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少人才,具有讽喻意味的中国古代寓言

更新时间:2022-10-23 04:45:19 阅读: 评论:0

寓言故事

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断。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汉,穿戴儒装立于国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

(摘自《中国寓言故事》)

鲁国少儒士翻译

庄子拜见鲁哀公时,鲁哀公对他说:“我们鲁国有很多的儒士,信仰先生道学的人却很少。”庄子说:“鲁国有很少的儒士。”鲁哀公说:“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说:“我听说戴着圆帽的儒士知晓天时;穿着方鞋的儒士熟悉地理;腰上有用五色兰绳系着玉佩的儒士,遇事能果断地处理。君子怀有这种儒学的,未必穿这种儒士服装;而穿上儒士服装的人,也不一定就怀有学问和本事。您坚持认为我说的没有道理,那您为什么不在国内下达一道命令说:凡是没有儒士的学问和本事而又穿着儒士服装的人,就是犯了死罪。”哀公命令宣布仅五天,鲁国便没有敢穿儒士服装的人了。只有一个男子,穿着儒士服装站立于朝门之外。鲁哀公立即召见他,拿国家政事来征询他,无论怎样变化发问,他都应对自如。庄子说:“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有一名儒士,能说(儒士)多吗?

注释

举:全

断:果断

固:坚持

号:命令,下令

分析

有的时候,夸夸其谈的骄傲甚至也可以通过一种谦逊的姿态来表示,鲁哀公能够接见庄子、与庄子商讨国事正是想借大贤庄子的口来使自己得到赞扬,以显示自己很会治理国家,把鲁国治理成了一个儒士众多的有道之国,可庄子并不买鲁王的账。让鲁王下了“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的命令,让鲁国出了丑:鲁国原来是仅有一个儒士的国家。其实,鲁哀人公的行为也是一种夸夸其谈,以承认鲁国缺乏像庄子这样的从事“道术”的人来宣扬鲁国儒者是人才济济。这也是夸夸其谈的人常用的伎俩。

夸夸其谈的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注重形式的东西,特别善于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这篇寓言正是讽喻了夸夸其谈者这样的行径。让我们明白: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同时,它也表明了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变得非常受欢迎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把自己装扮成那种思想、学说或者职业的渊博者、从事者,借以为自己谋取私利。记住:越是注重形式、不讲求实际效果的人,越有可能是一个夸夸其谈、干不成任何事情的人,这样的人,我们趁早躲开点他(她)。

启示

从“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中,获得的启发:不能只从一个人的衣着打扮来判断他的学识、才能。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04:4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518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鲁国少人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