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蟹,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

更新时间:2022-10-22 14:35:19 阅读: 评论:0

物种简介

马蹄蟹马蹄蟹(学名Limulidae),又叫鲎、“夫妻鱼”,被誉为活化石。

马蹄蟹是节肢动物肢口纲剑尾目动物,现存有3属4种,分布在美洲和亚洲部分沿海中。其中美洲鲎分布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另外三种分布于东亚至东南亚一带。其中东方鲎分布于日本、韩国至中国长江以南沿海。南方鲎(巨鲎)分布于泰国、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沿岸至印度孟加拉湾。圆尾鲎则分布于东南亚沿海至印度孟加拉湾。

马蹄蟹其实并非真正的螃蟹,而是原始的节肢动物。它们有宽大的盘状身躯,细长的针状尾巴。它们的祖先可追溯回寒武纪时期,但一直要到侏罗纪时期,才发展出马蹄的外型。虽然现今仍存有五种马蹄蟹,但从後白垩纪时期开始,它们就较不常见。

鲎的长相既像虾又像蟹,人称之为“马蹄蟹”,是一类与三叶虫 (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

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海底鸳鸯”之美称。

物种历史

马蹄蟹马蹄蟹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它可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被称为活化石。

主要危害

人们曾发现了距今5亿年前的鲎化石,它与早已灭绝的三叶虫是近亲。虽然被称它为马蹄蟹,其实它与蟹没有关系,倒是跟蝎、蜘蛛有亲缘。

马蹄蟹是节肢动物肢口纲剑尾目动物,现存有3属4种,分布在美洲和亚洲部分沿海中。中国长江口以南东、南海沿岸、广西沿海等地有它们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马蹄蟹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马蹄蟹有“活化石”之称。

最早的马蹄蟹化石见于奥陶纪(5.05亿∼4.38亿年前),形态与现代马蹄蟹相似的马蹄蟹化石出现于侏罗纪(2.08亿∼1.44亿年前)。最熟知的种是唯一的美洲种美国马蹄蟹(Limuluspolyphemus),体长可达60公分(2呎)以上。另外3种:三刺马蹄蟹(Tachypleustridentatus,中国马蹄蟹)、巨马蹄蟹(T.gigas)和Carcinoscorpinusrotundicauda,分布于亚洲,从日本到印度,此3个种在形态和习性上均似马蹄蟹属(Limulus)。

马蹄蟹类在港湾的水域中最为丰富,冬季见于中等深度的水中,夏天在潮间带的泥滩上。马蹄蟹类一直作为人类的食物,又是软壳蟹类的天敌。

对“爱情”坚贞不渝

鲎对自己的伴侣可以称得上坚贞不渝。成年的鲎总是成对活动,从不分开。雄鲎总是趴在雌鲎的背上,一步不离;而雌鲎也总是背负着雄鲎四处活动。渔人们捕捉鲎的时候总是捉到一双,就是最好的证明。

据说如果人们将雌鲎捉走,雄鲎就会留在原地等着雌鲎归来,雌鲎不出现,雄鲎就不会离开。

(这实际上因为人们通常只在鲎“夫妻”双双上岸产卵的时候捕捉到鲎,造成了上述假象。)

在台湾著名乡土画家吴鼎仁先生的笔下,竟是风情万种。有词一首,如下:

闽海鲎

东鲎晴西鲎雨南沧溟北海苦

横虹卧碧波鲜美名海错

根据世界各国医学界的研究表明,食用鲎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着极大的危害:

1、鲎肉内含有一种大分子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吃鲎可引发皮肤过敏性斑疹、红肿和搔痒,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应,中毒的死亡率较高。这种现象早在1988年《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第三期,由广西海洋研究所梁广耀等人报道的“广西沿海鲎类毒性调查初报”情况相一致。

