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非常好看.因为在它的故事中不是只有小尼古拉,也不是只有尼古拉的同龄伙伴儿们。故事中写得更多的是比小尼古拉年长很多的大人们.他们是小尼古拉的爸爸妈妈、营地的厨师、营地总管.营地教练、可班的妈妈等。这使这部书看起来就非常丰富、非常立体,也非常真实,非常地让人忍俊不禁。
在我国,一般为儿童创作的故事.往往只局限于写儿童自己的生活,很少将成人的生活通过孩子的视角写给孩子.这使得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看起来总那么单调,那么平面.没有给儿童带去或者创造一个更加宽广的文学想象天地。而用幽默.调侃,嘲弄的笔触将成人的生活写进儿童文学则更少.似乎那样就不严肃,不正面,就没有教育意义了。
而《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不仅仅写了好多成人.还写成人之间的暗斗(小尼古拉父母);成人之间的不协调(爸爸和兰诺先生);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不协调(迷你高尔夫);成人对孩子的无奈(做体操),等等。然而无论是写什么,它都充满了趣味.都是在文学的天地里进行夸张而不是在现实的天地里照抄生活。
我不知道创作《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时这个国家的背景如何.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法国已经非常注重儿童世界并承认儿童世界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作者基于这么一个大前提.落笔之处充满着对孩子的喜欢和欣赏。尽管作品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我进行创作.但这个我叙述起来是那么任性.那么单纯可爱.那么无忧无虑。因为是这么一个我.所以他看出去的成人世界也那么单纯可爱,即使爸爸休息不成发牢骚、即使妈妈和爸爸为了度假地点争吵不休、即使猞猁眼队队长因为受不了孩子的折腾而想辞职等。这些在成人本身伤透脑筋的事情,却在我的描述中充满了趣味,让孩子或者成人看了都会发自心底地想笑,并笑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没有单纯只写儿童世界.也没有单纯只写成人世界.而是将两个世界合在一起,以儿童的天性率真告胜、成人的无可奈何告败。
这样地写成人.这样地带着游戏心态写成人的失利、窘迫和愤慨,能不让孩子爱看吗?因为生活中的父母决不可能是这样的。因为不是这样的,所以就有了新奇感.就有了期待和向往。而这种不是这样的又是建立在是这样的·生活基础上,所以读起来你只会进入或者投入,而不会以现实的标准去怀疑.去否定。
因为是从孩子的视角写大人.这样的大人便有了童心,便有了老顽童般可爱的秉性,所以孩子读起来没
有距离感.只有亲切感,并希望生活中有这样的大人与之相伴。当然,作品除此以外也传达给孩子这么一个信息:在伴随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大人是艰辛的守护者。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对成人读者也有强大的吸引力,因为书中的大人是小孩子眼中的大人,所以他们的身上便带有了小孩子的理解和感觉,也就不同于他们身边的同事或者熟人。这种孩子般的大人让他们读后觉得轻松,因为生活中的他们是节奏很快的创业者,而这种孩子的理解和感觉又是这些匆匆忙忙的创业者常常忽略和不在意的.现在一旦读到,心里好像就有了回应,就好像会想起生活中的某一天似乎发生过同样的事情。再则,因为孩子的率真和直言,将大人的隐私和秘密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出来.这让大人读起来也有会心一笑的感觉。
总之.这是一部很好读、又很好笑的书.它的本事还在于让你无聊的时候又会找出来再看一遍.而每一次看都好像从前没有看过,你会一样的被吸引,一样的忍俊不禁。
故事写的尽是尼古拉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借用第一人称把读者引入孩子的视角。
细心的读者,完全可能从尼古拉的故事中读到自己的生活。它虽然搞笑而且浪漫,但绝对不失其真实。这是个法国小顽童的故事,但许多中国读者却惊呼“尼古拉就是小时候的我!”身为爸爸妈妈的读者还会读到更多,从尼古拉的身上读到自己的孩子,从尼古拉的爸爸妈妈身上读到他们自己。所以本书不但值得孩子们读,更值得大人们读。
翻开《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这部书,你会捧腹大笑,而在大笑之后,你不得不赞叹:她不愧是出自本世纪最杰出的幽默家桑贝和戈西尼笔下,流传了半个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经典之作。
