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更新时间:2022-10-23 04:23:29 阅读: 评论:0

内容简介

本书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家书。洛克菲勒白手起家,成为历史上超级富有的人绝对不是偶然,而他对于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在磨难中发展自己等,所思所想,句句精辟。

本书的动人之处在于洛克菲勒不仅仅在教导儿子如何赚钱,更重要的是,他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活,怎样活得有尊严且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图书卖点

1、揭秘一代白手起家的巨富赚钱秘窍

2、一封封家书见解深刻,娓娓道来,将你头脑中的陈朽观念全部清盘,引爆你工作生活和思维的大变革

部分原文

第一封傻和聪明的博弈

亲爱的约翰:

明天我要回一趟老家克里夫兰,因为有家族的事情要亲自处理下。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希望你能够代我处理一些事情。假如遇到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或者让你迟疑的事情,你可以找盖兹先生,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盖兹先生为人忠诚,而且性格直率、做事精明干练。在我需要意见和建议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帮我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且非常尽职尽责。所以,他是我最信得过、也是最得力的助手。我相信只要你信任他、尊重他,他也会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真诚地给你很多帮助和建议。

我亲爱的儿子,你毕业于著名的布朗大学,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有着广博的知识,非常优秀。但是,想必你也知道,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上,才能够发挥它真正的价值和作用。

教科书上的知识都是那些一生致力于研究学问的老先生们埋头编写出来的,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但是很难直接帮你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过分依赖于现有的理论知识和学问去解决问题,这才是你能走好以后人生路的关键。

你要明白,学问如果没有学以致用,那么就很难发挥它真正的价值,而想要使它发挥价值,就必须有很好的执行力。

那么,执行力从哪里来呢?我认为,它来自于困难之中。我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遭遇了种种的挫折和失败。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才使我坚信:只有坚强的性格、坚持不懈的毅力、良好的执行力,才能够成大事。

当人生处于逆境和苦难中的时候,人们总会寻找各式各样的方法和途径来摆脱困境,而我认为,你要想方设法去吃苦,因为这才是通往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你也许会笑话我,觉得自己主动去吃苦简直傻死了。不!我认为假如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吃过苦,那反倒是不幸的。

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属于昙花一现,比如那些一夜成名的明星、一夜暴富的富豪,等等。他们哪个不是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呢?只有吃苦,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够使你的事业牢固。所以,人要有长远的眼光,想要获得长久的收获,就必须做好长久吃苦的准备。

在你和我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相信你也觉察到了,我没有对你委以重任。这并不是说我不信任你,对你的能力不认可,我只是通过观察发现你更能把小事做得井井有条罢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做好大事,必须先从做好小事开始。假如你一开始就高高在上,那肯定没有办法充分了解下属的能力和心情,也就不能更好地用人。

在这个世界上,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你只有从基层做起,才会对下属员工的心态和需求比较了解。等你成为了高管,你就会知道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他们尽心尽力工作了。

亲爱的儿子,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非常聪明:一种是像艺术家、演员和学者等能够活用自己的聪明人;另一种是像领导和经营者一样能够活用别人的聪明人。

而能够活用别人的聪明人,一般都能够抓住人心。但是,很多领导都认为想要抓住人心,就必须用严格的管理和指挥方式,才能够很好地镇压下属,这样的领导是聪明的傻瓜。

在我看来,这不仅不能够显示领导的领导力,反而会使他的领导力大打折扣。因为,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希望自己受到轻视,也不希望被别人认为没用,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挫败他们的进取心和工作干劲。这样的领导只能使下属显得越来越没有能力。