2、鲎的肉质含有大量内环酰胺嘌呤类化学物质。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嘌呤类物质在体内代谢不完全或蓄积时,是导致痛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3、鲎血液颜色呈蓝色,是因为鲎血浆的主要成分是血蓝蛋白,每1ml血蓝蛋白含重金属有机铜(Cu2+)在0.28~0.31mg(鲎脱离水面时间长短差异)。按每只(雄、雌性)鲎平均体重比值计算,成年鲎的血浆及肉质中含这种铜自质(Cu2+)分别在600~1300mg。据医学研究表明:这种重金属(Cu2+)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主要蓄积在肝和肾脏,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可加速肝细胞坏死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引发肾功能衰竭氨中毒等并发症。此外,这种(Cu2+)质还可引发人体造血机能障碍和影响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等。也许会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也曾吃过鲎,怎么就没有发生过敏性反应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虽然在吃鲎时未发生过敏性反应,但鲎血液和鲎肉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是不容置疑的,当这些化学物质在人体内蓄积或代谢不完全时,必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形态特征

马蹄蟹马蹄蟹的身体分为以关节相连的3部分:宽阔马蹄形的头胸部,小得多的分节的腹部和一根长而尖的尾剑(尾节)。它的头胸部上表面光滑,隆起,侧面有一对复眼,中脊前端有一对能感受紫外线的单眼。头胸部的腹面有6对附肢:第一对称为螯肢,专门用以捕捉蠕虫、薄壳的软体动物和其他猎物;其他5对附肢围绕于口周围,其功能为步行和进食(步足),每个步足的基节内侧有长刺,用以剥离食物并将其滚入口中。最後一对步足基节後面有一对退化的附肢,称为脣瓣。

食物进入磨胃(砂囊)后被磨碎。体内有一个大型的器官,称为肝胰腺,可将消化酶分泌入长形的胃肠内。主要的排泄器官为一对长形的基节腺,开口于第4对步足的基部。头胸部的神经节愈合成环状,围绕食道。生殖腺多分支,分布于体内大部分区域。头胸部附肢之後有一个横行的板状片(厣),覆盖著书鳃。书鳃有节奏的拍动并激起水流,以进行呼吸。虽然马蹄蟹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後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生活习性

马蹄蟹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生活在近岸。

马蹄蟹是一类与三叶虫一样古老的动物,它其实并非真正的螃蟹,而是用腮呼吸的原始的节肢动物。有宽大的盘状身躯,细长的针状尾巴。牠们的祖先可追溯回寒武纪时期,但一直要到侏罗纪时期,才发展出马蹄的外型。

马蹄蟹生活在近岸较深的水域,不善于游泳,用一对躯体翼瓣在水中捱进,或缓慢地在海底爬行。海底软泥对它们最适合,在那儿以小蛤和幼虫为食,用头甲作挖掘器将其从软泥中挖掘出来。

尚无明显的理由说明马蹄蟹的古代谱系存活下来的原因,显然它很适应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它十分强壮,足以在遭受产卵期间的巨大损失后幸存下来。几百万年来,马蹄蟹的生活方式从未有所改善,这就使现代的观赏者们能目睹往日的迷人形象。

分布范围

现存3属:两属分布于亚洲沿岸,一属分布于北美沿岸。最熟知的种是唯一的美洲种美国鲎(Limulus polyphemus),体长可达60公分以上。另外3种:三刺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中国鲎)、巨鲎(T. gigas)和Carcinoscorpinus rotundicauda,分布于亚洲,从日本到印度,此3个种在形态和习性上均似鲎属(Limulus)。

分布于亚洲沿海和北美沿海。

美洲鲎分布于北美东海域,即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以南,墨西哥湾沿尤卡坦半岛到美国的缅因州沿岸。也即北纬19度至45度的狭窄海域。

中国鲎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沿海海域,其主要来源有湛江、北海、长乐、平潭等地。国外分布于日本、菲律宾等地。