作者对于“顽童”的机敏心智、奇思异想,甚至恶作剧,把握准确,并给予恣肆纵情的描绘;对于现实生活中儿童丰富有趣的故事,给予全力的揭示和理解,深刻表达了对儿童的爱与宽容。
当一本书真正吸引你,让你从内心里觉得它好时,你往往只注重你的感受,而忽视它的写作技巧。《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正是如此,她是一部让人快乐,让人发笑的书,既让孩子快乐、开心地笑,也让大人快乐、开心地笑。
这是一部很好读、又很好笑的书,它的本事还在于读你无聊的时候又会找出来再看一遍,而每一次看都好像从前没有看过,你会一样的被吸引,一样的忍俊不禁。
让·雅克·桑贝(Jean-Jacques Sempe),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因为过于顽皮,他在17岁时被中学开除,从此走上谋生之路。他青少年时期因梦想能加入爵士乐名家雷·旺图拉的乐团,开始为音乐家画像。他当过一段时间不太走运的葡萄酒经纪人,又当过兵。19岁开始从事漫画创作。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1——小尼古拉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2——小尼古拉的课间休息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3——小尼古拉的暑假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4——小尼古拉的烦恼
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5——小尼古拉和他的伙伴们
尼古拉的淘气、调皮、没有恶意的“恶作剧”,独出心裁的“捣乱”,让你觉得这个清澈如水、童趣盎然、好奇心无处不在的男孩子就是你的亲人。他对事物、人物的认识,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心理活动,符合他的个性又引人深思。这是一位有深邃哲思和人生领悟却又童心满怀的作家,从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又出离浮丽,以孩子的话语而又上升到优美的文学语言写出的棒极了的小说。 ——苏叔阳
读而思之,孩子们会感到,尼古拉仿佛就在他们中间,童声童气地描绘着他的让人忍俊不禁的生活趣事,使他们读得入迷,笑得开心。 ——浦漫汀
这部作品有着奇巧的构思、生动的情节、有趣的人物形象,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读者在它面前都会受到幽默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 ——缪印堂
幽默是种智慧,需要用心去体会。法国作家戈西尼和画家桑贝这两位幽默大师,把那种不动声色、不温不火的幽默发挥到了极致。读读小尼古拉的故事吧,它会让人变得更快乐!——张之路
能够不被“尼古拉”逗乐的人实在罕见,无论是五六岁的孩子,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是有孩子的大人和没孩子的大人,乃至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能被“尼古拉”逗得哈哈大笑。于是孩子们笑了,大人们笑了。我们一同感叹:原来生活如此浪漫!——阿甲
法国人是天性浪漫的民族,他们肯定不会忘记要拿童年来幽默一把。《小淘气尼古拉》就是两位法国的漫画大师合作逗乐的杰作,葛西尼负责写故事,桑贝负责配图。故事的叙述也是用漫画的手法,而图画本身也是绝妙的故事。
尼古拉是一个刚上学不久的小学生,他有一帮“死党”,就是在学校里的一帮哥们儿弟兄。这帮小家伙天真烂漫,快乐无比。无论他们到哪里,哪里就变得乱七八糟。
他们一窝蜂地冲过马路去上学,看得交通警察实在心惊,于是征得校长的同意给他们上一堂现场的交通秩序课。能到校外去上课,孩子们非常乐意。警察很耐心地带着他们以安全的方式走过来走过去,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可就在警察满意地夸奖他们,并宣布下课后,这帮小家伙又一窝蜂冲过了马路。
给小家伙们上课不是件容易事,真佩服老师坚强的神经系统。有一次学校组织身体检查,开始的时候,医生们还觉得很有信心应付这帮看起来很可爱的小家伙。可是没多久这帮小家伙就开始让医生们头疼了,最后负责测评孩子们智力状况的医生几乎精神崩溃,他感觉自己成了神经病。
学校不远处新开张了一家书店,孩子们放学后涌进书店里。老板看见来了这么多爱看书的孩子,高兴得乐不可支。可这帮小家伙进去后,只是好奇地东看西问,这也翻翻,那也摸摸,一转身还“稀哩哗啦”碰倒一堆书。什么也没买,他们又一阵风似地蹿出了书店,一路上聊着“这地方真好玩”、“老板真和气”、“下次还来”!
