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作业

更新时间:2022-10-22 16:50:43 阅读: 评论:0

概述

根据新课程注重学科整合与关注学生生活的特点,亲子作业应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实践性、情感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和家长在共同的操作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从而让家长更多地理解新课程,支持新课程。

类型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各学科不同的教学特点,亲子作业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包括如下类型。

1、亲子阅读即让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某篇文章或某一专题的文章。文章可以是教师推荐的,也可以是学生和家长根据老师给出的范围自己选择的。家长和学生就同一文本进行阅读并交流,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亲子阅读虽然不能让也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接受家长的观点,但家长的看法仍然会给他一些有益的启示。而且,共同阅读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台,对加强双方的沟通,树立家长的榜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亲子实践这样的作业可以是共同搜集和处理信息,可以是共同测量或制作,也可以是共同动手实验,还可以是共同调查、共同参观或考察。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就可以布置这样的动手操作题:请家长协助测量你家的房屋或某件家具,计算出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如果给你的家全部铺上地板砖,需要多少地板砖?这样的题目由于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又颇具操作性,学生自然是乐在其中,家长对新课程注重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了。

3、亲子交流亲子交流应该是双向的,而不应该只是家长对学生的审查式询问。学生可以向家长反馈当天的学习内容,这样既是对学习材料的反馈,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家长也可以向学生讲述自己当天的工作情况,学生再到班里与同伴交流。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家长和学生间既增添了感情,又增长了见识。家长会进一步地学会理解学生,而学生会从家长那里学到了不少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亲子作业还有很多形式,其目的都在于让家长参与课程改革。教师布置亲子作业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不可强求千篇一律,要考虑家长的文化素质,也要考虑家长的工作性质。在参与程度要求上要有弹性空间,让家长根据自己情况积极地参与到新课程中来。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16:50: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475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亲子作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