南方鲎,分布于印度、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圆尾鲎,分布于印度、孟加拉。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广西钦州、北海、海南儋州、临高、澄迈、海口地区沿海也有分布。

鲎在数亿年前出现并能够繁衍不衰,一方面是鲎自身的繁殖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因鲎肉的口感较差,而且食用后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和中毒性休克等,由于鲎具有的特殊生理毒理性质,一直以来极少被人们捕杀。然而近些年来,因有些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吃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一些小商贩在其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进行盲目炒作和蓄意误导,致使这种古生物鲎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滥捕滥杀东方鲎和对食用者生命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生长繁殖

繁殖特点

每年春天,成熟成年蟹成群结队地迁移到所选的海滩上产卵。产卵地通常是波浪冲击到的沙滩,这种选择导致许多个体的衰落。人们尚未充分理解这种繁殖性迁移的原因,但它似乎和望月春潮有关,这时成千上万的蟹迁移到岸边,在最高潮处的沙中挖坑,雌蟹在坑内产下200-300个卵,在被沙埋之前雄蟹给卵受精,然后任其发育。

在这些处于拍岸浪带的裸露海岸上,许多蟹被海浪掀翻,把其脆弱、柔软的躯体暴露在炙热的阳光下,极容易成为当时集聚在海滩上的海鸥的猎物。能用其长尾巴作控制杆,来校正自己的航向,只是颇有难度。然而,这各冒险似乎值得的,因为在较为隐蔽的海滩上,产卵的雌蟹很可能活下来,但是所产的卵几乎不太可能被孵化。产下的卵孵化四个星期,正好赶上下一个望月春潮,把新孵出的幼蟹冲进海里。

尚无明显的理由说明其古代谱系存活下来的原因,显然它很适应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它十分强壮,足以在遭受产卵期间的巨大损失后幸存下来。

繁殖方式

马蹄蟹马蹄蟹的繁殖方式为卵生,自然条件下雌性马蹄蟹在性成熟后约2年产一次卵。雌性马蹄蟹先在沙滩上挖坑,产下卵后等待父亲来受精。每到繁殖季节,雌雄马蹄蟹一旦结为夫妻,便行影不离,故有“海底鸳鸯”之称。肥大的雌性常常驮着瘦小的雄性蹒跚而行。此时人们在沙滩上如果捉到一只马蹄蟹,提起来便是一对。马蹄蟹的寿命一般是19年,通常9岁以后才达到性成熟。

繁殖时间

一般产卵地点正好在高潮线下。数周後幼体从卵中孵出,约长5公釐(0.2吋),以贮存的卵黄为营养来源。第二幼体期的个体已有一条短小的尾节,以小型动物为食,在泥滩中越冬。第三幼体期的个体形似微小的成体。幼体经蜕皮进入下一个幼体期,此时表皮围绕头胸部边缘裂开,然後脱落。每次蜕皮体长即增加约25%。到9-12岁时约蜕皮16次达到性成熟。成体以海生蠕虫为食,身上常覆以各种带壳的生物。

每当春夏季马蹄蟹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马蹄蟹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马蹄蟹,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马蹄蟹享“海底鸳鸯”之美称。

亚科分布海域
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
美洲鲎亚科SubfamilyLimulinae美洲鲎Limuluspolyphemus北美洲东岸海域
鲎亚科SubfamilyTachypleinae东方鲎Tachypleustridentatus东南亚海域
圆尾鲎Carcinoscorpinusrotundicauda
巨鲎T.gigas
中文学名美洲鲎中文学名东方鲎
拉丁学名Limuluspolyphemu拉丁学名Tachpleustridentatus
动物界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亚门鲎属螯肢动物亚门
剑尾纲肢口纲
剑尾目剑尾目
鲎科鲎科
美洲鲎属东方鲎属
美洲鲎中国鲎
分布区域墨西哥湾和北美洲东岸分布区域中国
别称鲎鱼,中国鲎,马蹄鲎,三刺鲎,海怪
中文名圆尾鲎学名南方鲎
别称马蹄蟹二名法Tachypleusgigas
学名Carcinoscorpiusrotundicauda动物界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亚门螯肢动物亚门
亚门螯肢动物亚门肢口纲
肢口纲剑尾目
剑尾目鲎科
鲎科亚洲鲎属
鲎属南方鲎
圆尾鲎分布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及泰国
分部东亚与东南亚各沿海地区,包括日本、台湾、香港、澳门、和中国沿岸

