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夏磊夏磊给人的印象是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交给她的工作总是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由于长时间紧张的工作,生活变得没有规律。2005年5月,夏磊不幸检查出患有舌鳞癌。得知这一消息的瞬间,她的心情极度低落,可是坚强乐观的她很快振作了起来。
无论治疗的过程多么痛苦,每次只要一见到学生,一收到他们发来的短信,夏磊就精神振奋。有人劝她换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她却一边笑着,一边口齿不清地说:“我离不开我的学生,不能没有他们!他们是我战胜病魔的动力!”
从2005年5月至今,夏磊先后经历了两次手术,4次化疗。在这段时间里,她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次累。她几乎都是最早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她的乐观、她的坚强感染和激励着学生们,也让一些知情的学生家长很感动。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这一刻,夏磊正走在离家不足200米的校园里,她想到了学校里几百个令人牵挂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赶到学生宿舍楼。一张张熟悉而惊慌的面孔让夏磊的心忐忑不安,孩子们涌上前去,既感动又自豪地竖起大拇指说:“我们的夏老师是第一个到我们中间来的!”
在大致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夏磊马上召集各班班长开会,部署工作。可就在这个时候,因为过度疲劳,夏磊的病情出现了反复。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怕病情恶化,千叮咛万嘱咐她不能太累,否则会导致全身免疫功能迅速下降。可经过短暂的休息,她又回到了学生身边。
2008年9月,她没有放弃她热爱的工作,也没有丝毫的倦怠,而是以更高的热情迎来了她的第二批学生。刚入校的新生中,有许多孩子来自地震灾区,他们饱尝着失去亲人的痛苦,经受着巨大的心理创伤。参加2008年暑假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她,利用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孩子们进行灾后心理辅导,用母爱关心呵护他们。
辅导员夏磊
因为爱,她选择这份职业
夏磊曾就职于某置业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负责企业员工招聘、培训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2004年,29岁的她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却毅然选择了到高校从事基层思政教师工作。这一决定,让她曾经的领导和同事深感惋惜,也让她的家人无法理解。面对这一切,唯一支持她的是那个深藏于心中的小小心愿。从小体弱多病的夏磊,在父母眼中就是一个养不活的小丫头。为了让夏磊可以健康成长起来,母亲在她5岁那年,送她到成都市业余体校练习游泳以强健身体。从害怕入水到喜欢游泳,从初出茅庐到泳坛健将,每一步都深藏着母亲——这位大学老师的辛劳和爱心。从那时起,夏磊就有一个愿望,长大了也要当像妈妈一样的老师!面对这份从头做起的职业,门外汉的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如果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将会给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利。所以她参加了高校职业规划TTT课程学习,运用人才测评理论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评;2008年1月作为优秀的辅导员代表,她参加了四川大学学生辅导员赴港培训班,运用香港高校学生工作的经验在学院试点朋辈辅导员项目;2008年6月,她又自费参加西南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并获得全国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证书。同时,她也重视理论研究,先后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及《开展毕业生廉洁教育,减少“26岁现象”的发生》,并参与科研项目“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现状及干预研究”。夏磊给人的印象是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交给她的工作总是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念,五年来她一直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她一方面努力工作,认真总结,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努力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她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深得学生的喜爱。学生对她的评价也非常高,满意率在98%以上。就像学生说的:“她是我们敬爱的老师,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更是我们牵挂的亲人。”
辅导员夏磊
因为爱,她选择忍痛坚守
2005年5月,夏磊不幸检查出患有舌鳞癌。夏磊生病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大家都非常关心她。为了不让学生担心,她生病的消息只告诉了主要学生干部。由于手术后几天不能进食,她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体征,全身苍白,体重急剧下降。接下来的8天又要进行化疗,每次治疗时间长达10小时,双手发麻,布满针眼,手背淤青不散。发烧、恶心呕吐、舌部剧烈疼痛这些药物反应症状没有间断过。可是为了不让关心、爱护她的人担心,她总是笑着忍受。母亲忍不住说:“磊儿,我们停下药吧!你太痛了。”夏磊却摇摇头,坚持治疗,她说:“妈,我想早点治好,回去上班,你让医生把药量加大些。”当学生们得知夏磊生病的消息后,他们每天都发短信给她,让她不要操心、好好养病。没课的时候,总有学生去探望她,希望她能早点回到他们中间,并用纸鹤、幸运星和祝福的话语带去了对她的爱和思念。无论治疗的过程多么痛苦,每次只要一见到学生,一收到他们发来的短信,夏磊就精神振奋。第一次住院的时候,学生们刚好在半期考试,怕耽误学生学习,她坚持不让学生来医院。考完试,学生助理来看她,她却叮嘱学生们一定要带半期考试的成绩过来。有人劝她换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她却一边笑着,一边口齿不清地说:“我离不开我的学生,不能没有他们!他们是我战胜病魔的动力,为了他们,我更要振作起来,积极治疗;为了他们,我更要努力工作。他们爱我,我更爱他们!”出院没几天,家人、同事、朋友和学生都劝夏磊多休息一段时间,可她还是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一到新校区就立即跑到学生上课的教室去查课。