他们一起玩踢球时就更加热闹了。随时都在吃零食的亚三有一个新足球,约了一帮死党一起来踢球。全部来齐,一共18个人,大家先要就各种问题争论个明白。阿蔫学习成绩好,当然只能做裁判,可是只有鲁飞有口哨,因为他的爸爸是警察。可鲁飞不愿意把哨子给阿南,大家只能决定,阿蔫要吹的时候就告诉鲁飞,由鲁飞来吹哨。然后大家抢着当队长,各有各理由,说不到一块儿,就要动拳头。尼古拉说用硬币来决定吧,可是硬币抛出去却找不着了,大家又忙着找硬币。好不容易鲁夫吹响了开场哨,可尼古拉又与杰夫争论起来,两人扭打在一处。阿蔫对鲁飞没经过同意就吹哨抗议,鲁飞说哨子是自己的,爱吹就吹。渐渐地,大家乱作一团,又跑又叫,你推一把我打一拳,开心得不得了。这时候,正在吃零食的亚三突然发现,原来那个足球根本没带过来,忘在家里了。
尼古拉也有破天荒被人夸奖“乖”的时候。他喜欢和邻居一个女孩子玩,所谓一起玩,就是在女孩面前表演翻跟斗。他被邀请参加女孩的生日派对。拿着礼物兴冲冲地跑上门,却发现自己是唯一被邀请的小男生,他不得不坐在一堆叽叽喳喳的女孩中间。女孩的妈妈把尼古拉送回家时,直夸他是个斯文的小绅士。可回到自己的房间,尼古拉放声大哭,让妈妈莫名其妙。还是爸爸理解他,带他出门下馆子、看电影,看的是西部牛仔片,总算让小尼古拉找回了平衡。
尼古拉的故事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好玩的故事组成,有的发生在家里,有的发生在学校,有的发生在放学后的校外,有的发生在度假的海滨。两位漫画大师只是看来随意地把故事勾画出来,于是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人物,一幕幕家庭和学校里的轻喜剧,还有一幅幅令人捧腹的童年快乐即景。
如果说埃米尔的故事还多少想给我们一点教益的话,尼古拉和他的那帮小“死党”们的故事纯粹就是逗我们开心。几十年来,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在法国、在欧洲非常畅销,并被改编成电视剧。孩子和大人都从尼古拉的故事里,获得了极大的快乐。每个人的童年,可能有不同的滋味,但几乎每一个人都乐意,让回忆中留下更多的开怀大笑。
--摘自《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
一贯不温不火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桑贝与勒内·戈西尼合作“孕育”了《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桑尼画画儿,戈西尼撰文。小尼古拉一举成名,这成就了他世界漫画大师的地位。桑贝笔下的人物不是什么大英雄,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民百姓,他用一贯不温不火的幽默,将这些小人物的喜忧、癖好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现在,桑贝的20多部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流传。主要作品包括:《小尼古拉》、《玛塞琳为什么脸红》、《哈吾尔·塔布林》等。
勒内·戈西尼(Rene Goscinny)
欧洲漫画界的传奇作家。1926年出生于巴黎。他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都是在阿根廷度过的。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上中学时成绩优异,毕业后曾从事过很多职业:会计第二助理、广告秘书处学习广告绘画、、记者......最后尝试画讽刺幽默画儿,但是不太成功。
