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观潮编著的这本《信访救济手记》写了很多信访案例和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及观点,包括人物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对话的高调与粗俗等方面的内容。
徐观潮,原名徐贵水。曾任十年信访局局长。江西作家协会会员,江西微型小说学会理事。
在《小说月刊》、《青年文艺》、《微型小说选刊》、《散文选刊》、《青年文学家》、《文学与人生》、《短篇小说》、《北京青年报》、《小说选刊》、《江西日报》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50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全国文学大奖。出版散文集《失落的文明》。短篇小说《快乐的疯人院》获2011年《小说选刊》短篇小说类一等奖。
“书中很多处理信访问题的情节描写,仿佛把我带回了曾经的往事、真事、麻烦事、推诿扯皮棘手事的现场。没有这种亲身经历是写不出这本书的!”
“我从事信访工作近三十年,感到此书中讲的一些故事情节,是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人间万象。”
——张云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信访局长)
徐观潮先生,对社会具有研究和批评的热情,对文学怀有阅读和写作的痴情。两情若是长久时,想不出成就都不可能。《信访救济手记》,对现实的描述冷峻尖锐,女主角的热情和痴情,与现实环境的反差颇为明显,或许这就是作者精神气质的再现。
——摩罗(著名评论家、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楔
破烂女王/雪中君子
第一章 临危受命
鄱阳湖之北港/山雨欲来/法不责众,锋芒
初露/走马上任/民间信访局长/坐听民间
疾苦声/雪上加霜,新官上任三把火/领导
下访/人生就是碰碰胡/辉煌一笔
第二章 人生无常
初访北京,京都论道/风生火起/权力的愤
怒/煮熟的鸭子飞了,巧借学费/摆平就是
水平,关山重重/质询遭夭折/父亲之死
第三章 天地良心
走进朝阳岛/劫富济贫/后遗症/涅槃/软
着陆/城中村/卑微者的卑微/墙里开花增
外香,神经病风波/文化碰撞/疑云满腹
第四章 斗智斗勇
疯语/查无实据,滴血的伤口/突出重围/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农药事件/帮教中
心/三姓家奴/飞蛾扑火/省委调查组/浮
出水面/南柯一梦
第五章 心灵探询
余震/天大的玩笑/孽尘双蝉/天下第一
的反腐建议/蚊子咬了谁赔钱,时空隧道
走出来的人群
第六章 还我本色
一把手/权力真空/马失前蹄/别拿鸡毛
当令箭/魂断寿宝营/愤怒的锄头铁耙/
引咎辞职
后话
“民访局长?”我一脸疑惑。
“就是民间信访局长。”夏小雨快言快语。
“夏干部又讥耻笑我,乡里乡亲有求于我,我又懂点法律政策,熟门熟路,就算是行善积德。”胡德民憨笑里夹杂着几分执拗,目光中闪动着一丝狡黠。
“你懂什么?凭你包里几本法律书,还是司法局发的法律工作者证?司法局也不知道发什么邪,法律工作者证满天飞。”夏小雨不依不饶地说,“你又收了老百姓多少钱?有你这样的行善积德?”
“小雨,别这样。信访局长,民访局长,不是殊途同归吗?”我总算弄清了原委,忍不住笑了起来。
“还是华局长有官仪,有气度!我参加过法律培训班,培训费就交了一千块,证也是考来的!收钱是乡亲们自愿的,只是收了路费。”胡德民伸出大拇指,回答得滴水不漏。
“见新局长,带了什么见面礼来!”夏小雨冷笑,“别让我抓住了你信访讹诈的尾巴。”
“不要那么刻薄。”我微笑着问胡德民,“还有见面礼?”
“有,都是在老百姓手里收来的状纸。”夏小雨是个口直心快的女孩。
“一看就知道华局长是个好官。”胡德民从破旧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搭纸条往我桌上一丢说,“我见过胆大的,没见过比这些土管员胆还大的。收老百姓的土管费全是用白条子,这不是贪污天下就没有贪污了!”
