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香,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2-10-22 14:33:29 阅读: 评论:0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50-100厘米,被灰棕色短柔毛,根状茎粗壮,直径约5毫米;有多数细长须根。叶心形,长6-1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和边缘均被柔毛;叶柄长3-12厘米,被毛。花单生,花梗长2-5.5厘米,被毛;萼片心形,长约10毫米,宽约7毫米;花瓣黄绿色,肾心形,长约10毫米,宽约8毫米,基部耳状心形,有爪;雄蕊与花柱近等高,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长圆形,药隔不伸出;心皮大部离生,花柱不明显,柱头细小,胚珠多数,着生于心皮腹缝线上。蒴果蓇葖状,长约9毫米,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种子三角状倒锥形,长约3毫米,背面有细密横纹。花期4-7月。马蹄香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1600米山谷林下和沟边草丛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江西、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及贵州等省。生长在海拔600-1600米山谷林下和沟边草丛中。

生长繁殖

组培材料:材料类别顶芽和茎段。

培养条件:诱导生长培养基:⑴MS+6-BA2.0毫克/升+IBA0.2毫克/升+LH800。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⑵MS+6-BA2.0毫克/升+NAA0.5毫克/升。增殖及壮苗培养基:⑶MS+6-BA1.5毫克/升+KT0.5毫克/升+IBA0.2毫克/升。生根培养基:⑷1/2MS+IBA0.1毫克/升(或MS)。所用培养基均加0.8-0.9%琼脂、3%白砂糖,pH5.6-5.8。培养温度(20±2)℃,相对湿度65-75%,光照12-14小时/天,光照度为1500-2000勒克斯。

生长分化

生根与移栽:取培养基⑶培养的芽苗转接于⑷中,20-30天左右其基部可产生1-3条0.5厘米左右长的不定根;30-35天后产生不定根3-5条,长约1.5-3.5厘米,株高可达2.5-3厘米,生根率95%以上。培养30-35天、炼苗3-4天后移栽,于18-22℃下移入沙和腐殖土(1:1)的基质中,浇透水,塑料薄膜适当覆盖保湿,成活率90%以上。马蹄香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根状茎和根入药,治胃寒痛、关节疼痛;鲜叶外用治疮疡。

药用信息

别名:金钱草(潮汕)、铜钱草(海丰)、假地豆(潮安、潮州)、山地豆(潮阳)、月姑草、老虎耳(惠来)、落地金钱(澄海)。马蹄香性味:味甘淡微苦辛,气香,性平,无毒。

功效:内服消风散气解暑,利尿通淋去积。入小肠膀胱经。外治痈肿疔疖等。

主治:沙石淋,小便不利,尿血,风湿水肿,伤风头痛,风嗽,胃痛,久积疾痛。

注意:本药物属马兜铃科,含烈性致癌物马兜铃酸,亦可致急性肾衰竭和慢性马兜铃肾炎,强烈不建议药用及其他用途。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坡地、山野、茺地、草丛、路边、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

园林用途:宜作林下地被。

单方验方

1.治伤风头痛发热:马蹄香、地豆草各30克,水煎,冲红糖服。

2.治胃风疼痛:马蹄香、三脚虎各30克,水煎,加酒冲服。

3.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马蹄香、大青叶各15克,车前草9克,水煎服,每日l剂。

4.治风嗽:马蹄香30克,加猪肺共煮,饮汤吃肉。

5.治血尿:

(l)马蹄香120克,水煎服,每日l剂。

(2)或马蹄香、生茅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l剂。

6.治风湿水肿:马蹄香、白面风、山葡萄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7.治小便不利:马蹄香30克,水煎服,每日l剂。

8.治砂石淋:

(l)马蹄香30一120克,水煎服。

(2)马蹄香30—120克,木棉花根60克,水煎服。

(3)马蹄香60克,车前草、玉米须各30克,海金沙15克,水煎服。

(4)马蹄香30一120克,水煎,冲蜜服。

(5)马蹄香30一120克,加冬瓜册,共煮服。

9.治久积风气酸痛:马蹄香30克,水煎,加酒饮服,每日1剂。

马蹄香10.治痈肿疔疖:鲜马蹄香、鲜山葡萄根各适量,捶烂,外敷患处。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Ⅱ级——濒危(EN)。

2021年9月7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14:3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466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马蹄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