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

更新时间:2022-10-20 09:48:13 阅读: 评论:0

大事件

人物经历

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1949年,师从严六符学习山水画基本功;同年,投身于京城画师惠孝同,研习南宋“小青绿”山水。20世纪60年代初,跟从吴玉如学习古文。

1961年,毕业于塘沽第一中学;同年,加入天津市男子篮球队蓝队,出任中锋。1962年,因比赛受伤,退出体坛,转入天津书画社,专事绘画,以摹制宋代北宋山水及风俗画为生,并在报刊上发表画作和美术评论文章。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家庭因素受到冲击,做过业务推销员、塑料印刷工,画过草帽和玻璃镜片,生计艰辛。

1974年,调入天津工艺美术工人大学,教授中国画和美术史,业余间研究义和团历史,并与李定兴合著长篇小说《义和拳》。

1979年,发表伤痕文学《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等小说,开始进入文坛;同年,调进天津文艺创作评论室,任专业作家;9月,与梁斌等举办“三作家书画展”。

1980年,凭借《雕花烟斗》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凭借中篇小说《啊!》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同年,发表散文《挑山工》;同年,出访英国。

1982年,出任天津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和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发表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该作品讲述了一对夫妻由于身高差距违反世人的夫妻在经历了种种不幸之后,被人们看出真正的的爱情。1983年,凭借中篇小说《雾中人》获得天津市优秀作品奖;同年,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凭借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获首届上海文学奖;同年,出版三卷本《冯骥才选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雪夜来客》、中篇小说《神鞭》。1985年,凭借短篇小说《雪夜来客》和中篇小说《神鞭》双获首届优秀中短篇小说百花奖;8月—12月,应邀赴美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做有关中国文学讲座;同年,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出任《文学自由谈》主编。

1986年,中篇小说《神鞭》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同年,凭借中篇小说《感谢生活》获1985年度中篇小说选刊奖,并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奖;同年,发表中篇小说《三寸金莲》,讲述了女子香莲小时候缠脚,后来因“三寸金莲”之美而嫁入富人家,又在两次“赛脚”中从失宠到得宠,从而成为缠足陋俗捍卫者的故事;年末,应邀赴西德访问并演讲。

1987年,凭借中篇小说《三寸金莲》获首届传奇文学奖;3月,赴比利时参加“布鲁塞尔国际书展”;6月,应邀赴新加坡参加“第三届国际华文文艺营”,并担任“《联合早报》金狮奖”评委;8月,应邀赴加拿大访问;同年,任第七届政协委员,并出任《艺术家》杂志主编;同年,出版散文集《珍珠鸟》。

1988年,率团赴奥地利匈牙利波兰等国考察民间艺术;同年,当选为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同年,出版散文集《海外趣谈》。

1989年,凭借散文集《珍珠鸟》获全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年末,率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1990年,凭借散文集《海外趣谈》获天津市优秀作品奖;9月,赴澳大利亚参加墨尔本国际作家节;11月,赴德国考察文化;同年,出版画集《冯骥才画集》。

1991年,凭借中篇小说《感谢生活》获法国青年读物奖和女巫奖;4月,在天津艺术博物馆举办“冯骥才画展”;9月,在济南山东省美术馆举办“冯骥才画展”;12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冯骥才画展”。

1992年4月,在宁波市美术馆举办“冯骥才敬乡画展”;10月,参加中日学者“展望21世纪亚洲国际讨论会”,并赴重庆市举办“冯骥才入川画展”;12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冯骥才画展”;同年,再次当选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

1993年3月,赴奥地利,在维也纳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温情的迷茫—冯骥才绘画小品展”;9月,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日考察;同年,小说《炮打双灯》获《小说月报》第五届百花奖;同年,小说《感谢生活》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1994年3月,小说《三寸金莲》英译本在美国出版;6月,在新加坡河畔画廊举行“冯骥才绘画展”;9月,在东京日中会馆举办“冯骥才现代中国画展”;同年,发表小说《市井人物》。

1995年4月,率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奥地利和意大利;同年,当选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NTERNATIONALE ORGANISATION FUR VOLKSKUNST IOV)东亚副主席;8月,在旧金山南海艺术中心举办“冯骥才绘画展”;10月,率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同年,小说《市井人物》获得《小说月报》第六届百花奖,小说《苏七块》获得1993—1994年全国优秀小小说奖;同年,出版《冯骥才名篇文库》十卷本和主编的《天津老房子·旧城遗韵》;同年,出版小说《石头说话》。

1996年7月,率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埃及;9月—10月,赴甘肃考察敦煌石窟及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为后来的两本书《人类的敦煌》《敦煌痛史》打好基础;同年,在《文汇报》发表系列文化批评性随笔(后集结成《手下留情》)。

1997年3月,赴日本京都,参加中日韩三国“构筑21世纪亚洲研讨会”,发表演说;4月,完成中篇小说《夏娃日记》;10月,完成长篇电视文学剧本《人类的敦煌》;同年,凭借小说《石头说话》获《小说月报》第七届百花奖,小说《市井人物》获得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同年,组织大型文化行动“天津地域文化采风”“小洋楼文化采风”;12月,赴希腊参加国家民间艺术组织执委会会议;同月,再次当选民进中央副主席。

