中国钱币学会,为湖南省四会员之一。1983年参与香港《收藏天地》杂志创办(亚洲第一份中文收藏类杂志)。有评论、研究文章发表于《中国钱币》、《收藏天地》、《中华收藏》等。
1987年主持组建《中国现代造型艺术名人录》辞书编委会,请沙孟海题封面、韩天衡治封面印,1987年6月20日《征稿启事》全文广告于四开整版《书法艺术报》。
1988年在西安参与策划协助主持“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赵朴初题),任副秘书长兼掌印,张仃为评委会主任,沈鹏、杨力舟、张重梅、杨庚新等为评委会副主任、评委,199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鹏主编的八开《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获奖作品选集》。1988年帮助湖南电视台“龙年书法大赛”所有海外宣传,不取一分。
1995年主持组建“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展”组委会,赵朴初题展标并任名誉主任,展览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民俗学会协办,香港东方承办,任组委会主任兼秘书长。
2009年起率“香港东方”免费为宜兴紫砂服务,拜师曹亚麟请益紫砂,访问紫砂界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及紫砂艺术家工作室,主持“新浪中国紫砂”与“雅昌中国紫砂”,创紫砂界网站与博客点击第一,数年不取一利。
2011年起率“香港东方”免费为海内外书画家、收藏家服务,主持“新浪中国美术”与“雅昌中国美术”,点击创美术界网站与博客第一。
2013年组建《当代艺术大师萍踪录》访问团,以视频、直播型图片、总结性研究文稿,展开海内外华人艺术家大型采访活动,任总策划兼访问团团长,以“为中华文明保存国宝史料”为旨归,以“不收费、不索作品、不吃请”律团队。
2014年受命组建并主持“韶山美术研究院”,邀请了中国美术界名贤何家英、言恭达、韩天衡先生等任“名誉院长”,院名由韩天衡先生题。率领研究院为建设“韶山美术馆”努力。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16:50: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741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