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通知,艾青创作的现代诗

更新时间:2022-10-23 13:08:00 阅读: 评论:0

作品原文

黎明的通知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

打开所有的门来欢迎

请鸣响汽笛来欢迎

请吹起号角来欢迎

请清道夫来打扫街衢

请搬运车来搬去垃圾

让劳动者以宽阔的步伐走在街上吧

让车辆以辉煌的行列从广场流过吧

请村庄也从潮湿的雾里醒来

为了欢迎我打开它们的篱笆

请村妇打开她们的鸡棚

请农夫从畜棚牵出耕牛

借你的热情的嘴通知他们

说我从山的那边来,从森林的那边来

请他们打扫干净那些晒场

和那些永远污秽的天井

请打开那糊有花纸的窗子

请打开那贴着春联的门

请叫醒殷勤的女人

和那打着鼾声的男子

请年轻的情人也起来

和那些贪睡的少女

请叫醒困倦的母亲

和他身边的婴孩

请叫醒每个人

连那些病者和产妇

连那些衰老的人们

呻吟在床上的人们

连那些因正义而战争的负伤者

和那些因家乡沦亡而流离的难民

请叫醒一切的不幸者

我会一并给他们以慰安

请叫醒一切爱生活的人

工人,技师及画家

请歌唱者唱着歌来欢迎

用草与露水所渗合的声音

请舞蹈者跳着舞来欢迎

披上她们白雾的晨衣

请叫那些健康而美丽的醒来

说我马上要来叩打他们的窗门

请你忠实于时间的诗人

带给人类以慰安的消息

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

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

请他们用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

我将给所有期待我的以最慈惠的光辉

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

创作背景

《黎明的通知》作于1942年初,即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那是艾青从重庆奔赴延安的第二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艾青以诗人的敏感,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曙光,他以革命乐观主义的激*情,呼唤全国人民准备迎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因而写下了这首《黎明的通知》。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这场伟大斗争必胜的坚定信心,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期待反侵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强烈愿望。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作者:佚名 黎明是美好的。

黎明是美好的。

每一天都有一个黎明。然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讲,要争取社会黎明的到来并不容易。必须经过血与火的抗争,必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与黑暗搏斗。

诗人经过千难万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重庆来到延安以后,在这一片新的天地里,诗人的心豁然敞亮了。诗人清晰地感受到,长期以来,处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危机之中的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风雨如晦的斗争岁月之后,人们所祈盼的黎明就要到来了。诗人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向人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诗人首先接到了《黎明的通知》,诗人的心是多么欢悦呵!这是千百年来,受苦受难的中华民族所感受到的一种欢悦,这是从中华大地上生长起来的一种欢悦,这欢悦是热情的、也是深沉的,它蕴含着历史的沉重感。

诗人的奇特想象在这首诗里发挥了重要作用。诗人的心感觉到了中华民族的黎明就要到来,然而,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是从通常的思维逻辑着眼,即写人们怎样祈盼着、或迎接黎明到来,而是从相反的角度,即从黎明就要到来着笔,以黎明的眼光和心绪来写。诗人把黎明拟人化,以黎明的口气把人们的祈盼道出。这样的角度,这样的构思,使这首诗充满了新鲜感,使诗人心中的那种欢悦之情,更感人地流溢出来了。

《黎明的通知》,始终以黎明的自由而写出。诗人成了传达黎明的祈愿的使者。

黎明请诗人转告人们:“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人们是无比欢悦的,他们必然抑止不住这种喜悦,要作出各种行动来迎接黎明。诗人在诗中,写了许多生动的生活细节,而这些细节却是通过黎明的口气说出的。其实,不言而喻,这些生动的细节都是诗人自己的感觉,只不过是赋予了黎明罢了。这样由黎明说出,显得多么亲切。

“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躯,光明的使者”

自此而后,一连串的细节扑面而来。这里,我们只摘引几行:“请清道夫来打扫街衢/请搬运车来搬去垃圾//请村妇打开她们的鸡埘/请农夫从畜棚牵出耕牛”

这些细节是朴实的,也是感人的。是诗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受而来的。这种发自内心的欢悦情绪,是一种被解放了的欢悦。

黎明还希望诗人,“请叫醒一切的不幸者”——母亲、少女、产妇、负伤者、难民等等。“我会一并给他们以慰安”。诗人写了这么多“请叫醒”的人,诗人是有着很深的含意的。就是说,黎明的到来,将给所有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以慰安,把黎明到来的意义,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来了。

整首诗看来写得很具体,一个又一个画面不断呈现。但整首诗,可以说就是一种象征,“黎明”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即象征革命的胜利,全国的解放。诗中的许多细节,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即象征革命胜利、全国解放的时候,人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人们热烈欢迎这一新天地,并为之欢欣雀跃。

这首诗之所以亲切感人,不仅在于这些细节的真实生动,更在于通过这些细节,所传达出的革命的意义。

诗人在延安主编过《诗刊》,并写过一篇文章《祝——写给〈诗刊〉》,诗人满怀激情地这样说:“诗是民族精神的焕发,是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诗的发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达的必然结果。”

又说:“没有完成的革命事业需要着诗,新中国的创造需要着诗——需要高度的表现了的现实的,表现了战斗的英勇与坚强的,深刻的,感人的诗。”

诗人,正是从这很高的意义上来写《黎明的通知》这首诗的。但诗人又不是直白的、标语口号式地表达这一最高意义的。而是以真情实感,以生动的描绘,巧妙的构思来实现的。诗人之所以能把一种崇高的意义诗化,不仅在于诗人与革命、与民族的命运血肉相连,使他具有这种思想和感情,也在于诗人对诗的要求的严肃性。即诗应该是诗,而不是其他。

作者简介

艾青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曾用过林壁等笔名。他出生于浙江金华乡间一个地主家庭,但由一个贫苦妇女的乳汁养育长大,从幼年起心灵便濡染了农民的忧郁。艾青青年时期主要兴趣在绘画,曾就学于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监禁三年之久。1937年抗战爆发后,艾青立刻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国。他以自己的作品,悲愤地诉说着民族的苦难。四十年代初,艾青从国统区奔赴延安,在解放区的新天地里生活、创作,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诗人又积极投身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又担任了文艺界的一些行政领导工作。但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日子,还是繁忙的行政事务中,诗人始终坚持创作不辍,甚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被下放的时日里,他的诗心也仍然在跃动。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诗人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13:0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549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黎明的通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