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唐代柳宗元诗作

更新时间:2022-10-24 10:20:41 阅读: 评论:0

作品赏析

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历代都有名人歌咏。柳宗元作的这首《咏荆轲》内涵更为丰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成功地描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精心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潮。特别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临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刺秦王的紧张激烈场面,生动体现出荆轲的勇敢、真诚、刚毅、愚狂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荆轲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此诗的新意更在于诗人对荆轲作出了“勇且愚”的评价。秦国虐待作为人质的燕太子丹,杀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别是秦军滥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国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于像荆轲那些抵抗强秦,进行自保的人和事,则应给予一定的同情和颂赞;但是,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径。因为这类行径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愚昧盲动之举,表示了深深的叹惋。燕太子丹错误地将燕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诱使荆轲充当牺牲品,而荆轲却乐于效法古人,铤而走险,终于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其实,荆轲即使能杀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国退还侵占各国的土地,从而挽救大势已去、行将灭亡的六国。

唐代侠风犹盛,安史之乱后,皇室与强藩之间矛盾剧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对方阵营中的要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与首选的手段。此诗即反映了柳宗元对这种政治上的短视与盲动的轻蔑,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统一上排斥“诈力”的观念。

创作背景

《咏荆轲》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柳宗元在读古书时有感而作,当时柳宗元身处荒僻的永州(今属湖南)且官赋闲职。

作品评价

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咏荆轲者多矣,此篇“勇且愚”之评,与渊明“惜哉剑术疏”之语同一意脉。陶、柳诗率含蓄不尽。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刘云:结得此事较有体。太史公曰:世言荆轲伤秦王,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尤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

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至如《荆轲》结语云“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即《桐叶封弟辩》云“或曰封唐,史佚成之”之意,何语较元和终则温润耳,故不入大变也。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用事变换(“长虹”句下)。“秦皇本诈力”以下,又即荆轲必欲生劫之以报太子之意,与上“临事竞趑趄”一层反覆呼应,言所患不在无勇,而反失太子“燕秦不两立”之本谋,则短于计而失诸愚也。

作者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公元792年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名声大振;公元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公元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公元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正六品)。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本文发布于:2022-10-24 10:2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627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咏荆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