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堰四川有个闻名天下的堵江堰,因其用汩汩清流造福千年,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历史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和都江堰的恢宏伟大相比,我们今天介绍的伍子胥堰当然渺得多,她谦卑地躲藏在秦巴山地一隅,鲜为世人所知,却也同样用清清渠水,滋润濡养了百代郧阳儿女。
这项水利工程叫伍子胥堰,因为据民间传说,那是吴越春秋的风云人物伍员(yún,字子胥)修筑的,他悲壮的复仇是东周列国故事中有声有色的章节;由于奸臣费无极的谗言,昏愦凶残的楚平王下令杀掉太子建,同时株连到太子建的师傅伍奢一家,迫使伍奢之子伍员出奔吴国。为报父兄之仇,伍子胥在吴国物色了著名刺客专设诸,助公子光刺杀吴王僚,篡得君位,即吴王阖闾,终于借得精兵十万,于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兴师伐楚。五战五胜,攻克郢都。时昏君已死,伍员鞭尸,听说平王之子昭王在郧阳即位,遂领兵溯汉江而上直抵郧县。昭王逃至房陵(今房县)由于山高路险,一时难以攻克。伍子胥在郧屯兵三年,采用军民合作方式,共建了东西二条堰渠。屈指算来,迄今有2500年了。
如果说,东大堰干渠在高山大岭上以逶迤壮美为特色的话,西大堰的风光则要以旖妮秀美见长了。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出花果狭窄的山口,静静注入汉江。小河与汉江汇合处,冲击出一块葫芦形的小平原,西大堰的主坝就修筑在葫芦嘴上,人们称之为“龙口”。堰东开挖一条人工大渠,沿着葫芦平原东边山脚蜿蜒,拐过一个九十度弯,与汉江岸平行,一去三十五里,直达郧阳城西东郊,日夜奔流不息。
最奇妙的是沿着大渠竟繁衍出一条热热闹闹的小街来,街面全由碗口大的青光石铺成。两旁店铺将水渠夹持中央,真有几分水乡情调。炸油条麻花的。卖三合汤豆腐脑的,打铁的修锁的剃头的,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水渠日夜哗哗,与打铁声叫卖声鸡鸣狗吠声连成一片。山里人将西伍子胥堰唤作大堰,大堰所在乡叫大堰乡,无名小河得名堰河,而这因堰渠而生的奇妙的小街,自然就叫作堰河街了。一连串的命名里,饱含着村民百姓对她的崇敬感与亲切感,这是儿女对一位朴实的乡村母亲的情感。
伍子胥(?~公元前484)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音云,yun第二声),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人,县城大车站外有其雕像。也有一说在襄樊市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u003c伍子胥-奇谋战圣u003e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楚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得进用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与谋国政。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根据吴与周边各国的强弱形势及利害关系,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之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周敬王八年(前512),针对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且互相推诿的弱点,提出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待楚军疲敝,再大举进攻。此后数年间,吴军连年扰楚,迫楚军被动应战,疲于奔命,实力大为削弱。随即展开大举攻楚的准备,争取与楚有矛盾的蔡、唐两国作为吴的盟国,使楚北方门户洞开,为尔后避开楚军防守正面实施突袭创造了条件。又出兵攻越,给楚造成吴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并施反间于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战的子期,而用贪鄙无能的子常为帅。十四年,与孙武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沿淮水西进,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并展开追击,长驱攻入楚都郢(今荆沙江陵西北),终成破楚之功(见柏举之战)。由于怀有强烈的个人复仇愿望,在楚未能安抚民心,激起楚国上下反对,致使吴军难以立足。阖闾死后,继事吴王夫差。二十六年,吴、越夫椒之战,越惨败几于亡国,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时,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越王句践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不可养痈遗患,而应乘势灭越。夫差不纳,坐视越国自大。三十六年,及见夫差欲率大军攻齐,越王句践率众朝贺,再度劝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绝。知夫差昧于大势而不可谏,吴国必为越国所破灭,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反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死后仅十年,越灭吴,终应其言。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汉书·艺文志》著录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亡失,当证伍子胥生前有其军事著作。
从春秋时期的战争中透露出来的历史亮点:吴国在吴国历代君王和名臣(如:伍子胥)等人不断努力下,组建出来的“混合舰队”,可称中国海军鼻祖而当之无愧!