我微笑着埋头翻看桌上的白条。
这些不同颜色、不同笔迹的白条是出自不同人之手,有些白条还是皱巴巴的,一定是胡德民一张一张从老百姓手里收上来的。看着这些白条,我心里也不由恼怒起来。国土局收费有专用收据,这些白条的出现不由我不怀疑其中必有蹊跷。
“小雨,让汪小平局长来一下。”我心情突然变得沉重起来。这就是贪壮痴人胆。
夏小雨出去不久,汪小平进来了。
我对汪小平严肃地说:“你拿着这些白条亲自到国土局去一趟,找国土局长,让他亲自过问,组织人下去查处,不要徇私,否则我转到市纪委去。”
“华局长做事雷厉风行,我佩服!”胡德民又竖起了大拇指。胡德民的确与其他上访人不一样。胡德民是用大拇指让你办事,更多的上访人是用怒骂让你办事。
“不要拍马屁,你这个民访局长比我这个信访局长工作做得细,今后有事可以直接来找我。”我笑道。
胡德民满意地提着公文包走了。
望着他矮矮胖胖的背影,我觉得他就是我的影子,太阳照在我身上,我站着,他贴在地上。
夏小雨走进来笑着说:“华局长真是菩萨心肠。”
我说:“我哪当得起菩萨心三个字。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菩萨心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我们能做到无愧于天地良心就知足了!”
“华局长的修为我是望尘莫及。”夏小雨说,“胡德民整天无是生非,一会儿省里,一会儿市里,我没办法不讨厌他。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他讲过的一些往事。胡德民也是一个可怜人,结婚十年没有生育。他在长江市起早贪黑,帮别人拉煤饼养家糊口。老婆在家却是个石灰篓,放哪都有灰迹。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天知道父亲是谁。胡德民知道老婆有外遇,便回家帮别人烧窑。胡德民不回家也许还是原来的胡德民,回家了胡德民成了今天的胡德民。他老婆几乎是半公开与邻村游手好闲的罗老二在一起,只瞒了胡德民一个人。有一次,胡德民在自己家里撞上了这对野鸳鸯。胡德民要拼命,便又打不过罗老二,结果是陪了老婆还被打得鼻青脸肿。他告到村里镇里。村里镇里的干部都问他,罗老二睡你老婆有证据么?胡德民说,都撞见了,还要什么证据?干部又问他,罗老二打你有证人么?胡德民说,伤摆在你面前,还要什么证人?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镇村干部让这事不了了之的想法错了不是关键,关键是镇干部把话说错了。镇干部说,罗老二睡你老婆,你看到了是一个人知道,告到村里全村人知道,你告到镇里,是不是想让全镇人民都知道你有一顶祖传的绿帽子?他一气之下,到法院离婚。法院说,他先提出离婚,财产、女儿得由他老婆说了算。家徒四壁,财产没什么好争。老婆要了女儿,还要他出抚养费。他气得在法庭上大骂,鬼知道是谁生的野种!我不出。他老婆说,女儿叫了你爹,你应了是事实么?审判官说他扰乱法庭,把他赶了出去。他从此开始上访,也开始学法律。他渐渐能在信访局门前帮别人写状纸,也渐渐能在乡下帮别人断公道。名气大了,断公道的范围也扩大了,外乡人都知道大岭镇有个会打官司的老头,无钱无靠的人走投无路,便来找他。”
“他上访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了么?”我心里沉甸甸的。
“他的问题早过了上诉期。他现在主要是帮别人上访。”夏小雨笑道。
“今后他来,态度好些!”我对夏小雨说,“记住菩萨心!”
