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
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见《礼记·檀弓下》。
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对做人气节的称颂与赞美。提倡做人应有骨气,宁可克制自然生理的、强烈的、基本的欲望,直至断送性命,也不做摧眉折腰、苟且偷生之事。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清·张大复《如是观》二二:“自古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士不受嗟来之食,我怎留得你每!”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04:5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518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