1998年,凭借小说《石头说话》获得第六届十月文学奖,凭借散文《逼来的春天》获得首届中华散文奖;同年,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4月,完成散文《致大海》;10月,访问法国;11月,出版《画外话·冯骥才卷》。

2000年1—3月,组织抢救津门古街估衣街;3月,凭借《挑山工》获得“泰安市荣誉市民”称号;6月,当选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同年,创作并出版小说集《俗世奇人》、文化纪实《抢救老街》、文化批评《手下留情》、通俗文化史《敦煌痛史》。

2001年2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任院长,兼任天津大学社会学及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被聘为教授;3月,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8月,著作《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出版;10月,文集《中国小说50强·冯骥才卷》和《中国作家国外获奖集·冯骥才》出版,完成文化散文《巴黎·艺术至上》;10月16日,凭借小说《俗世奇人》获得第九届中国小说百花奖;12月,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

2002年1月,书录本《绘图金莲传》出版;10月,带领专家调查山西榆次古村落和祁县剪纸,编写《普查手册》;12月,当选民进第九届中央副主席;同月,著作《民间文化拨打120紧急呼救》《美人欧罗巴》出版;同年,在全国政协第九届第五次会议上提交提案“关于紧急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提案;同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被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正式实施。

2003年1月,参加中国木版年画工作会议;同月,出版散文随笔集《倾听俄罗斯》、绘画和散文作品《画中心情》、画集《名家·名品》;2月,完成电视文学剧本《探访榆林窟》,中篇小说《神鞭》插图本、主编著作《普查手册》出版;3月,当选全国政协第十届常委;同月,完成思想批评集《思想者独行》;7月,写作并完成著作《乐神的摇篮》《维也纳情感》;8月,参加在山东召开“山东地区年画普查推动会”,在济南举行“五人书法展”;10月,自传《冯骥才自述》出版;12月,完成并出版纪实文学《武强古画版发掘记》。

2004年1月1日,为《收获》写专栏文章《田野档案》;11月出版画集《民间,民间....》,并在天津举办“冯骥才公益画展”;12月,凭借文集《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获得中国漫画理论奖。

2005年3月,画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小说集《当代小小说·冯骥才自选集》出版;8月,文化批评文集《思想者独行》出版;12月,凭借文集《冯骥才分类文集》获得2005年中国最美的图书奖。

2006年1月,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讨会论文集《鉴别草根》。3月,在全国政协提交提案规划新农村建议要注意古村落保护》。3月25日上午,为期15天的“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北洋美术馆举办。4月,连任中国民协主席;4月下旬,在浙江西塘主持“中国古村落保护论坛”;5月,赴韩国江陵出席“中日韩无形文化遗产论坛”。7月,被文化部聘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8月论著《凝视达·芬奇》出版;9月,完成艺术理论专著《文人画辩》;11月,连任中国文联副主席;12月7日,在天津大学推出“陈和陈视觉设计艺术展”,12月16日,在天津大学北洋美术馆组织“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展览;同月,完成文集《豫北古画乡发现记》。

2007年3月,小说《抬头老婆低头汉》获得小说月报短篇奖首名;3月26日,“宋雨桂访友画展”在天津大学北洋美术馆举办;4月,散文集《灵魂不能下跪》出版;9月,散文集《爱犬的天堂》出版;11月,文集《文人画宣言》出版。

2008年1月31日,小说《楼顶上的歌手》在《收获》刊出;3月,当选十一届政协常委;6月,完成和向云驹合作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

2009年1月,在《收获》开专栏《田野手记》,每期一篇;4月,出版文集《绵山神佛造像上品》;5月,小说散文集《散花》出版;6月,学术著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滑县卷》由中华书局出版,主编学术著作《消逝的花样》由中华书局出版;11月,主编著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出版、文集《为思想立》出版;12月,散文诗集《灵性》由三联书店出版。

2010年3月,文集《绵山造像》《绵山包骨真身像》出版;8月19日,学术著作《大同雕塑全集》前两部出版;10月,散文集《哦,中学时代》出版。

2011年2月,《冯骥才画集》在中华书局出版,学术著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漳州卷》《小校场卷》出版;10月,学术著作《冯骥才十年木版年画抢救档案》、文集《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年画行动》出版;11月,学术著作《年画研究》(第一册)出版。

2012年9月,出版图集《生命经纬:时光倒流七十年》《生命经纬:四驾马车》、文集《冯骥才课文》;10月,出版学术著作《李福清中国民间年画论集》、出版《年画研究》(第二册)、文集《年画的价值—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论文集》。

2014年1月,任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2015年10月,举办“十年磨一剑”建院十周年系列文化艺术活动。2016年1月,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6月,获选为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同年,出版小说集《俗世奇人》(足本),该作品收录36篇小说。2017年12月,小说集《俗世奇人》获第17届百花文学奖。

2017年12月,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冯骥才《俗世奇人新篇》获得短篇小说奖。 

