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七言绝句

更新时间:2022-10-23 20:54:59 阅读: 评论:0

作品赏析

首章一二言梦中频到隐者居处,但见悠悠秋水,映照其门,然醒来回味其处,又甚为模糊。此言梦中之境。三、四实境,言其至也,则蝉去叶落,唯一树冬青。“人未归”点题中“不遇”字。一虚一实,写得空灵脱俗,确是隐者所居。末句有远神。

次章一二拟想之辞。一句揣度隐者不人城郭,因识者自稀。二句猜想其当至云深猿啼之处,彼处当更有“柴扉”也。郭璞《山海经》注:“猿鸣,其声哀。”三、四写空寂久等,冒雨自归。“沧江白石”,南方景物,又归于“樵渔路”上,当是丧失家道后,晚年东川幕作。

义山悼伤后,心境凄寂,每作“清凉山行者”之想。此“访隐者”或即其心灵之外化,而借“隐者”寄托其归隐出尘之思,所谓“世界微尘,绝弃爱憎”也。可与《北青萝》同参。

作品评价

罗大经曰:农圃家风,渔樵乐事,唐人绝句模写精矣。纪曰:首章,落句有神。

廉衣评曰:梦中句累。后一句自好。次章,蒙泉评:此想象其所往也,写不遇亦别。

蘅斋评曰:二绝风格又别。

刘曰:首章二句以实境为梦境,最有神味。

会笺 何曰:次章末三字(雨满衣)信有流连不忍去之意。

姚曰:首章秋水浸扉,梦中数有境也。蝉尽叶黄,一树冬青,此番未时境也。次章此去自应不到城中,恨渔樵归处,暮雨柴扉,不能共此清味耳。

屈曰:一首隐者未归,二首自己冒雨暮归,写不遇最有远神。

冯曰:首章正赋未归。次章想其归途也。既不人城郭,则当从椎渔之路而归矣,非义山自归也。沧江白石,时听猿啼,当是游江乡时作,或在后之东川时作也。

张曰:难定编。

刘曰:何地难确指。

愚按:人未归与日暮归来皆写隐者,二首非写商隐冒雨而归。诗定作于东川。早年江乡之游,无此闲情逸致,遽萌隐遁之羡。桂管有猿,而地煖无秋色,秋时蝉犹嘈嘈,报秋意者只有丹枫,与诗中之于秋水悠悠、蝉声尽、叶黄落之景不合。详味诗境,确是东川之诗。

作者简介

画像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20:5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581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