药用价值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鲎TachypleustridentatusLeach,以尾状刺及其腹内鲎珠入药。鲎的肉、卵均可食用。其壳、尾、卵、肉和血均可入药。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鲎尾炭:咸,温。

主要品种

物种分类世界上现存的鲎为两亚科三属四种,北美洲东岸海域产的美洲鲎,属美洲鲎亚科(SubfamilyLimulinae),东南亚海域产的东方鲎、圆尾鲎、巨鲎均属鲎亚科(SubfamilyTachypleinae)。

目前世界上仅有四种:中国鲎、美洲鲎、马来鲎和圆尾鲎。

中国鲎美洲鲎马来鲎圆尾鲎

保护现状

一、中国鲎与南方鲎为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级别。二、圆尾鲎为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易危级别。保护区遂溪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遂溪中国鲎自然保护区,经遂溪县人民政府2000年9月7日《关于设立中国鲎自然保护区的批复》(遂府函「2000」47号)设立。遂溪中国鲎自然保护区位于遂溪县草潭镇角头沙咀东北至西北(即东至:109°47′59″,西至:109°45′08″,南至:21°20′08″,北至:21°22′35″)海域,总面积1000公顷。保护区内设有面积350公顷的核心区;面积510公顷的缓冲区;面积140公顷的实验区。

平潭岛特别保护区平潭岛是大陆享誉世界的产鲎区,当地中国鲎产量曾居全国第一,然而,由于福建人爱吃鲎,大量捕抓及各种原因,上世纪末,平潭中国鲎已难觅踪迹,成为了濒危物种。多年来,平潭县和福州市政府不断加大中国鲎的保护力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捕捉、驯养繁殖、经营利用、收购、出售中国鲎及其产品,以此来加强对中国鲎的保护。然而,由于中国鲎生长周期长,幼年的中国鲎需要近13年时间才能繁殖,因此保护形势依然严峻。2010年4月,记者从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了解到,福建平潭岛中国鲎特别保护区正在酝酿建设中。这个保护区建成后,可为中国鲎提供繁衍和越冬的安全场所。南三岛鲎类自然保护区2003年11月20日,经湛江市坡头区人民政府批准(湛坡府函[2003]45号文),建立了南三岛鲎类自然保护区,级别为县级,主要保护珍稀濒危的中国鲎和圆尾鲎等鲎类品种。该保护区位于风光秀丽的南三岛东部下利剑沙至大王庙一带海域,面积2185.5公顷,其四至范围坐标为:N21°11′48″,E110°37′18″;N21°11′48″,E110°38′54″;N21°08′06″,E110°37′30″;N21°08′06″,E110°35′24″。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为核心区、试验区和缓冲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38.1公顷,试验区面积488.6公顷,缓冲区面积858.8公顷。广西中国鲎保护区2009年3月,广西渔政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滥捕滥杀这种珍贵动物的现象在沿海地区非常严重。中国鲎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由于北海水质好,无污染,特别适合中国鲎生存,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建立一个中国鲎保护区。国外文献表明至少有11种迁徙鸟类及部分鱼类以鲎卵为主要食物,因此鲎也是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鲎数量减少,将对生态造成一定影响。部分生物学家及鲎试剂厂家等已向国家建议设立鲎保护区及立法保护鲎。濒危原因一、作为医药被利用:用鲎血细胞制成试剂,可以快速而灵敏检测内毒素,中国鲎是鲎试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被大量猎杀。二、作为食物被利用:中国鲎在其分布地成千上万地被捕捞,销往全国各地,并被当成盘中餐,资源严重减少。