当时的船只分类是:大中小三翼(战船)、其中大翼船长20米,宽达2.7米,突冒(撞击船)、桥船(为骑兵搭船用)、还有楼船是指挥舰船,分工已经初具规模。而不是像不少铁血网友所说那样,只是以平底小船为主。
试探郧阳误传“伍子胥堰”之根源
伍子胥堰自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八年,高唐州进士朱寀连任郧阳知府,其间亦捐资修复此二堰,民因久失灌溉,复受其惠,拟议给建生祠,以表感激之情。其后嘉庆《郧阳府志》、同治《郧阳府志》以及同治《郧县志》均载有《朱寀传记》,中国水利之兴,起于大禹治洪,所谓“禹平水土”、“禹疏九河”、“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皆是他治洪之史功的记载。远古之时,因有禹功,民始赖以安。战国时期,由魏索先动用民力,引黄河水为鸿沟,使与宋、郑、陈、蔡、曹、卫诸国互通,与齐、汝、淮、泗交会,形成了黄淮平原的水路交通网。于是民享有运河交通之利。继之,约在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李冰为蜀太守,利用岷江水,贯穿成都平原,称为“都江堰”,使民收灌溉之利。其后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又有郑国引泾水,为秦作“郑国渠”,使关中成富庶之区。后世相习成风,在西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前后,召信臣为南阳太守,作渠溉田,惠及中原,也颇有影响。从此农田水利普遍为民重视,以为农业之命脉。考察郧阳的农田水利,起步可能较迟。据府县志记载,郧阳盛水堰是在明天顺年间(1457—1464)由郧县知县戴琰修,至弘治间(1488—1505)经郧阳抚治都御史王鉴之重建,并凿武阳堰,有王鉴之的《重修武阳盛水二堰记》叙其事。由此沿传,于明万历六、七年(1578—1579),郧阳知府宋豸又修,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又由郧阳抚治杨懋勋、提督佟国瑶捐资重修。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四十八年(1709),高唐州(在山东省西北部)进士朱寀连任郧阳知府,其间亦捐资修复此二堰,民因久失灌溉,复受其惠,拟议给建生祠,以表感激之情。其后嘉庆《郧阳府志》、同治《郧阳府志》以及同治《郧县志》均载有《朱寀传记》,表彰其人。但是这个“生祠”引起了后人的讹传,且颇有影响,那就是改称“盛水”、“武阳”二堰为“东伍子胥堰”和“西伍子胥堰”,前郧阳志办编纂的《郧阳古今》且有褒语“闻名遐迩”。对此,郧阳籍邢方贵先生可谓做了有心人,他根据一些历史典籍,于1994年撰写了《郧县“伍子胥堰”辨考》,与之澄清,纠正了史误。
但是这个史误是怎样引起的呢?我以为世间人事之形成,亦如自然之变化:无风不起浪,有云才生雷。在这里我也试图加以追究,寻出其所以生成风云之源。
朱寀以异乡之官,捐资修堰,关怀民生,有益地方,且从其传中可知其人勤于政事,重视文教,民感其德,为立生祠,按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风情,也是无可非议的事。考其时间,大约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以后,由地方绅士议定的,名为朱公祠。康熙以后的郧阳志书,如嘉庆《郧阳府志》、同治《郧阳府治》以及同治《郧县志》,皆有其祠名。但是按历史实际说来,郧阳人民在康熙间,都没有建这个生祠,而只是借了盛水堰旁的法华寺供奉塑像,以资纪念。这是因为在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十一日,皇上晓谕:“取民地以广庙宇,有碍民生,其永行禁止。”郧民不敢违,故当时未另行择地建筑。虽然在志书上既有“法华寺”,亦有“朱公祠”,可在地方上寻踪,则是合二而一的古建遗址,一直沿传到民国时期,其宇犹存。
早年郧阳旧“志”载:“法华寺,去县东五里。”它是开创郧阳府治前就有的,据旧《志》介绍,在明弘治中(1488—1505),曾经郧阳指挥康勇补修。其所在地名杨家岗,座北朝南,四方院落,周围稻田环绵二三十里,远近点缀着农家茅舍、水磨,早晚可听到牛倌号角,吁人放牛出圈,接牛归圈。春耕时节可闻一片吆喝声,可看到一幅“群牛争春图”。每年秋初,黄金一片,显现出郧阳“东城早稻”的景象。农民即将忙于收获,将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亦将在这里请“山二黄”戏班唱戏三天,感谢祠神。走进院落,正殿题书“大雄宝殿”,中居佛祖,左塑朱寀像,着清朝官服文静端庄,右塑伍子胥像,古代戎装,威武英姿。当时朱寀正是郧阳知府,岂能无识?所以这很可能是朱寀史识之误的授意之作,且由此误导郧人一直传说:“春秋之际,伍子胥率领吴师居麇,开凿了‘盛水’、‘武阳’二堰”由是也就转化成了“东伍子胥堰”和“西伍子胥堰”。当时朱寀既在任,无论如何脱离不了干系。郧县古称麇国,所谓“吴师居麇”,乃是麇城之“麇”,不是麇国之“麇”。一经传开,这可真是如《战国策·秦策》所言:“众口所椎,无翼而飞。”按《左传》载“吴师居麇”是在鲁定公五年(前506年),果如所传,那么郧阳的“盛水堰”和“武阳堰”比起“都江堰”之开凿,还要早了两个半世纪,那岂不是“中国农田水利,郧阳堪称第一”了吗?
朱寀的误识、误导,还不只此一端。
请看《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郧阳府部封建考》中的一段记载:“郧,皋陶之后,子爵。按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计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败郧师于蒲骚。后楚灭郧子(国),封斗辛为郧公。《左传》称郧,即郧乡。”
这是把古郧国之“郧”,当作郧县前称郧乡之“郧”的误识所引起的误载。其所以认定系朱寀所为,也自有其历史的鉴证。
在清朝康熙中,朝廷已掀起了撰修明史的热潮,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一月二十六日,皇上诫修《明朝》史臣:“西敫(hé)公论,明是非,以成信史。”次年三月十七日,命选江南,浙举、贡、生、监善书者入京修书。在此期间,又聚有众多史家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其中的《职方典》俱由全国各省、府(州)的巡抚、知府(州)提供。按明、清以来的修“志”通例,府(州)、县志自应归知府(州)、知县分别亲自纂修。当时郧阳知府正是朱寀,而《郧阳府部》这一部分史实内容,自然应由他来提供,决无他人。且在吴师居麇之前,楚昭王因吴师所迫,逃出郢都而奔入郧,再奔入随,以及后来吴师居麇,又为楚师所败,这一段史实中的“麇”、“郧”因朱寀的误识、误导与误载,其时间正与当时朝廷编修史志之时榫卯相扣,岂容置疑!
近世修志,也有人认为可以借名人、名事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如果这样可行,相习成风,那可是地方志的大灾难,窃以为应当严令禁止。
本文发布于:2022-10-22 09:0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447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