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以后您再办坏事,我睁一眼,闭一眼……马季:我办过坏事吗?你眼睛很重要。眼睛:是是!耳朵:胡说!马季:你怎么啦又?耳朵:你们刚才说什么啦,我可全听见啦!马季:是,你这贼耳朵什么听不见呢?耳朵:说什么,眼睛重要,我这耳朵可有可无吗?马季:我没那么说啊。耳朵:我这耳朵是您脑袋上重要的信息机构。马季:信息机构?耳朵:靠我这耳朵给你传递信息。马季:对对对!耳朵:没有我这耳朵?你知道什么是音乐?马季:没耳朵我就听不出音乐了。耳朵:什么是唱歌?马季:听不出来。耳朵:什么叫唱戏?马季:不懂!耳朵:“汪!汪!汪!”这是什么?马季:这个听出来啦!这是狗叫唤啊。耳朵:对呀,要是没我耳朵,你以为你三舅唱戏呢。马季:去!你怎么说话呢?你呀!耳朵:你从小长到大,听报告、听讲课、听说话、听音乐、听什么离开过我这耳朵?马季:嘿嘿!对对!耳朵挺重要。耳朵:还甭说这个啦,就连你谈恋爱也没离过我这个耳朵。马季:您怎么也提这事啊?耳朵:那当然!马季:跟你耳朵有什么关系啊?耳朵:你们俩热恋的时候,总是亲亲热热,互相吐露爱慕之情,靠什么呀?马季:靠什么?就靠那嘴来表达。耳朵:靠嘴说?……说什么呢?马季:没听出来。耳朵:就是呀!要有我这灵敏的耳朵,你就会听得一清二楚。马季:哦,说的什么意思?耳朵:她说呀!你小心点儿,我爱人在后边儿呐!马季:哎……像话吗?我第三者插足啊?像话吗?耳朵:反正我对你是俯首贴耳啊。马季:耳朵对我不错。耳朵:可是你呢?马季:可是……嗯?耳朵:你对我们三六九等!马季:我啊?耳朵:你对他们什么样?马季:对他们一视同仁呀!耳朵:一视同仁?你喜欢眼睛,给他戴上马季:那是臭美吗?戴眼镜保护点视力。耳朵:你给鼻子、嘴戴上口罩。马季:是啊,讲卫生啊。耳朵:给你脖子围上围巾。马季:啊,爱护点儿嗓子。耳朵:给你脑袋戴上帽子。马季:戴帽子显得精神。耳朵:你给我耳朵买过什么呀?马季:耳?我还真没给这耳朵买过什么?耳朵:不买没关系,可是你不该,把口罩跟眼镜腿儿,全勒我耳朵上。马季:你说,就这么点事儿他还抱委屈呢。耳朵:抱委屈!有件事儿你还最对不起我。马季:什么事儿对不起你?耳朵:我们耳朵本来是亲亲密密是一对儿,你非得一边一个让我们长期分居啊!马季:那……俩耳朵搁一边儿,那不成耳朵:你甭管,你说清楚,你今天一定得给我说……马季:行了行了……鼻子:别哭啦!没完没了,哭什么呀?马季:他委屈,他的碍着你什么呀?鼻子:他委屈我不管哪?你让大伙瞧瞧,这么会儿把我鼻子全都揪红啦!马季:别揪啦!人家不乐意啦!耳朵:你说我耳朵重要不重要?马季:耳朵重要!我离不开你这……。耳朵:哎,……嘴:胡说!马季:怎么回事儿?嘴:我没说你,我说他们!马季:说他们呢?嘴:他们刚才说什么,我也听见啦。马季:您听见啦。嘴:不像话!马季:就是。嘴:他们这叫见荣誉就上。他们不明白这道理,咱们是个整体。马季:对。嘴:您这脑袋有了荣誉,大伙都有份儿。马季:您瞧我这嘴说的多好!嘴:哪有为自己争功的?马季:就是嘛!嘴:人家真正有功的从来不争功。马季:有功人就不争功啦!嘴:你看我什么时候争过?马季:你现在就争上啦?嘴:我还用争吗?马季:你这不争呢吗?嘴:我是什么呀?马季:你是嘴呀!嘴:我这嘴对你来讲最重要。马季:有什么重要的?嘴:没有我这嘴,你说段相声我听听,说!马季:我拿哪儿说呀?嘴:还是的!靠我这嘴?马季:对对。靠嘴!嘴:你抽根儿烟,也得靠我这嘴。马季:是啊,拿耳朵抽,嘬得进去吗?嘴:你喝点酒,还得靠我这嘴。马季:对对对。嘴:你吃点饭,也得靠我这嘴。马季:全靠嘴!嘴:你说个瞎话,靠……马季:我说过瞎话吗?你怎么了?嘴:反正我这嘴重要。马季:嘴确实重要。嘴:笑星评比会上,评委说得清楚。马季:怎么说的?嘴:说您口齿伶俐,那就是夸我这嘴。马季:对对对。嘴:说您吐字清楚,也是夸我这嘴呢。马季:也是这嘴。嘴:说您嘴皮子利索,还是夸你这嘴呢。马季:对对对。嘴:甭说这个,就是你和您爱人搞对象,也没离开我这嘴。马季:你怎么也提这个事儿?嘴:多新鲜哪?你跟你爱人花言巧语,不得用我这嘴吗?马季:对,对。嘴:你跟你爱人说点悄悄话,不得用我这嘴吗?马季:对,是用嘴!嘴:你跟你爱人表示衷心,不得用我这嘴吗?马季:用嘴!嘴:你跟你爱人亲热接吻……马季:哎哟……快别说啦!这种话怎么都说出去了?嘴:我这嘴就是有什么说什么……马季:行行行,你嘴下留情吧。嘴:我这嘴怎么样?