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越早做,所付的代价越小而收益越大。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为您讲解如何体现爱的管教和管教的爱、如何正确与宝宝交流、呵护宝宝情感智力的发展。王涛博士认为: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规矩和爱
自序
第一章 学做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
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002
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005
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008
为人父母需要谦卑010
为人父母需要专业培训013
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016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不占有原则019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二:规矩和爱统一的原则023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三: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025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四: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028
第二章 规矩和爱:教育孩子既要爱也需要规矩
规矩和爱不可或缺036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爱是带有规矩的爱038
规矩和爱的太极图示042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一:溺爱型048
溺爱不只是富贵家庭的特有现象053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二:忽略型055
家庭教育,爸爸不可或缺059
第三章 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064
如何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068
我的父亲071
父亲的规矩之一075
父亲的规矩之二080
父亲的规矩给我的启发083
父亲的爱085
家有严母089
母亲的严厉和我的“堕落”092
谎言背后的诚信095
第四章 规矩和敬畏:
做规矩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敬畏感
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100
周公的故事104
做规矩需要树立权威108
做规矩不能随便110
做规矩需要有惩罚113
孩子可以打吗115
犹太人的“杖”和中国人的“家法”118
怎样打孩子120
怎样用爱打孩子122
第五章 如何做规矩:人之初,规矩始
做规矩要从孩子出生开始128
人之初,规矩始(1):吃的规矩132
人之初,规矩始(2):玩和睡的规矩136
规矩的一致性之一:同一教育者之内的一致性138
规矩的一致性之二:不同教育者之间的一致性144
做规矩需要爱148
规矩和爱的分离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151
第六章 情商(一)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情商和幸福156
情商要素之一: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159
培养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166
让孩子学会谦卑173
情商要素之二: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176
单亲妈妈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183
第七章 情商(二)用规矩和爱帮助孩子成长
情商要素之三:积极明确的内在动机186
用规矩和爱发展孩子的兴趣190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192
培养孩子的抗逆力196
情商要素之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201
情商要素之五:交往合作的能力207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209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211
第八章 蒙迪的故事:一个震撼心灵的案例
蒙迪:一位了不起的教育者216
蒙迪:一位真正的马语者217
蒙迪和野马219
蒙迪的新方法221
蒙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一224
蒙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二227
蒙迪和他的孩子们229
蒙迪给我的启发232
采访蒙迪236
王涛,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心理学硕士,现为美国塔尔萨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ulsa)教育系终身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从事儿童教育和心理学学习和研究长达三十年。在美开设儿童心理学,父母学和文化等课程。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对中国父母的教育和培训。迄今已培训超过5万名中国父母。足迹遍布中国22省4大直辖市。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12:3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377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