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上下班制度是为缓解交通压力而实行的弹性上下班制度,通过调整上下班时间,延长高峰时间,使交通高峰分散,以减轻交通拥挤、路口堵车现象。
德国一些大城市早在7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制造业一般是早上7点上班,下午3时半或4时下班;政府部门采取弹性工作制,工作日内上午9时至下午3时为固定上班时间,其余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工作情况错时上下班,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能少于6小时,不能多于9小时,政府的工作会议被统一安排在上午9时至下午3时之间进行,对外办公窗口另行规定;商业服务部门及商业性公司一般是早上9时半或10点上班。根据德国联邦交通研究所专家介绍,有生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体力在上午最充沛,而脑力在下午或晚上最活跃。
错时上下班和弹性工作制不仅仅是充分利用了道路资源,减少了交通拥堵,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缓解公共交通运力紧张情况,提高商业、娱乐业晚间的营业时间和营业额等。可以说,错时上下班和弹性工作制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举措。
2010年4月12日起,北京市开始实施错时上下班措施。山东省济南市更是早在2003年10月1日就开始试行错时上下班。经多方调查论证,改革现行作息制度,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利大于弊。仅以济南为例,济南市区推行错时上下班工作制度后,主要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减少了约30%以上,相当于节约十多亿元的道路建设投入。商业营业收入增加15%左右,预计每年可增加营业收入十多亿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减少一大笔办公开支。现行的作息制度午休时间过长,尤其夏季午休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使一些本可以连续进行的工作,如会议、洽谈等政务、商务活动因此而暂停和中止,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有,由于上班族早出晚归,花费大量的时间往返于上下班路途,加之中午大多没有休息场所,得不到充分休息,导致下午工作精力难以集中,从而影响了工作质量,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实行新的作息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增强工作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行政效能。从经济角度考虑,午休时间缩短后,绝大多数公车中午不用启动,可减少一大笔办公开支。结果综合方方面面的情况来看,改革现行作息制度,实行错时工作制,是按社会规律调节社会行为的需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一种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也是“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一社会目标和人性理念的体现。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22:4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415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