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渔父图》自题:“渔父,抱石写”。钤“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另钤“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
该图缘起于屈原的作品《渔父》。《楚辞》:写一渔父因见屈原憔悴困苦,劝他随波逐流,与世浮沉;而屈原则表示决不妥协。篇中表达了两种处世哲学的对立,并明显赞同屈原的立场。后人多以此题材为画,讴歌屈原的士大夫形象。
该图为傅抱石夫人罗时慧捐献。
作者以散锋笔法写出一望无际的江水,苍茫浩瀚,淼淼生烟。立于船头的渔父面庞圆润,眉目清朗,神采奕奕,英气勃勃,与另件作品中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形象迥然有别。傅抱石巧妙地运用反衬的手法令屈原与渔父两个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利用渔父的遁世哲学来烘托、歌颂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达到“借古人来抒发自己胸中之块垒”的目的。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县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家、美术史研究和绘画理论家,少年时代饱受艰辛,当过瓷器店学徒和补伞匠。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省立第一师范。其时他在治印之余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尤其是看到石涛的“我用我法”顿开茅塞,他更欣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号“抱石斋主人傅抱石”从此走上艺术之路。1933年3月,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拜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为师,很快以画、文、书、印“四绝”全才崭露头角,尤以山水画见长。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18:1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398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