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天下之要,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人而在于身”,因此,要“无所喜,无所怒,无所乐,无所苦,万物玄同,无非无是”。“不待势而尊,不须财而富,不须力而强;不利财货,不贪势名,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形神气志,各居其宜。”
要守弱、谦下虚怀若谷。这地面上,最柔弱者为水,碰到小的阻碍便会改变形状和方向;放在圆的盛器里则圆,放在方的盛器里则方,似乎没有自己的主张,一旦蓄成洪水则再大的岩石都难以阻挡。——汉武帝 刘彻
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便根据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散见论述,整理编著了这一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守弱学》。它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弱者要准确定位自己 弱者的不利之处是不可否认的,但人们不能因此遮掩自己的弱者身份,盲目以强者自居。许多人正是因为定位不准,贪恋虚荣而不守本份,结果处境更糟。《守弱学》告诫人们,弱者并不羞耻,羞耻的是不敢正视现实,没有勇气面对自己。这方面不错位,当是弱者幸运的开始。二、弱者要坚守自己的根本 弱者的短处很多,但这绝不是弱者的全部。其实,弱者身上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只是人们不善发现而已。《守弱学》告诉人们,弱者的善良、纯朴、忍让、宽容、真诚都是他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他们成事的根本,坚守住这些,弱者就充满希望。三、弱者要学会化劣势为优势 弱者的劣势有目共睹,但这并不是弱者的过错。弱者不必为此自怨自艾,心灰意冷。也就是说,优劣之势是可以转化的。《守弱学》告知人们,弱者的贫穷、缺陷、卑贱往往是他们的上升动力和保身立命的依靠,只要弱者重视并善加利用此节,以弱胜强、由弱转强便不是奇迹。值得一提的是,《守弱学》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强者也提出了中肯的忠告。它强调世上没有绝对的强者,强者在某些方面也是弱者。强者如何做到使“强者恒强”,也是此书关心之处。这就使《守弱学》有了更广泛的受众,它的价值也更加厚重了。《守弱学》的著者杜预是西晋初年的名臣,由于他文武全才,人称“杜武库”。杜预对于“守弱”的论术不是偶然的。审视他一生的为人经历,“守弱”可以说是他保身、立命及发迹的秘密利器。他一生演绎了由弱转强、强者恒强的过程。史载、杜预步步高升后,每逢过年过节,他还是和以往一样亲自打点礼品,给晋武帝身边的宠臣送去,又亲书慰问信,身段十分柔软。有人向他质疑,杜预回答说:“我以一个弱者出现,便会消除别人的忌恨,省去许多麻烦。‘弱’的妙处还有很多,只是人们视而不见罢了。”的确,人们对“弱”的妙处知之甚少,其实,“钢”的强度是由于它的韧性决定的,只要正确认识和善加利用,“柔弱性”它不仅不是短处,恰恰是立身的巨大长处。“柔弱处上,刚强处下,”便是讲的这个道理。不言而喻,这是一种极具实用性的大学问一种文学术语。
敬强篇 卷一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非敬,爱己矣。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保愚篇 卷二 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人不知者多矣。知之幸也,不知未咎。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智或难为,愚则克之,得无人者皆愚乎?上不忌愚,忌异志也。下不容诈,容有诚也。上明而下愚,危亦安。下聪而上昏,运必尽。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安贫篇 卷三 贫无所依,不争惟大; 困有心贼,抑之无恙。不恶窘者,知天也。惰以致贫,羞也。廉以不富,荣也。蹇以无货,嗟也。贵生败儿,贱出公卿。达无直友,难存管鲍。勿失仁者终富,天酬焉。莫道苦者终盛,人敬矣。抑尊篇 卷四 尊者未必强,名实弗契也。霸者存其弱,胜败无常焉。弱不称尊,称必害。强勿逾礼,逾则寇。不罪于下,祸寡也。目无贵贱,君子也。心系名利,小人也。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至善无迹,然惠存也。至尊无威,然心慑耳 守卑篇 卷五 人卑莫僭,羸马勿驰。草木同衰,威存其荣。君不正臣谲,君之过也。上无私下谠,上之功也。功过由人,尊卑守序。卑不弄权,轻焉。宠不树敌,绝焉。陋不论道,暴焉。堪亲者非贵,远之不辱也。毋失者乃节, 恃之者必成矣。示缺篇 卷六 天非尽善,人无尽美。不理之璞,其真乃存。求人休言吾能。悦上故彰己丑。治下不夺其功。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不测之人,高士也。内不避害,害止于内焉。外不就祸,祸拒于外哉。忍辱篇 卷七 至辱非辱,乃自害也。至忍非忍,乃自谅也。君子不怨人,怨天也。小人不畏君子,畏罚也。君子小人,辱之可鉴焉。强而无仁,天辱之。弱而不振,人辱之。辱不灭人,灭于纵怒。大辱加于智者,寡焉。大难止于忍者,息焉。恕人篇 卷八 天威贵德,非罚也。人望贵量,非显也。恕人恕己,愈蹙愈为。君子可恕,其心善焉。小人可恕,其情殆焉。不恕者惟事也。富而怜贫,莫损其富。贫而助人,堪脱其贫。人不恕吾,非人过也。吾不恕人,乃吾罪矣。弱胜篇 卷九 名弱者,实大用也。致胜者,未必优也。弱而人怜,怜则助。劣而人恕,恕则幸。庸而人纳,纳则遇。以贱为耻,其人方奋。以拙为憾,其人乃进。无依者自强,势所迫焉。贤以义胜,义不容恶也。忠以诚归,诚不输奸也。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05:0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51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