当得知一个学生因为意外伤害事件进了医院,她立即赶到医院,为学生垫付了医药费,办好入院手续,并及时通知了学生家长。在学生住院治疗期间,她不顾炎热的天气和自己大病后虚弱的身体,几乎每天都抽空看望,还自己掏钱买了牛奶、海鱼等营养品。当时那个学生因为输液手背肿了起来,她还亲自打来凉水为他冷敷。从2005年5月至今,夏磊先后经历了两次手术,四次化疗。在这段时间里,她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该治疗的时候就治疗,可一出院总是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尽量让学生能够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找得到我!”她的乐观、她的坚强感染和激励着学生们,也让一些知情的学生家长很感动。一个学生家长在给她的信中写到:“虽然与您素昧平生,但我却在孩子的描述中早就认识了您,认识了您的伟大,您的亲切。您的随和让他感受到了您的慈祥,使他变得自信;您的乐观开朗感染了他,让他变得阳光,充满朝气与活力;您的坚强更让他明白,坚守信念就是贵在坚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您传道、授业、解惑,您用您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他。在您的身上,他学到了为人、治学、处世的准则和道理……”
因为爱,她选择与学生同在
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这一刻,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这一刻,夏磊正走在离家不足200米的校园里;这一刻,她想到了年迈多病、一人在家的母亲;这一刻,她想到了学校里几百个令人牵挂的学生;这一刻,所有的通讯已经中断。她只是在心里反复默念:“妈,一定要平安啊!”,同时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赶到学生宿舍楼。一张张熟悉而惊慌的面孔让夏磊的心忐忑不安,孩子们涌上前去,既感动又自豪地竖起大拇指说:“我们的夏老师是第一个到我们中间来的……”。在大致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夏磊马上召集各班班长开会,部署工作。要求各班同学到安全的地方相对集中,不要惊慌,不要信谣传谣,听从学校的安排和指挥。失去联络的母亲,在学生的搀扶下,找到了还在忙于工作的夏磊。她心疼地看着母亲,说:“妈,你还好吗?”。接下来的几天里,夏磊都和学生吃住在一起,在学校北园临时安置点里忙里忙外:帮学生搭帐篷,照顾生病受伤的学生,告知学生地震避难措施,对学生进行震后心理辅导,联系地震灾区学生家长…… 可就在这个时候,因为过度疲劳,夏磊的病情出现了反复。她开始头昏,耳鸣,舌头上出现肿块。去医院检查后,医生怕病情恶化,癌细胞全身转移,千叮呤万嘱咐她不能太累,否则会导致全身免疫功能迅速下降,内分泌严重失调。这个时候,她想起了学生的话:“夏老师,你身体不好,还要照顾我们像亲人一样,真是太辛苦了!我们好感动。”经过短暂的休息,她又回到了学生身边。由于那个时候她的学生正面临毕业,所以她一边做好毕业生的派遣工作,一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抗震救灾。她按照学生志愿者的特长把他们分成几类,有的负责宣传和后勤,有的到双流机场及红十字会搬运赈灾物资,有的前往都江堰等重灾区为当地群众做震后心理安抚,发放赈灾物资。为了更好地帮助灾区人民,在学生出发前她都不忘对学生进行培训,并叮嘱学生自己注意安全,并带上食品和水,以免给灾区增加负担。每次学生返回学校,她也不忘慰劳他们。
因为爱,她选择了继续前行
几年学生工作的沉淀,她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参加08年暑假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她,利用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孩子们进行灾后心理辅导,用母爱关心呵护他们。一名来自灾区的学生在地震中失去了母亲,伤痛和愧疚积压在心中,当夏磊得知这一情况后,她主动找他谈心,开导他、鼓励他,给他讲了自己战胜病魔的故事。一个学期以后,这名学生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乐观,更加优秀。新春伊始,川大江安校区,当她漫步在长桥时,看到90后学生娃娃们的幸福笑脸,听到他们的朗朗书声,她不禁回想起在这里和学生们渡过的美好时光;她暗下决心,准备继续前行,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她,用心沟通,真情投入,以爱为怀,谱写教育篇章。
她,抗争病魔,笑傲死神,情系学生,忍痛敬业坚守岗位。她,积极进取,不断钻研,获得心理咨询专业认证,教育学生力求高效专业。失与得,是一个无法求解的算式。当生命遇到使命,谁也无法估量到底能演绎出什么样的人生交响?她就是我校电气信息学院学生科科长,学生党支部书记,2008级学生辅导员——夏磊。病痛的折磨,心灵的煎熬,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谱写了一曲壮美的人生交 响乐章。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近日结束的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新华网提供独家网络支持的“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夏磊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最终从全国各地高校推荐的412名辅导员中脱颖而出,当选为“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随后,夏磊不仅与复旦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辅导员一起,做客新华网访谈直播间,与网友们分享了他们作为人生导师成就青春梦想的经历;还与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湖南科技大学的辅导员一道,作为“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代表,参加了5月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座谈会并发言交流了自己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的做法和体会。究竟是什么一直激励着夏磊乐观前行,勇于奋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她——面对别人的赞美,夏磊总是微微一笑,她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做过什么大事,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我真诚的爱心,实现我那小小的心愿。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工作、我的生活和我身边所有的人!”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14:4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645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