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叶,蔷薇科梅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2-10-21 20:14:38 阅读: 评论:0

形态特征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桃树叶

生长环境

桃树叶一般来说,春天开花的植物,它们的叶和花的各部分都在头年秋天就已长成并包在芽里。到了第二年春天,气温逐渐升高,各部分的细胞很快分裂生长起来,花和叶就伸展开来露在芽外面,形成开花长叶的现象。那些先长叶后开花的植物,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比较低,初春的温度已经满足它生长的需要。所以它就长出叶子来。而那些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却相反。它们的花芽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比较低,而叶芽要求的温度比较高。花芽长大开花后,叶芽还在潜伏着,要等到温度进一步升高才能长出叶片来。由此可见,植物的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主要是由花芽或叶芽对生长温度的要求不同所决定的。这是因为它的花芽分化都是在头一年夏季进行的,花各部分原基形成后花芽转入休眠,到第二年春季才可开花。一般由于这类花木花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比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低,因此早春的温度已满足了它们的生长的需要,于是花芽逐渐膨大而开放。但此时的气温对叶芽来说,还不能满足它生长的需要,所以仍然潜伏着,待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满足其生长需要时,叶芽才开始萌发,于是就出现了先开花后长叶的现象。

分布范围

原产我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1、桃树叶:桃树叶中含有和羟基类及多种有机酸等。将桃树叶捣烂,加水10倍搅均后过滤,取液喷洒,可防治蚜虫、螟虫、菜青虫、尺蠖和软体虫。

2、桃树的树叶可以制成许多治疗作用的饮料,如桃树的叶子有利尿作用。

3、桃树叶可消除粉刺(取红萝卜1000克,洗净压汁,8枚桃树叶煎水汁400毫升,倒入萝卜汁里,用此法洗脸,每日洗脸三次,一日一剂,坚持洗三天,粉刺既可消除)。

4、桃树叶水解后可产生氢氰酸。

5、桃树叶曾用作泻剂、驱虫剂及治疗百日咳。

6、桃树叶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7、桃树叶显“阳”性,被加入面膜之中。它对年轻有活力的肤质有特殊功效,主要作用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

桃树叶8、桃树叶对祛除光皮癣有一定疗效。

防治方法

随着桃树树龄增加,桃树叶部病害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发生在桃树叶部常见的有三大病害,即桃树缩叶病、桃树真菌性穿孔病、桃树细菌性穿孔病。

桃树缩叶病

症状

春季嫩叶刚从芽鳞抽出时即显现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病叶变厚肿胀,卷曲变形,颜色发红;随着病叶逐渐展开,卷曲及皱缩的程度也随之加重,致全叶呈波纹状凹凸,严重时叶片完全变形。病叶明显肿大肥厚,质地变脆,呈淡黄色至红褐色;春末夏初,病叶表面生出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子囊层。最后病叶变褐、枯焦、脱落。落叶后,腋芽萌发抽出的新叶不再受害。嫩梢受害后,病梢呈灰绿色或黄色,较正常的枝条节间短而略为粗肿,叶片丛生,严重受害的常枯死。花及幼果受害,花瓣肥大变长,大多脱落;未脱落的病果,发育不均,有块状隆起斑,黄色至红褐色,果面常龟裂。受害花、果易脱落。

病原

病原为子囊菌畸形外囊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嫩梢、花和幼果。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新建桃园时,提倡栽植既高产优质又抗病的品种;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秋末或早春及时剪除带病枝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源。对发病较重的桃园,要及时补施肥料和浇水,尽快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休眠季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原物;在花芽萌动至花瓣露红期,树体喷洒1次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消灭树上越冬病菌;谢花后,每隔10d喷布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桃树真菌性穿孔病

症状

叶片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色至褐色病斑,直径2~6mm。湿度大时,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子实体。病叶脱落后,才在叶上残存穿孔。花、果染病后,病斑小而圆,紫色,凸起后变粗糙。花梗染病后,未开花即干枯脱落。新梢发病时,出现暗褐色具红色边缘的病斑,表面有流胶。较老的枝条染病后,形成球形瘤状物,占枝条四周面积的1/4~3/4。

病原

病原有嗜果刀孢菌、核果尾孢霉,均属半知菌类真菌。主要危害叶片、花果和枝梢。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加强桃园管理,对地下水位高或土壤黏重的桃园,要改良土壤,及时排水;合理整形修剪,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使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果园温湿度;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结合冬剪,及时剪除病枝,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

2、药剂防治:落花后,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每隔10~15d喷洒1次。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

症状

叶片发病后出现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约2mm,病斑周围出现水渍状黄绿色晕环,最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形成大的穿孔。果实发病初为褐色水渍状小圆斑,后扩大变为暗紫色,中央稍凹陷,边缘水渍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黄白色黏质分泌物,干燥时发生裂纹。枝条发病形成病斑。春季溃疡斑发生在前一年夏季发病时已被侵染的枝条上。春季当第1批新叶出现时,枝梢上可形成长1~10cm、宽度不超过枝条直径1/2的溃疡病斑,有时可造成枯梢现象。夏季溃疡斑多发生在当年嫩枝上,产生圆形或椭圆形、水渍状、紫褐色、中央稍凹陷的溃疡斑。

病原

病原为黄单胞杆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新梢。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桃园管理,增施有机肥;科学整形修剪,合理灌水,使通风透光良好;冬、春季及时剪除病枝,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

2、药剂防治:早春发芽前喷洒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1∶1∶100波尔多液;发芽后喷洒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20:1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405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桃树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