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的黑夜里,
穿梭的游鱼便是闪电。
在森林的黑夜里,
翻飞的鸟儿便是闪电。
在人体的黑夜里,
粼粼的白骨便是闪电。
世界,你一片昏暗,
而生活本身就是闪电。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年生于墨西哥。当他的第一本诗集《荒原上的月亮》(1933)显示他卓越的想像力和杰出的抒情才能的时候,他也许绝对不会想到59年后他会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台,通过麦克风与电视屏幕向全世界抒发他作为印第安文化之子的荣光与骄傲。
帕斯的主要诗集有《不准通过》(1936)、《在你明亮的影子下》(1937)、《人的根子》(1937)、《语言下的自由》(1949)、《狂暴的季节》(1958)、《蝾螈》(1962)、《形状诗》(1968)、《东方斜坡》(1969)、诗论集《弓与弦琴》(1956)、《四方形》(1956)、《交替的潮流》(1967)。
继获比利时第六届国际诗歌奖和西班牙塞万提斯奖之后,帕斯又因为“热情、充沛、视野广阔、特具引发美感的智慧和人文主义的完整性”而荣登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宝座。
海德格尔说:“在这贫乏的时代做一个诗人意味着:在吟咏中去摸索隐在的神的踪迹。”帕斯正是这样一位大师。无论是长达584行的代表作《太阳石》,还是大量精致、简洁、机智的小诗,都无不通过娓娓的吟咏,导引着人们去追寻神的光芒,从而抵达生命的化境。综观帕斯的诗,大致可分两种情况,一是通过感性的生命体验和迷醉达到神的境界;二是在智性永恒启迪中指点神的迷津。前者是意味的诗(悟性的诗),后者是意义的诗(智性的诗)。《朦胧中所见的生活》显然属于后者。由“大海”“森林”“人体”组成的世界,由于没有生命和精神的照耀,显得极端的昏暗、混沌和贫乏。“穿梭的游鱼”“翻飞的鸟儿”“磷磷的白骨”,三个文化积淀极为丰富的意象,显然是生命的象征,是人类为了自由自在的充满神性的生活应作的不懈努力、应持的乐观态度、应有的坚定信念的暗喻。生命和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就是“闪电”,它击退黑暗,照亮大地,使人类健康的生活从贫乏中丰富地呈现出来,它是光源和动力。有了人,有了生命,有了人类的简单、自由、充满信心和想像的生活,世界才变得富有价值,值得热爱,生活才还原为本来意义上的生活──内心充满神的踪迹和光芒的生活。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05:4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521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