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修

更新时间:2022-10-22 09:20:07 阅读: 评论:0

定义及意义

它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城乡学校和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是创新教研形式,拓宽教学研究途径,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教育,提升教师素质,打造教育强市,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主要措施

硬件建设管理

(1)加大投入,建设硬件

教体局投入必要的资金不断完善网络教研的硬件设施,并列支专项经费保证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各学校也要列支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网络教研活动。

(2)办好栏目,构建平台

建好三个网站,并派专人对网页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

信息平台:

资源平台:

交流平台:

技术学习培训

(1)加强学习 转变教研观念

各学科教研员必须加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树立新的资源观、教研观和共建合作观,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做到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能在网上收集、整合、发布各种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能力和实效。

(2)加强培训 提高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教研员和广大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网络知识、电脑处理文字、学会在网上收集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学会建立博客、学会应用电子邮箱传递电子文档等。市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学校要定期有计划地组织教研员和教师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

A、培训教研员队伍

由教研室先培训各学科教研员,为其学科带动打下技术基础。

B、网络教研三级培训

一级培训:教研室培训各中心校的专干;

二级培训:各中心校的专干再培训所辖学校的专干;

三级培训:各学校的专干最后培训本校的教师。

C、利用一切培训机会对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技能的培训

网络教研

(1)以学科教研员为核心,以学科博客群组为平台,进行联动式主题教研。

我们每个教研员都在这个平台上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并以学科为龙头建立博客群组,定期确立讨论主题,传达课改信息,解决学科难题,与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教研交流,调选精华日志。如果老师们遇到问题,也可以在教研员或学科带头人的博客中留言,请求指导。教研员们穿行于基层老师们的博客群中,做到亲切交流、及时回复,追踪问题、定期话题、跟进管理、多元评价,为教师提供最有力的思想和技术上的支持。充分利用了名师资源,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2)以学科教研员为核心,以资源库和研修茶座为平台进行观课议课。

初中语文学科率先进行网络教研的尝试,我们整合资源库和研修茶座的优势,探索利用网络进行观课议课活动。首先利用教学资源库,提供视频课例,约定在同一时间,大家同看一课例,看的同时,并利用QQ群的“中语在线”进行即时交流。这样克服了以前观课时交流范围的局限性。看课后,老师们在研修茶座博客进行反思交流。以研课为主,依托网络,进行观课议课的课例研讨模式,加强了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08年上半年,我们共开展了六期的网上观课议课活动,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3)以中心校为核心,以研修茶座为平台,进行集体备课。

各中心校所辖学校,所处比较分散,而每个学校的规模又比较小,怎样才能更好的开展集体备课呢。具体做法是:

A、每学期开学初,中心校制定网络集体备课的实施方案,并召开省、市骨干教师和备课组长会议,研究制定本期各级各科的教学进度和网络集体备课的篇目和内容。

B、主备教师在学校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参与下,根据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至中心校网络备课专用邮箱,中心校将其上传“研修茶座”博客网上的相应中心校的博客上,供广大教师参阅。

C、同级同科教师在第一时间内上网阅览,并进行实名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或修改意见,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

D、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写出自己的教后反思,在相应教案后以评论的形式上传。

各位教师在进行网上评论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同时,网络集体备课还吸引了许多兄弟乡镇学校的教师进行留言评论,真正做到了教师间的交流互动,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师能力和授课水平。

探索主题

我们征集老师们最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每月一个主题,进行全市主题教研。各学校还根据自己需要,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进行教研。目前,这种方式正在探索实践中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09:2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44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研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