上世纪50年代,戈西尼回到法国,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即专门从事连环漫画脚本的编撰。这时,他遇到了刚刚步入漫画的年轻画家桑贝,他们共同创造了“小尼古拉”这个风靡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人物。此后,他又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作品,如,分别同于得左和莫里斯一起创作了系列连环画《亚力历险记》和《幸运的路克》。他还于1959年创立了《飞行员》杂志,任主编至1974年。
遗憾的是,勒内·戈西尼于1977年因心脏病发作英年早逝。在他身后留下的作品中,他的女儿发现了许多尚未结集成册的尼古拉故事。她后来取得桑贝的同意,将这些图文结集成《小淘气尼古拉新故事集》,不但让父亲的作品再见天日,也造福世界各地许多“尼古拉迷”们。
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一家比利时周报上发表一些小幽默画儿,起名叫“小尼古拉”。在这家杂志社的巴黎办公室里,我遇到了勒内·戈西尼(Rene Goscinny)。当时他正画连环画,写些短篇小说。他比我大6岁,刚从纽约回来,这令我大大地吃了一惊。他穿一身两襟相叠的西装,整齐地戴着领带,从口袋里掏出精巧的打火机给女士们递火。
当天晚上,他请我在一家饭馆共进晚餐。他问我:“您喜欢海胆吗?”我说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便高高兴兴地请我品尝了海胆。为了不欠他的人情,饭后我问他喜不喜欢音乐。他很有礼貌地说喜欢,但仅此而已。我就请他到我家去听两张唱盘,当然,他以为我在开玩笑。我请他去了18区,爬上7层半的小楼,一直到达我那小小的佣人房间。然后得意地拿出我的两张唱盘,一盘是哈威尔的《孔雀舞曲》,另一盘爵士乐被我小心翼翼地放到那架粗糙简陋的唱机里。过了几小节,我问他:“一共有多少?”“您说什么?”“一共有多少音乐家演奏?”他有点吃惊,回答我说:“7位。”我哈哈大笑起来:“您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一共16位音乐家:5位萨克管演奏手,4位长号手,4位小号手,钢琴家,低音乐器手,鼓手!”我们没再听《孔雀舞曲》,他肯定怕我再提出类似乐队组成的问题。
我们成了朋友。
他有礼貌,谨慎,还比较保守,而我有点热情有余。我们两个都有一点口吃。我常给他讲我上小学时的趣事,小时候我是个挺调皮的孩子。他听着直笑,我感觉有点受宠若惊,他可是自新大陆来的。
三四年之后,一家省级报纸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合同。戈西尼写文字,我画画。他拿来一篇文章,是以一个小孩子一一尼古拉一一口气所写的故事,讲述他和他伙伴们的生活,这些伙伴们的名字都很奇怪:鲁飞,亚三,麦星星,阿蔫,科豆什么的,而总学监却叫做“沸汤”。好啦,勒内知道如何写这些故事了。
德诺埃(Denoel)出版社的阿莱克斯·格拉尔(Alex Grall)在他夫人的推荐下,读了我们在省报上登出的插图故事。
可他出版的第一本《小尼古拉》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功。
那时在出版界有这么一个诱人的做法,即“第十三本免费”。书店从出版社每买十二本书便可免费收到第十三本书。
德诺埃出版社并不热心出版这本书的第二集(《小尼古拉的课间休息》),但想起一家书店经常用“第十三本免费”的方法来定购书籍。可能幸亏这家书店,《小尼古拉》才有了第二本续集。
后来又有了其他三部。
就这样,勒内常穿着他的海蓝色细条西服来我家,礼貌、微笑而不乏担心地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几张用打字机精心打好的书稿。然后对我说:“你觉得这样行吗?”
让一雅克·桑贝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14:3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467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