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病,一种失职渎职的现象

更新时间:2022-10-25 09:38:35 阅读: 评论:0

概述

作风病

作风病

2015年9月,监察部督促有关地方监察机关,对四起失职渎职典型问题进行了追究问责,给予21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

失职渎职,本质上讲就是干部不作为,由此而产生不良后果,给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损害。干部手中握着权力,但同时也得承担对等的责任。可现实中,一些干部用权时得意洋洋,承担责任时推诿扯皮,甚至不当一回事,一时疏忽、麻痹大意,都可能使责任落实不到位,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不良影响。从严处置失职渎职干部,符合人民意愿,也符合制度规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群众路线永远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法宝。作为直接面对群众、为群众办事、排忧解难的工作人员,基层干部对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极为重要。

种类

作风病作风病

有的基层干部接待来访群众情绪化严重,心情坏时冷面相待,不给群众好脸色,甚至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官架子;有些基层干部遇到群众时躲躲闪闪,表现出漠不关心、不闻不问的样子,让群众难以亲近;有的脾气粗暴,几句话没说通就吹胡子瞪眼,怒气冲天,丑态百出。

说话语气的“生硬病”

有的基层干部在与群众交谈时习惯用“长官式”“命令式”的口吻,让群众很有距离感;有的基层干部常把“不符合政策规定”“上级领导未安排”“人没在改天来”等语言挂在嘴上,总想用几句话“打发”待办事的群众;更有甚者说话不顾及群众感受,开口粗话,言语极端,令群众极为反感,拉远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服务群众的“慢性病”

有的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时不情不愿、拖拖拉拉、漫不经心,把服务群众当“包袱”,把群众要办的事情“放在一边”;有的基层干部认为群众的事都是小事,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快做慢一个样,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职位升迁、评优评先无影响,于是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听命、服务于领导上;有的基层干部对待群众要办的事情,用“踢皮球”的方式,能压则压、能推则推。

为民办事的“贪婪病”

有的基层干部为群众办事看背景、讲条件、论亲疏;有的基层干部为群众办事时,用暗示的方式,给好处就办事,不给好处就不办事;有的基层干部爱搞小圈子、小帮派、小团体,打着为群众办事的旗号干违法乱纪的事情。

原因

作风病的由来,既有自身作风问题,选人用人机制的问题,也有机构臃肿、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而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屡禁不止,重要原因在于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不够。

专家建议

1.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公共行为教育,组织基层干部开展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学会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热情接待来访群众。

2.需通过开展典型教育、心理辅导、现场观摩等方式,升基层干部的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

3.每年要组织开展民政、计生、救助、扶持等政策法规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强化其宗旨意识,锻造过硬作风。要通过建立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工作专项考评机制,开展创建服务示范岗、争当服务标兵等活动,树立服务群众标杆,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要对服务态度差且又屡教不改的基层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并对造成恶劣影响、激化干群矛盾的基层干部启动问责程序。

4.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力度,让基层干部敬畏岗位、敬畏法律、敬畏手中的权力。要充分运用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务”公开平台,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时公开,定期公示为群众办理的服务事项。此外,还可通过开通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建立网络曝光平台等方式,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而通报一起,达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09:38: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714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风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