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归属感

更新时间:2022-10-20 18:42:00 阅读: 评论:0

形成

员工归属感人的归属需要具有多 向度和多层次性,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入深、渐进互动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个体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对企业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当企业的薪酬、福利等物质利益和企业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基本符合个体的价值标准,个体将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企业当中。

2、个体开始了一个对企业全面认知、熟悉的过程。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使员工逐渐感受、感知、熟悉、适应企业的各个方面,个体将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产生基本的认同感。

3、随着企业对个体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不断满足他对生理、心理、感情、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导致个体对企业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深层次的认同感,并逐步提高个体的安全感、公平感和价值感,强烈的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使得个体对企业的满意感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个体对企业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后,一方面加深了个体对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个体将自发形成自我约束并产生对企业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为个体的主人翁精神,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因此,归属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影响因素

有效沟通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可见沟通在企业中的强大作用。对员工来说,员工通过企业内部的沟通来表达自己各种不同的情感,沟通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情感释放的情绪表达机制,而且还可以满足员工的社交需要。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形成在管理架构和同事之间的公开、自由、诚实、开放的沟通氛围。有效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实现领导和员工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可以促进员工彼此之间思维的碰撞、感情的升华,从而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误会以及释放领导或员工产生的心理上的不满情绪。

因此,员工在有效沟通性的文化氛围中工作,不仅能够控制和激励员工的行为,实现信息的共享,而且能够使员工体会到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对企业产生深深的依恋感和认同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公平

员工公平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对企业的认同度及满意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员工的绩效以及归属感的形成。公平性强调公正、公开,强调的是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在遵循基本的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对员工行为作出相应的评价。公平性文化满足员工的不仅仅是分配上的公平感,还包括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分配上的公平感可提升员工晋升和报酬满意度,程序公平感带给员工的是产生对组织的认同和对组织的信任,互动公平感使员工对管理者产生信任感以及采取合作的行为态度,三者互相协调共同提高员工的公平感。

企业要建立公平性的文化,必须将公平观念融入企业的价值观,把对公平的追求体现在对价值的追求上面,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工作氛围,公平性越强,满意度越高,归属感也就越易形成。

创新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创新可以是对新事物的创造,还可以是对旧事物的改造,但创新打造的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在于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将全体员工凝聚在企业的创新理念中,调动企业内、外部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因素,在创新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企业员工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积极参与创新的活动,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在满足企业创新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员工在创新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创新失败后,领导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安抚,鼓励员工继续保持和发扬积极创新的思维理念,为企业今后的创新做准备。员工在这种鼓励创新性的文化中,升华了对企业归属的情感。

领导示范

企业家的领导风格各有不同,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个性、气质、偏好等性格因素以及素质、修养等人格冈素融入到企业。由此可见,领导者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的示范性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员工。

从领导的两维理论上来看,可以将企业领导行为模式分为交换型领导行为和变革型领导行为,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变革型领导优于交换型领导。在变革型领导行为的过程中,领导者关心每一个下属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帮助下属以新观念、新看法、新思路解决问题,利用个人的魅力激励、唤醒和鼓舞下属完成组织目标,同时变革员工的工作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变革型领导者从领袖魅力、感召力、智力刺激以及个别化关怀四个方面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使员工产生了更大的归属感。

规范的习俗和礼仪

习俗和礼仪是企业的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塑造着企业的自我形象,员工在习俗礼仪文化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自觉地调整不符合习俗礼仪的行为,密切人际关系,激发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实现“人企合一”。企业习俗是企业员工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具有“软约束”作用,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规范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约定俗成的习俗让企业的员工无不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大大地强化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家庭”情感,员工的归属感不禁油然而生。

企业通过会议、庆典等仪式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仪式中员工不仅受到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而且可以满足他们聚集的心理要求,强化其群体安全感、价值感和自我存在感,使得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感、认同感大大增强,从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因此,企业培育良好的习俗,精心设计、组织各种文化仪式活动,对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财富”,它不仅可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引导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而且能够对优秀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另外还有利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爱厂如家的精神,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真正实现“我的心在企业,企业在我心中”。企业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广告、报纸、公关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也不仅仅是优质产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员工是企业形象的天然代言人,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把员工的理想、信念、利益、价值、需求与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整合,产生共同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一个和谐、共享、信任的文化氛甩,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一步深化员工的归属感。

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造一个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形成一个宽松、祥和、健康、文明的人际环境。领导与员工之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坦诚相待,员工与员工之间感情融洽、心心相通、配合默契,企业上上下下建立起人际沟通的良性循环,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地完成企业目标。要实现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统一在价值观上的认识。如果企业员工价值观认识基础一致,相互之间就能够彼此理解,彼此信任,消除彼此间产生的误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要在情感上协调好价值观。情感上的交流可以缩短员工间的距离,减少隔阂,建立融洽的关系,从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要实现价值观在行动上的一致。通过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形象、习俗、礼仪等价值观表现形式的调节,使员工不仅在思想上达到共识,更能在行动 上达成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共同价值观的影响力,实现员工彼此间的认同、对领导的认同,从而实现对整个企业的认同,产生“企业员工亲如一家”的感受,真正实现员工归属的需求。