即便是一头猪被很好地夸赞也能够爬上树。所以,有着很好的经营管理思维的人,或者说是能够成大事的人,他们的心胸都比较宽广,懂得赞美人,使人得到信任和重视。

也就是说,这样的领导都有情感上的付出。而只有和下属积极沟通,同时能够付出自己情感的领导,才能够获得下属的尊重,也才能够让下属安心地为其工作。

知识对一个人来讲非常重要,但是有知识的人更有可能被知识奴役。因为我们都知道,知识会内化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然后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认为“我懂”、“我了解”、“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当人们都“懂”了,也就大大降低了想要知道的兴趣,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到头来,就会认为干什么事情都没有意思,很无聊。这便是不懂才有可能成功的道理。

很多有知识的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都十分强烈,想让他们去向别人请教问题,就会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很没有面子,说不出口,甚至觉得不知道就是一种极大的犯罪。这其实是一种自作聪明的表现。他们永远都不会理解,每次不懂的时候,恰恰是人生转折点出现的地方。

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其实都很傻,假如将聪明看作是能够捞到好处的标准,那我肯定不傻。

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当我为怎样借到一万五千块钱而伤透了脑筋时的情景。我走在大街上不停地苦苦思索。有意思的是,当我满脑子都在想怎样借钱,找谁借钱的时候,一辆银行家的马车拦住了我,然后他坐在车上低声问道:“洛克菲勒先生,你想用五万块钱吗?”难道我走运了?我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但是,我马上镇静了下来,然后看了看那个银行家的脸,慢悠悠地说:“……能给我二十四小时考虑下吗?”最终,我以对我最佳的条件达成了这笔借款合约。

我能想象得到,在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让你独自处理事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也没什么可怕的。在我的经商生涯中,我一直信奉“让我等等再说”。

也就是说,我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不急于下结论,而是会冷静思考和判断,一旦决定下来了就会坚决执行下去。我相信你也能做到。

爱你的父亲

第二封不服输才会赢

亲爱的约翰:

在诚挚、热烈的爱戴中陶醉的感觉简直太好了!今天,我从芝加哥大学的学生身上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美好的感觉。这也算是我建立这座大学的回报之一吧。但这的确让我很惊喜。

说句真心话,当初投资创办这所大学的时候,我只是想为这个国家的青年能够继承祖辈最优秀的文化做一点事情,能够给青年一代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受到今天这样圣人般的待遇。回过头来看,我投资这所大学是我这一生中最为明智的决定。

芝加哥大学的学生非常热情,他们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希望,都想要建功立业。其中有几个男生跑过来,一脸稚气地跟我说,我是他们的偶像,希望我给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好的建议。我欣然地接受了这个请求,然后对即将成为未来的洛克菲勒的他们说了如下的一番话:

成功的最终决定因素是思想的“大小”,而绝对不是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家庭背景和学历等条件。思维的大小决定了我们能够走多远。这里面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摒弃人类自贬的弱点,你首先要看得起你自己。因为,你们远比想象中的自己要伟大得多。因此,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思维,更不要看轻自己。

说到这个的时候,学生突然开始热烈地鼓掌,我显然被这股热情鼓舞了,一下子热血沸腾,继续发自肺腑地说:

历史上的哲学家都曾对人类提出建议:认识自己。然而,很多人都把它理解为要认识自己的缺点。所以,很多人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就会想到很多的缺点、过失和无能。能够承认自己的缺点非常好,可以改进以求得提高。但是,假如我们只盯着自己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任何优点,那么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从而陷入混乱之中。

但是,对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来说,却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别人和他本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都会遇到“我们自以为是怎样”的问题。那些无论自己的能力到底如何,主观上认为自己比别人差的人,一定会比别人差。这主要是因为思想会对行为起到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假如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如人,那么就真会表现出各种不如别人的行为;那些自己认为自己不重要的人,就会真得不重要。这样的感觉是没办法掩盖和隐瞒的。

此外,那些认为自己担负着重大责任的人,就真得会成为重要人物。因此,假如你们想做一个重要的人物,就必须先自己认为“我确实很重要”,只有自己相信自己很重要,别人也才会这样认为。

任何人都必须面对这样的一个推理原则:你的思想决定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决定着他人对你的看法。这就正如自己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认为自己值得别人尊重,然后别人才会反过来更加尊重你一样。