主要价值

目前鲎血的其他研究及在医学上的应用还继续为科学家们所探讨和发展之中。

医疗价值

功能主治

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

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

用法用量

鲎尾炭:1~2钱;外用适量。

鲎珠:1~2分,水冲服。

用药忌宜

孟铣:“多食发嗽及疮癣。”

古籍考证

出自《嘉祐本草》;①《本草拾遗》:“鲎,生南海。大小皆牝牡相随。”②《纲目》:“鲎,状如熨斗之形,广尺余,其甲莹滑,青黑色,鏊背骨眼,眼在背上,口在腹下,头如蜣螂,十二足,似蟹,在腹两旁,长五、六尺,尾长一、二尺,有三棱如棕茎,背上有骨如角,高七、八寸,如石珊瑚状,每过海,相负示背,乘风而游,俗呼鲎帆,亦曰鲎BI。其血碧色,腹有子如黍粟米,可为醯酱。小者名鬼鲎,食之害人。”

——《全国中草药汇编》

经济价值

人类一直就将马蹄蟹当作食物,它们的肉、生殖腺和卵都可食用。但是它们的血液中含铜量过高,所以多食会中毒。

马蹄蟹的血液可用作医用试剂。血液中的变形细胞(少量,离心得到沉淀白色物)甚至被带上外太空,侦测有机体及保护太空人免于疾病伤害。马蹄蟹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血青蛋白),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科学价值

眼睛

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血液

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麻省海生所的一位研究员庞博士(Dr.FrederickB.Bang)于一九五五年无意中发现鲎血的快速凝固,事实上是身体防御系统上的重要一环。换言之,当鲎壳受损伤而流出的血液会很快凝固,这是为了防止细菌侵入体内。于是,科学家意识到可以用鲎血来作为一种细菌测试器,再经过进一步探讨,科学家们更发现鲎血当中有一种特殊细胞,不仅可以测出活菌,同时也能测出细菌所分泌的内毒素(endotoxin)。所以鲎血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还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目前鲎血的其他研究及在医学上的应用还继续为科学家们所探讨和发展之中。

科学研究

 3.放在特殊架子上取血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鲎变形细胞溶解物(LAL,在马蹄蟹的浅蓝色血液里发现的一种凝结物质)能困住真菌和内毒素,在这些入侵者周围形成厚厚的凝胶体。通过这种方法,制药过程中和医疗器械上的不洁物就会很容易发现。

下面显示的是制药公司——查尔斯-里弗尔(Charles River)是如何收获马蹄蟹,在不用杀死它们的情况下把它们的血液制成可以发现污染物的试剂的。该公司是得到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许可,可以生产和销售鲎变形细胞溶解物的5家公司之一。

1、捕捉马蹄蟹 得到自然资源部允许的渔民正在捕捉爬上南卡罗来纳州的海岸产卵的马蹄蟹,他们把马蹄蟹从浅水里捡起来,放进船里。 
2、清洗马蹄蟹马蹄蟹被放进封闭容器里送入实验室的加工厂,放在这种容器里可以保证它们外观好看潮湿。沙粒、
3、放在特殊架子上取血马蹄蟹被放置在特殊架子上后,一根
4、释放在马蹄蟹被捕捉的同一天,它们会被带到距离被捉地大约70英里到80英里(112.65到128.75公里)的地方释放掉。这样做能够确保它们不会流血太久。此时这些马蹄蟹有足够的血液可以供给附属肢体,以便它们可以幸存下来,慢慢恢复健康。
5、加工这些血液通过
6、销售查尔斯-里弗尔公司向消费者出售鲎试剂,供他们通过静脉输液治疗疾病,或者给战场上的士兵使用。该实验室的两种最新便携式试剂最近被带上了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14:3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467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马蹄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