建议

1、从心理学及管理学上讲,人的归属来源于人的需求,当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已经能够体现人的满足感与需求的关系,有了满足感,人对外界环境的归属感才会比较强,通常所说的满意度指数,有一个满意度公式,即满意度=实际/期望,可以看出,是由两部分影响,一个是实际值(精神实际和物质实际获得),一个是期望值。期望是人站在自身状态下的需要,一个温饱没有满足的人是不会期望出国旅游的;而实际值则是人实际获得的。处于不同环境的人的需求有所不同。

2、从企业及管理角度,人在企业,企业是人所处的主要外界环境之一,不同企业造就了不同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很多企业在谈如何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我觉得,与其谈如何提升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我们的企业需要怎样的员工归属感(包括很多知名企业员工关系问题已经能说明,过强的员工归属感不一定适用每一个企业,因为我们面临的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想的问题,想了这个问题,很多解决的办法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很多同仁认为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员工归属感,但是提到企业文化,大家觉得很虚,其实作为一个发展型企业,我们说要营造企业文化,就是在营造企业良好的管理文化。--各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意识,这个管理意识源于企业管理文化,有了这样得背景,并将其延用于自己的工作细节中,作为每一名管理者,可以问自己:你是否了解你的员工,是否懂得关心员工和处理员工关系,是否懂得适时的激励和奖惩,等等,我们的管理文化自然能够使企业所有员工获益,一句话:从自己做起。

3、作为员工归属感的另一方面,员工自身方面,激励对于员工而言,是归属感提升之源。很多人认为薪酬能够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其实不然,在某种程度上“加薪能够保证员工不辞职,但无法保证员工有你所期待的积极性”。我们通常说得激励,除了薪酬外,还包括权力、目标参与、培训、晋升、情感、荣誉、尊重等等。每项激励都有适用的时机和环境。每个层面的员工实际需求不同,所采取的办法也有多不同,但是有个原则不能丢失,那就是要建立在公司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偏离了这个道路,即使短期内获得效果,可能最终的结果将不是预期所想。

启示

一些著名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基业长青,关键在于能够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一个优秀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不仅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更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任何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对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提高

人是社会性动物,客观因素决定人生活在特定的群体中,主观上人又希望自己能成为某类人群中的一员,在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最终可找到他所属的人群。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归属的需要,而工作是决定归属的一个重要方面。当认为自己属于某个工作群体时,工作会格外积极;当在工作群体边缘时,他会努力证明自己适合这个团体;当在群体之外时,会模仿和学习这个群体的行为模式,使自己被他人接受并加入这个团体。总之,人是无时不刻地将自己归入某类人群。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分析,培养员工归属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用团队激励加强归属感,用公平激励创造良好的群体氛围,用舆论激励监督群体行为。

团队激励

团队以任务为导向,它是由具备不同能力的员工组成,大家走到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某个(些)明确目标的实现[1]。团队与一般的工作群体不同,它的核心是共同奉献,有具体的奋斗目标。由于团队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互补协作,这会加强特定时期、特定任务下的归属感,所以,团队这一工作形式,本身就能很好的激发员工。作为激励方法,团队激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团队精神。优秀的团队,成员间具有互补性,每个人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达到共同目的。这一方法的特点是,首先将团队作为激励对象,再通过团队激励个人,利用了人的归属需要。

公平激励

融入一个群体,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群体对个人认可是否公平,直接影响对集体的归属感。激励学中的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心劳动所得报酬的绝对值,还关心报酬的相对值。报酬的相对值包括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到的报酬进行历史比较(纵向比较),还包括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到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横向比较)。当认为这些比例相当时,就认为公平,如果比例不相当,则认为不公平[2]。对公平的认可,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评价,是把历史的和他人的报酬看作比较标准。当认为分配公平时,自己得到集体认可,相信付出会有合理的回报而努力工作;当认为分配不公平时,感到在集体中被偏视、轻视或忽视,不但工作消极,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员工。公平激励强调付出与获得的公平关系,这一劳动规则深入人心,自然会激发人们为满足更多的需要而努力。

舆论激励

要得到群体的认可,进一步地说是要得到群体成员的认可。成员间相互的评价,往往决定人们在这个圈中的地位。舆论是非正式沟通的一种形式,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与组织内的规章制度无关。舆论往往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评价者的态度主要来源于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

由于舆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将它作为一种激励方法应该小心运用。尽量引导舆论评价标准与组织需要一致,与影响舆论的关键人物保持沟通,掌握舆论主流和变化。因为人们很重视舆论观点,可以通过舆论表扬先进、批评后进,从而规范员工行为。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为了受到他人的喜欢、尊敬,人们会有意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符合舆论趋势。所以,舆论激励可以激励人们的行为与组织希望相符。对于舆论激励,组织更多的应是引导和利用。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18:4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315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员工归属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