请你们想想:你会尊重那些在破败街道游混的人吗?肯定不会。原因很简单,这些无赖汉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只是让自卑侵占了自己的灵魂,甘愿被人瞧不起。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人格的核心要素,你们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很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任何一个人,不管他在哪里、是默默无闻还是声名显赫,是文明还是愚昧,是强壮还是年老,都十分渴望成为重要人物。请你们仔细考察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你的邻居、师长、同学、朋友,还是你们自己,谁不曾希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任何一个人都有这样的需求,这是人类最为强烈和紧迫的目标之一。

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抱着这个可能实现的目标而最终浑浑噩噩呢?我觉得是态度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态度是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要素的物化表现,对我们的最终选择和行为起到了决定性影响。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态度可能既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又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必须承认,我们根本没办法左右风的方向,但是却可以选择我们认可的态度。当你的态度是认可自己的、尊重自己的,那么那些所谓的“我没用、我算什么、我没有价值”等自卑的话语、打击人自信心的想法就会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心的增强和行为方式的有效改变,变成了“我能!而且我会!”这样的心态。这是成功的前提。

小伙子们,请不要再自己骗自己了!因为那些认为自己不重要的人,通常都会自暴自弃。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而是要经常筛选自己的优点,常常问自己:“我有哪些优点?”而且要肯定自己的优点。

你们要认可自己的优点,告诉自己比想象中的还要优秀。你们不能以现在的情况来判断自己,而要看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要保持高远的目标,并且随时问自己:“重要人物会不会这么做呢?”按照这样的思路,你们不久就会成为成功的人。

孩子们,尽管成功的路上有无数黄金,但是这条路却是个单行线。在这个时候,我希望你们有乐观的态度,也就是哲学家们常说的,要有“希望”。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对乐观的一种曲解!在我看来,乐观其实就是一种相信的信念,相信生活中乐大于悲,相信即使遇到挫折在所难免,但是还是好事居多。

约翰,你知道吗?虽然这次即兴演讲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但是我却赢得了八次掌声,我很自豪。但是,可惜的是,中间太多的掌声使我的思路受到了干扰,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这一点,我忘了说。虽然有遗憾,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的话语竟然还有如此大的魅力。

爱你的父亲

作品目录

第一封傻和聪明的博弈
第二封不服输才会赢
第三封起点不决定成败
第四封天堂和地狱,不过一念之间
第五封立刻行动起来
第六封幸运之神更青睐勇者
第七封别害怕借贷
第八封永远要信心百倍
第九封利益是人性最好的投射
第十封运气并非从天而降
第十一封要有竞争的决心
第十二封化侮辱为动力
第十三封用实力征服对手
第十四封在合作中实现获利和共赢
第十五封不要让小人拖累你
第十六封用目的来指导行动
第十七封学会屈从和忍耐
第十八封信念最可贵
第十九封信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第二十封策略性思考是成功的前提
第二十一封成功者从不找给自己借口
第二十二封你也能成为大人物
第二十三封让金钱成为人的奴隶
第二十四封勤奋必定创造财富
第二十五封财富越多,责任越大
第二十六封结束就是开始
第二十七封不责难,不推诿
第二十八封坚持就会胜利
第二十九封天上不会掉馅饼
第三十封广泛采集建议
第三十一封珍惜时间和金钱
第三十二封充实自己的心灵
第三十三封贪心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第三十四封竞争容不得同情心
第三十五封将员工放在首位
第三十六封成功的种子就在身边
第三十七封勇于争第一
第三十八封冒险才有机会

作者简介

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实业家、超级资本家、慈善家,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创办人。约翰·洛克菲勒是现代商业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一方面,他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另一方面,洛克菲勒笃信基督教,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这种看似相互冲突的精神状态,使洛克菲勒的创业史在美国早期富豪中颇具代表性: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独有的魄力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庞大商业帝国。洛克菲勒说:“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04:2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51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