窗外雪子敲打玻璃更加猛烈。春寒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寒意,还有心灵上的颤栗。我颤栗不是老百姓不懂法,而是一些干部不把法律当回事:在老子的“一亩三分地”,老子就是法律。我还颤栗干部生病,老百姓吃药。胡德民吃药吃成了“良医”,是干部的悲哀。成了“良医”也不是坏事,一些干部就要这样的“良医”治。
P33-35
华雪君离开信访局,没有带走一张纸片。
北港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她前脚走,新局长后脚就进了门,把局长办公室清理一番,把桌子换了一个方向,背靠着北港市委,又开始重复做华雪君一样的事。
人各有各的活法,局长各有各的当法,自然不必为后来者担忧。
我把华雪君的手记整理完后,锁进了抽屉,一直在等一个圆满的结局:华雪君学成归来,得到刘梅的重用,继续走她的民本之路。
我等了三年,等到的是刘梅升迁,离开北港。刘梅走了,重用华雪君的话也带走了。北港的领导班子已经是面目全非。现在即使华雪君回来,也不会有领导知道,她就是当过八年五个月零十三天的信访局长,更不会知道刘梅承诺重用的话。我的故事注定没有结局。
文人就是喜欢琢磨人,琢磨事,既思前,又想后。假设刘梅没走,华雪君如期归来,刘梅会想起三年前信口说出的我重用你的话么?刘梅如果反问华雪君,我说过这样的话?怎么没有一点印象?华雪君岂不是热脸再贴一回冷屁股?想到这一层,我便释然。既然没有结局,没有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
虽然这样想,我仍然有些不甘心。又四处去打听华雪君辞职后的情况,我满怀信心去找陈小童。哪知道,陈小童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朝阳岛旅游业仅仅是他众多产业中一个很不起眼的产业,无从寻得他的行踪。
从方方面面得到的片言只语,华雪君去了北京,在儿子所在的学校读在职研究生。三年过去,该毕业了,以后的情况无从知道。
我特别关心的华雪君与乔新民会不会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又几乎是个谜。
一个信访局长在北港销声匿迹了,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你看北港人,该吃时吃,该喝时喝,该睡时睡,该吵时吵,该斗时斗,没有谁会想起华雪君的名字。只是我心里有一份遗憾,还有一份希望,常常挥之不去。
贵在说真话
看了徐观潮的《信访救济手记》,感慨很多。书中很多处理信访问题的情节描写,仿佛把我带回了曾经的往事、真事、麻烦事、推诿扯皮棘手事的现场。没有这种亲身经历是写不出这本书的!
书中写了很多信访案例和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及观点,包括人物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对话的高调与粗俗等方面的内容,我不一一评说。因为是手记,只能是仁者、智者各抒己见。虽然是手记,但是此书的可贵之处是有说真话的风格。全书的内容连贯起来好像体现了作者真名和笔名的一些含意:徐贵水,徐观潮。
“贵水”。贵在说真话,贵在处理信访难题的水平!书中讲了每个信访问题的成因,真实地揭露了少数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关心群众死活,侵犯群众利益,上访闹事的幕后真相,让许多不从事信访工作的增进了对当今许多社会问题的了解。在叙述这些案例的同时,也反映了处理这些问题的难度和需要的真实水平,体现了高超的群众工作艺术。解决信访问题不是讲大话、唱高调能处理得了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贵水”。贵在讲真话,贵在反映了做群众工作要有高水平、真本事!对缺少基层群众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看看此书,会更有利于提升做基层工作的能力。
“观潮”。信访是反映各类社会问题的“气象站”、“晴雨表”。在信访这个窗口,可以观察各种人物的思想素质和社会思潮。书中反映的信访问题,虽然说是为了有可读性、趣味性而适度虚构和艺术夸张,但这些故事是有原型的。我从事信访工作近三十年,感到此书中讲的一些故事情节,是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人间万象。特别是书中揭露的官商勾结,大量圈地,破坏乡村生态和古文化,上级领导下来视察走马观花,下级弄虚作假、溜须拍马,人大会选举和代表发言搞形式、不能讲真话,等等。这些弊端在官场和社会上已成顽疾,也是导致当今社会特权阶层暴富、贫富悬殊拉大、干群关系紧张的根源。信访是社会矛盾交汇的风口浪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不仅要有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境界和本领,还要有不计名利得失的奉献精神!欣慰的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了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我们寄希望通过这次教育,使“为民、务实、清廉”的新风吹遍华夏大地,使此书中描述的各类丑恶现象随着中央整顿、清除“四风”的行动,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让我们的观潮再观建设美丽中国的大潮!请您和您的笔友们再奋笔疾书,共同讴歌一个崭新的时代,让正能量不断汇聚和进发出来,形成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汹涌澎湃之潮!
张云泉
2013年8月1日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14:3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645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