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记彪,男,汉族,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毕业。酷爱旅游。用了十年时间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2002年开始从事编辑工作。凭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多年的见闻积累著有多种适合大众阅读的人文类图书。著有《中国最美的100个旅游地》《人文浙江》《最具魅力的名城古镇》等图书,曾主编有《寻访闻所未闻的秘境》《从北到南去畅游》等图书系列。
概述篇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
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风俗篇
汉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回族
柯尔克孜族
乌孜别克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保安族
东乡族
撒拉族
土族
彝族
苗族
傣族
纳西族
白族
普米族
布朗族
德昂族
独龙族
哈尼族
基诺族
景颇族
阿昌族
怒族
佤族
侗族
壮族
仫佬族
布依族
水族
毛南族
土家族
仡佬族
瑶族
京族
畲族
黎族
高山族
满族
赫哲族
锡伯族
蒙古族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俄罗斯族
朝鲜族
藏族
傈僳族
珞巴族
裕固族
门巴族
拉祜族
羌族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喜好、习惯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因素。
一方水土滋育着一方风土人情。《清嘉录》序中就有:“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时序之在天下薄海皆同,而一方有一方之风土人情,不可得而强也。”
民族风俗涉及的范围是如此之广,诸如祭祀崇拜、节日生活、饮食禁忌、礼仪规范、处事方式等,都可以纳入其中,几乎包罗了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每个民族的风俗行为,最真切地折射着该民族的本质。
风俗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在世界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中,有的虽起源于人类的主观意识,但寄托的却是人类某种真实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
民俗如悠久的历史般展开着长长的画卷,绚丽多彩。有些民俗即使已从现实生活中淡出,却依然令人回味。
民族风俗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倾力编写了这本《中国民族风俗》。本书收录了中国民族风俗知识,生动精彩,文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当然,民族风俗博大精深,限于篇幅和时间,未能采撷更多,深感遗憾。相信这本书会开阔小读者的视野,积累知识。
限于学识和时间,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敬请专家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本文发布于:2022-10-25 00:4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683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