马季:好,不错,我离不开您这嘴。嘴:重要吧……鼻子:我呀,不干啦!耳朵:我呀,请探亲假!眼睛:我呀,调离我!马季:怎么啦?又怎么啦?你们三儿?鼻子:您说我这鼻子辛辛苦苦的我落什么好啦?啊?你这脑袋偏心眼儿。马季:我?鼻子:你就向着那嘴。马季:我怎么向着他啦?鼻子:嘿!弄点好吃的、好喝的,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桔子汽水儿、奶油冰棍儿,你全塞那嘴里头啦!啊?马季:我塞你鼻子里头,你消化得了吗,你呀?嘴:行啦!鼻子。他再好吃的东西,我嘴没沾着边儿呢,这味儿先让你闻跑啦!你还不知足哪?鼻子:哎?我先闻味儿,干吗你那儿流哈喇子啊?嘴:废话!你要伤风感冒,这喘气儿,我还得替你顶着呢。眼睛:你们别说啦!你们俩吃香的、闻辣的,我眼巴巴的看着没我什么事儿啊!耳朵:对呀!我看还看不见呢?马季:行啦,行啦!没你们俩什么事儿,这里头。鼻子:这点好事儿,全落在嘴上啦!嘴:行啦!你们光瞧见我吃香的、喝辣的啦!你们谁生个灾,闹个病,喝点苦水、吃个药片,不全塞我嘴里头?我说什么啦?耳朵:对啦,这耳钉还扎我耳朵上呢!嘴:是啊!把你耳朵扎疼啦,我这嘴还得咧着呢。眼睛:是啊,你一咧嘴,我还得挤眼泪哪。鼻子:那我鼻子直犯酸,我招谁惹谁啦?嘴:受着吧,受着吧!鼻子:我再问问你。马季:问什么?鼻子:你抽烟的时候,你干吗那烟打我鼻子里头走?眼睛:好,说得好!嘴:废话!你过了烟瘾,我还没找你收烟钱呢。鼻子:我收烟钱?嘴:啊。鼻子:我还没要你养路费呢?眼睛:对对对,我告诉你……嘴:行啦,眼睛,你不错啦!他们家二十寸彩电就给你买的,我们谁看得见哪?啊?耳朵:说得好!说得好,嘴说的太有道理了……嘴:还有你耳朵,他们家那几千块钱买的音响,那就是你的,我们谁听得着啊?马季:对,对。鼻子:瞧瞧,他们全有好处不是?嘴:最可气的就是你鼻子。鼻子:我怎么啦?嘴:你不错啦!你在最中间,我们全在边上围着你转?你还不知足,今儿伤风、明儿感冒、后儿闹个鼻窦炎什么的,也搭着他手懒点儿,流点儿清鼻涕全漏我嘴里啦!马季:咳!嘴:你拿我这儿当鼻子:我再问问你!马季:还问什么?鼻子: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是不是嘴的责任?马季:哎,这是你的毛病。嘴:那你这鼻子麻木不仁、不闻不问怎么说呢?马季:对。耳朵:口若悬河、信口雌黄,就是你嘴。嘴:啊,行啦!耳朵!你这耳朵偏听偏信,耳边风,那就是你的毛病。眼睛:那云山雾罩、造谣生事,说的是谁呀!嘴:你这眼睛也可以啦!那社会上的红眼病就是你传染的。马季:得!各位,就这么点荣誉他们自己就打起来啦。嘴:脑袋!马季:啊?嘴:我对你有意见。马季:对我有意见?嘴:嘿嘿。马季:怎么啦?嘴:你凭什么把我这嘴放最下边儿?马季:是啊,当初它就那么设计来着。嘴:你得把我的位置往上调。马季:怎么调法?嘴:我这嘴,得长你脑瓜顶上去。马季:这嘴长到这儿来?赶上下雨你不怕存水啊?嘴:反正我得最高啊!鼻子:脑袋!我对您有意见。马季:你有什么意见?鼻子:我不能跟他们在一块儿,我得站最高峰。马季:哦!他也长到这地方来。眼睛:脑袋!高瞻远瞩,我请求上调。马季:哦,依着你也上来啦!好嘛!耳朵:脑袋!我耳朵也得必须长你脑瓜顶上。马季:耳朵也上……我成合:来来来,上来,上来!马季:别弄!干吗呢你们?五官全长我脑袋上头,都得听我的!五官分工不一样,得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团结起来才能干出点事儿来呀?照你们这样,自己强调自己重要,不要你们啦!走!走!走!走!众:走!走!走!走!马季:回来,回来!众:怎么又回来啦?马季:我琢磨过来啦。众:啊。马季:你们几位全走啦?众:啊?马季:我这脑袋成鸭蛋啦!众:哈哈! |
创作背景
在300多段传统相声中,“群口相声”大致不足四分之一,且大多数为三人相声,小品截图如《扒马褂》、《训徒》、《拆字》、《金刚腿》、《牛头轿》、《大审诓供》等等。四个人表演的“群活”很少。
