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24节气诵读古诗词作 者:常丽华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ISBN: 9787503948770
定价: 28.00 元
常丽华老师的孩子们会吟诗,会写诗!常丽华老师的诵读课堂创造了奇迹! 一所有的教师、家长在读过此书,或听过常老师的古诗词诵读课后无不受到强烈的震撼。
这是一个奇妙的课程。以24节气为线索,常丽华带着学生诵读古诗词,从冬至开始,跨越春夏秋冬四季,到下一个冬至结束。在这一年四季的诗词之旅中,师生家长吟诵学习了近150首诗词。孩子们从此真真切切地爱上了诗词,爱上了诵读,爱上了中国文化。他们认识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他们体会了对自然的敏感,对生命的敬畏和惊喜,他们懂得了责任,懂得了担当,懂得了感恩……
这是最有中国味的诵读课程,是最美丽的课堂,这里有最爱学语文的学生,最聪明的孩子,最美好的教师,最感人的家长,都是因为有了诗词诵读!每个人都在想:如果我的孩子或是我小时候能够遇上这样的老师,那该多么幸福!
你也可以很幸福!只要你拿起这本书,跟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你的家人开始诵读……
常丽华 网名芷眉,1990参加工作,现为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金茵小学教师,先后获得淄博市学科带头人、淄博市十佳青年教师、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09年7月,被评为第二届齐鲁名师人选、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荣誉对她来说只是额外的奖赏,守住自己的教室,做卓越课程的开发者、完美教室的缔造者,让每一个遇到她的学生因她而终身受益,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教室里开花,让最卓越的教育在她的教室里成为可能,才是她最终的追求。
在农历的天空下栖息劳作 干国祥
缘起常丽华
第一章 冬天独钓寒江雪
第二章 春天叙风细雨不须归
第三章 夏天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四章 秋天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第五章 冬天 生命的吟唱
告别——写给“在农历的天空下”结束之日
第一章 冬天
独钓寒江雪
回头看走过的这段冬天的旅程,懵懵懂懂中,虽有不少失误,却是充满热情地上路的。独钓寒江雪,我已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只知道自己内心的坚持,这来源于对伟大事物的追求,来源于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渴望,也来源于对朋友的承诺。
“独钓寒江雪”——这种执著的清洁精神,遗失得太久了。我们周围的声音,有时候会太喧嚣,一句诗,就可以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第一节 冬至
我们的旅程,就从冬至这天开始。
冬至这天,太阳黄经为2700,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是我们这里一年当中黑夜最长的日子。冬至之后,太阳就从南回归线上,向着北方,逐渐回归。
2007年12月22日的冬至恰好是周六。仪式总是很重要的。我邀请孩子们周六到校,说有礼物要送给他们。
早上,孩子们充满好奇地走进教室,欣喜地看到了四个水仙鳞茎球——“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北方的冬天,最好养的就是水仙了。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水仙也是我国民问的清供佳品,每逢新年,人们都喜欢供水仙,作为年花。这四个鳞茎球,是我拜托刘波宇的爸爸买来的。在刘波宇的指导下,孩子们剥掉外层干枯的褐色鳞片叶,去掉护根泥和基部的褐色朽根,洗净表面,一一放在四个漂亮的盘子里,四周再用小石子固定。做这件事情时,孩子们的眼里,透着一种庄重的严肃感,他们知道,我们将在以后的日子里静静地等待,等待这些水仙在岁月里开出花来。
更让孩子们欣喜的,是每个人桌子上都放着一个漂亮的本子:封面印有精致的梅花图案,很淡雅。
在扉页上,我指导孩子们用隶书写下了四个字:农历游记。
……
《24节气诵读古诗词》:开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 每个语文教师都向往的课堂!
近150首诗词,一年的晨诵课程纪实,令千万教师感动的书!
常丽华《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09年第二届齐鲁名师人选、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
数千个教室见证师生共同成长的奇迹!小学教师和家长必读的书!
我不止一次听过常老师与她的孩子们的故事,每一次都热泪盈眶。在常老师的故事里,有生命的沉静与热烈,有寂寞的坚持与隆重的庆典,有书籍的润泽与艺术的熏陶……每天清晨,当孩子们走进校园,走进教室的时候,常老师就会早早地守候在教室里,让轻柔美妙的音乐响起,在音乐中吟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常老师先是带着孩子们读童谣、儿歌、儿童诗,后是与孩子们一起吟诵唐诗宋词,再后来更加自觉地开展了以24节气为线索的“农历的天空下”的古典诗词之旅。一年的时间,就在那小小的教室里,藉由诵读课程,常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过春夏秋冬,穿越唐诗宋词,感受着诗词的温度和气息,触摸着诗词背后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他们就这样和诗词建立了关系。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
这本书我也才收了回来,爱不释手啊!要是我的孩子上学的时候能遇到这么可爱的老师该多好啊!当然,这是我一头热的想法,还是让我自己来做这一课吧!好在,有了这本书!
——网友胖妞妞妈
山东普通女教师常丽华,响应“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聆听窗外声音”等新教育行动,带着班上的30多个孩子,用5年时间,读了500多本书。她带领孩子们行走于山东的名山大川,为孩子们开设孔子课程。结果,2008年小学毕业考试时,三分之一的学生3门主课都是满分。
——《半月谈·内部版》2010年第4期《中国教育:批评之外的创新者》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20:3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669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