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群,生物学上对动物的分类

更新时间:2022-10-23 21:17:05 阅读: 评论:0

无脊椎动物

在初级阶段常分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有按形态和按18s rRNA序列分类两种。

形态分类

如果按形态学分类的话,无脊椎动物首先按照组成的细胞数,分为单细胞动物(Protozoa)和多细胞动物(即后生动物Metazoa)两种。前者所属的动物有争议,例如眼虫,会因为其体内的叶绿体被归入为植物。

多细胞动物再被分为侧生动物(Parazoa)和真后生动物(Eumetazoa)。前者包括海绵动物,扁盘动物和中生动物。这三种动物和真后生动物缺乏联系,组织分化程度低。

接下来,真后生动物按照其身体对称方式被分为辐射对称动物和两侧对称动物。前者包括刺胞动物门和栉水母动物门。

然后将两侧对称的动物按其体腔的有无,有的话是真是假,分为三类,即无体腔动物(Acoelomata),假体腔动物(Pudocoelomata)和真体腔动物(Eucoelomata)。但是纽形动物门介乎于假体腔动物和真体腔动物之间,分类位置有疑问。无体腔动物的代表是扁形动物。假体腔动物的体腔并不是由中胚层包绕的,是原肠未完全退化的产物,代表动物是线虫动物和轮形动物。真体腔动物的体腔是有中胚层包裹的。

真体腔动物接着按原肠孔(Blastoporus)的发展分为原口动物(Protostomia),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和过渡类型触手动物(Tentaculata)。后口动物的代表是棘皮动物(和非“无脊椎动物”的脊索动物)。过渡类型包括帚虫动物,腕足动物和苔藓动物三种。其他的真体腔动物都是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缓步动物,有爪动物,软体动物,星虫动物,螠虫动物门和环节动物等。

这种分类有很大问题,比如纽形动物的“无家可归”,而扁形动物,线虫动物是原口动物,却因为体腔不是“真体腔”而没有“资格”去被归类。触手动物有很多后口动物的特征,比如辐射卵裂,体腔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的中胚层包裹的。但是来自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却表明它们是原口动物。

按遗传学分类

按遗传学分类和按形态学分类出入在于两侧对称动物中。

按遗传学分类的话,两侧对称动物首先按原肠孔的发展去向分为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在形态学分类中的过渡类型触手动物则被全部归到原口动物中。

原口动物接着会按照蜕皮假说被分为两种:蜕皮动物和冠轮动物。蜕皮动物的特征是,这些动物在一种名叫蜕皮激素(Ecdyson)的作用下,会退去身体表面的角质层外皮。节肢动物,线形动物,缓步动物和有爪动物都属蜕皮动物。冠轮动物的特征是发育经过担轮幼虫阶段(但有些动物发育过程中并不经历幼虫阶段,很好的例子是蚯蚓)或是有触手冠。软体动物门(Mollusca)、环节动物门(Annelida)、纽形动物门(Nemertea)、星虫动物门(Sipunculida)、螠虫动物门(Echiura)、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苔藓动物门(Bryozoa)、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和帚虫动物门(Phoronida)都属于这一冠轮动物。

这种分类方法没有形态分类学的问题。但也有一些小问题,例如有爪动物的分类位置(位于蜕皮动物和冠轮动物之间)有争议。

脊椎动物

在初级阶段分为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亚门是脊索动物门下的一个亚门。拉丁文学名是Vertebrata,词根是“vertebra”,意为脊椎骨。目前所知最早的脊椎动物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发现的昆明鱼,距今约五亿三千万年前。

和节肢动物壳长在体外或软体动物无骨骼不同,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的脊椎都包在骨头里面,是脊索动物门中最大和最先进的亚门。这个亚门的成员拥有的肌肉大多数是一对一对的肌肉。神经系统有一部分在脊梁骨中间。脂肪组织是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特有的构造,可以使之一段时间不进食,而不会能量耗竭而死。

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的脊椎是体内骨,有软骨也有硬骨。在动物成长时,这个骨架支持体型。因此脊椎动物可以比无脊动物长得大,而且平均体量也比较大。大多数的脊柱动物的骨架包括头骨,脊梁骨和两对躯肢。有些比较先进的脊椎动物没有两对手脚,如鲸和蛇。在演化之后已经不再需要了。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21:1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58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动物类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