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公祠位于九甲东溪河边,略小于吴氏大宗祠。前后三进五楹,座北朝南,包括右侧边屋在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祠前有围墙圈成院落,祠内由前厅、天井、大厅和寝室楼等部分组成。其中共有6根方形白石柱和40根圆木大柱支撑,柱下方形青础上刻缠枝花纹。月梁、瓜柱和单盘斗上均有精美的雕刻。大厅顶上有几何纹饰的藻井,两边墙壁上嵌“忠孝节义”四个大字的青石碑,后进为二屋楼房,原是陈列祖宗牌位的“寝室楼”。
这座祠堂是九甲支族祭祀满生公的,不过吴满生还不是九甲一支最早的族祖。据吴氏宗谱记载,九甲一支由宋家坦分出去较早,大约在元朝初期由吴学兴迁居东溪河边。吴满生是吴学兴的第四代孙,生于明洪武乙丑年,卒于天顺壬午年(1385--1462)。
为什么要单独给吴满生建祠,可能是九甲支族到了吴满生才兴旺发达起来。他有4个儿子:开和、合和、浪和、恺和。其中开、合、浪三房都很兴旺,其住地称为“三分坦”,后人讹传为“火烧坦”。宗谱上还有吴满生的传略,说他做过征粮的工作,因为他的态度很严厉,引起乡民的反感,被水口(泾县西乡)人告了状,下狱一年半,他在狱中梦见神的搭救,果然有第二天被释放。
但是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情节则十分离奇。说吴满生充军到黑龙江,在一家客店投宿,店主人问他吃“米肉”还是吃“糠肉”?他想“糠肉”一定很难吃,便要了“米肉”做的菜肴。夜间上楼住宿,有位使女告诉他:“米肉”就是人肉,你今天吃了人肉做的菜当夜就要被杀,用你的肉做菜肴再供别人去吃。吴满生一听毛骨悚然,跪下来求使女救命。使女说我救不了你,只有去求神龛里供奉的一尊小菩萨。他向那神像扣头,许愿如能逃脱性命,将来世代供奉香火。祈祷之后将那小神像捆住背上,双脚倒穿草鞋,在使女的帮助下开窗缒绳下楼。
当时正下着大雪,他向南走了十几里,发现路边有座古庙,门上布满厚厚的蜘蛛网。他已经十分困乏,便钻过蛛网在庙中休息。昏睡中忽然听到客店楼上使女说话的声音:客人啊,你已经走脱了,我可为你丢掉性命!吴满生惊醒过来再次叩头许愿:请你跟我回家乡,享我子孙后代万年香火。原来黑店主人午夜持刀上楼,发现吴满生已经逃走,知道是使女透露消息,便将她杀害。店主人还不甘心,叫了一名伙计下楼寻找,但是很奇怪,雪地上只有来的脚印,没有去的脚迹。他们按脚印向南寻去,到了古庙前,脚印消失了,店主人怀疑逃亡者躲进了古庙,伙计说古庙门上布满厚厚的蜘蛛网,不可能有人进去。他们嘀咕了一会,便转身回去了。吴满生在庙里听得清楚,心知神灵保佑,让已经破了的蛛网重新织满了庙门。
吴满生脱险之后,经过长途跋涉到了长江北岸,茫茫的江面上无船可渡。他又向小神像扣头,祈求保佑他平安回家。在江边打了个瞌睡,醒来发现已经到了江南。赶到茂林已是深夜,他先到麻园里外婆家去打听自己的家中的情况。外婆以为是他的冤魂回来了,便说:满生儿,我知道你死得苦,明天我给你烧钱纸。吴满生说:外婆,我没有死,活着回来啦!外婆不信,还是不开门。吴满生把手伸进狗洞里说:外婆,你摸摸我的手是热的,就证明我没有死。外婆摸了那只温热柔软的手,才开门让他进屋。他进外婆家之前,把那小神像安放在路边涵洞中,他吃过饭以后,再来取时却怎么也搬不动。吴满生说:莫非菩萨看中了这块地方,将来我就在这里给你修座庙。
这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茂林九甲确有两座南坛庙,一座在满公祠后,另一座在麻园里。麻园南坛庙里还有块嘉庆十五年(1810)立的石碑,上刻吴洪两姓“十三会友”的神田座落和亩数,其收入为祭神活动的经费,这座南坛庙可能始建于明代。在庙前还有一座三间两进的“洪姓三甲祭堂”,前进门墙有砖雕和五个砖斗拱,屋内的构件上也有明代建筑的特征,是座很古老的房子。另外,当地老人们看到过旧时庙会活动情况,出会时除了“南坛三圣”以外,还有一座很小的金身神像,据说是吴满生背回来的。另有一座双人抬的神轿,其中供奉着“花红娘娘”神位,也说是祭祀那位为救吴满生丢了性命的使女。看来“十三会”的庙会活动,倒是同上述那则神话故事相吻合的。
吴满生是明初人,为他建祠可能是在明代中期,早于吴氏大宗祠。但是现存的满公祠,显然是清晚期的建筑物。根据当地人的传说分析,原来的满公祠或许毁于战火,以后重新建立起来的。抗日战争期间,芜湖沦陷,广益中学迁至茂林,就在满公祠中设立分校,沿江地区有很多学生来此就读,有一批进步师生参加了新四军,走上革命道路。建国以后,茂林供销社在祠中设收购站,现在祠堂虽然保存,但是内部构件和许多牌匾额已不复存在。
本文发布于:2022-10-21 09:4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367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