解放以后,大多数群口相声多是通过文字游戏来表达作品主题的,如《帝国主义纸老虎》讽刺了战争狂人,《新诗风》采用了对诗、绕口令的形式歌颂了新人新事。尽管60年代出现过一批化装的群口相声、70年代有过小型的相声剧、80年代的中型或大型相声剧,但都因没有过硬的作品而未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7年,马季创作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并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与刘伟、冯巩、赵炎、王金宝表演的。抛开表演时的火爆热烈、观众笑如涌泉不谈,单就《五官争功》的艺术构思、结构安排、包袱设计与文学品位的高新而谈,的确是群口相声中的一篇佳作,而马季创作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播出后,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相声《五官争功》采用的是寓言体的表现形式,用四个演员分别扮作甲的嘴、眼、耳、鼻,并通过它们与甲的争论及它们四方的相互争辩来构成包袱产生笑料,进而表达主题的,所以显得生动自然又妙趣横生,在新颖的比拟中给人以新的思考。表达这样一个主题,如果用甲、乙二人来演述只会事倍功半,而采用演员模拟进入人物,则贴切自然,生动有趣。
二、语言与包袱的简洁巧妙
早在1961年3月,人民艺术家老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健康的笑声》一文,指出“侯宝林先生对相声艺术有所创新,自成一家。……他的语言已是一种新的语言,不但力避粗野,而且善于用新时代的语言引起新的谐趣。马季继承这一流派,会对相声的发展与提高起些作用。”二十多年以后,马季以他精湛的表演及丰厚的创作,验证了当时老舍先生的“慧眼识珠”。在相声创作与表演上,马季的语言精练风趣又生动俏皮,体现在相声《五官争功》上,则表现为语言简短有力,幽默自然。
在节目的开头垫话部分,简洁自然地引出第一个人物,“眼睛”,用“三番四抖”的手法抖响开门包袱,以后“鼻子、耳朵、嘴”用同样的艺术手法出场共产生笑料,“重复”这种构成包袱的手法在这里运用得很自然,毫无硬山搁檩之感。接着点出四个人物为荣誉而来,这里先暗示了主题,然后在他们各自争功的过程中,每一位都安排了贴切自然又脆爆的笑料进行揭穿,这就已经显示出他们争功的无理与过错,而马季的高妙又在于安排了口、耳、眼、鼻为了荣誉相互争论的一笔,最后那“我的位置往上调”、“我得站最高峰”、“长你脑瓜顶上”等,使作品所要表达的寓意及暗示的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清晰可见,那种见利不让、寸功必争的心态暴露无遗,而最后的结尾“你们几位全走了,我脑袋成鸭蛋啦”,更是寓意深长,表明个人与集体的利害关系。
三、寓意与品位的高度统一
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的创作年代是八十年代后期,当时社会上的空气中普遍存在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成分,那种脱离集体,排斥他人之风大有蔓延之势,社会上看不惯他人先进或致富的言行、举止也常常溢于一些人的言表之中。相声《五官争功》所以能在笑声中产生让人幡然醒悟的作用,就是它及时、准确地剖析、展示了某些“红眼病”者的病态心理。作品以寓言体出现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人物的语言简洁自然又生动有趣、相互间配合默契使整段作品无论从文字脚本上还是表演上都达到了一个尽乎完美的艺术高度,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社会功效。
这段相声演出后,《人民文学》在1987年第3期上予以发表,可见其艺术性与文学性是达到了雅俗共赏、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这一审美高度的。
2009年马东(马季的儿子)等将《五官争功》改编后在2009年春晚上表演。(更名为《五官新说》)
本文发布于:2022-10-23 03:0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51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