2018年1月,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8月,凭借小说集《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11月,出版非虚构作品《漩涡里》;12月,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小说书写了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2019年4月,凭借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获2019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奖。2020年5月,被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聘任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2020年12月6日下午,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在温州揭晓,冯骥才与迟子建共同获得本届“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

冯骥才生活照2022年1月7日,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章程(修订草案)》,聘请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担任第二届理事会名誉会长。4月23日,参加的人民网“文艺星开讲”推出的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书香之夜播出。9月15日,参加的16集大型融媒体文化节目《行走大运河》开播。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冯骥才的祖籍是浙江宁波,父亲冯吉甫,浙江宁波人;母亲戈长复,山东济宁人;兄妹六人,排行第三,为长子。1943—1951年,住在天津市大理道115号,在此度过童年。1967年1月1日,与顾同昭在大理道松竹里2号结婚;11月,生子冯宽。1989年,父亲病故。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民主路159-1号。冯骥才是宁波慈城大族冯氏的后裔。慈城素有“俞家谷,冯家屋”和“冯半城”之说。为了支持家乡的文化建设,丰富建设中的家乡博物馆的馆藏、陈设,创造出独有的文化空间和艺术品位,冯骥才多次向家乡、祖居进行文化捐赠。2016年4月23日,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开馆。

冯骥才工作照

个人作品

长篇小说

《义和拳》(上下集)1977人民文学出版社
《神灯前传》1981
《单筒望远镜》2019

中篇小说

《铺花的歧路》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雕花烟斗》1979(为发表时间)
《啊!》1980(发表时间为1979)
《爱之上》1982(发表时间为1979)中国青年出版社
《百花中篇小说丛书·雾中人》1983百花文艺出版社
《走进暴风雨》中国青年出版社
《收获丛书·三寸金莲》1986
《三寸金莲》1987(发表时间为1986)香港香江出版社
《阴阳八卦》1988百花文艺出版社
《神鞭》1989(发表时间为1984)香港香江出版社
《石头说话》1995
《夏娃日记》1997

短篇小说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1982
《雪夜来客》1984
《市井人物》1994
《楼顶上的歌手》2008

小说集

《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1981中国青年出版社
《潮汐文丛·雕花烟斗》广东人民出版社
《意大利小提琴》1982百花文艺出版社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1984上海文艺出版社
《冯骥才小说选》1985四川文艺出版社
《怪世奇谈》1986百花文艺出版社
《新时期中篇小说名作丛书·冯骥才集》海峡文艺出版社
《冯骥才代表作》(包括一部分散文)1987黄河文艺出版社
《当代中国大陆作家丛刊7·在早春的日子里》台湾新地出版社
《当代中国大陆作家丛刊9·意大利小提琴》
《敦理文库14·啊!》台湾敦理出版社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1988台湾林白出版社
《中国大众文学丛书·神鞭》
《炮打双灯》1991华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大系·冯骥才小说精选》1996太白文艺出版社
《三寸金莲》1997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8大众文艺出版社
《冯骥才文集》2000广西民族出版社
《俗世奇人》
《名家名作名城·冯骥才画天津》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作品集·冯骥才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神鞭》2003文汇出版社
《速读大师与名家·冯骥才》2004蓝天出版社
《当代名家自选精品丛书·泥人张》2005人民文学出版社
《当代小小说·冯骥才自选集》
《蓝鲸书系·爱犬的天堂》2007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楼顶上的歌手》2009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
《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冯骥才作品精选》2013长江文艺出版社
《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冯骥才卷》2015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俗世奇人》2016

散文

《挑山工》1981
《致大海》1999
《巴黎·艺术至上》2001

散文集

《雾里看伦敦》1982百花文艺出版社
《珍珠鸟》1987上海文艺出版社
《海外趣谈》1988百花文艺出版社
《灰空间》1993江苏文艺出版社
《金蔷薇随笔文丛·秋天的音乐》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当代名家散文精品名库·冯骥才散文自选集》1995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华散文珍藏本·冯骥才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当代名作家寄语青年丛书·逆光的风景》1996吉林人民出版社
《灵性》(散文诗)百花文艺出版社
《当代名家杂感随笔·天籁》敦煌文艺出版社
《当代作家自白系列·我是冯骥才》团结出版社
《中国当代散文大家·冯骥才散文精选》台湾金安出版社
《艺术美散文丛书·浪漫的灵魂》1997百花文艺出版社
《岁月书系·秋日的絮语》上海远东出版社
《憩园文丛·永远的吻》1998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品味文丛·冯骥才品味文集》2000广东人民出版社
《以心吻美》2001
《巴黎,艺术至上》2002作家出版社
《画中心情》台湾未来书城
《美人欧罗巴》2003上海古籍出版社
《倾听俄罗斯》人民文学出版社
台湾未来书城
《大象人物自述文丛·冯骥才自述》大象出版社
《维也纳情感》人民文学出版社
《乐神的摇篮》
《大家文丛·冯骥才》2004古吴轩出版社
《冯骥才的天津》香港三联书店
《思想者独行》2005
《当代散文大家精品文库·灵魂的巢》作家出版社
《留住昨天》2006中国盲文出版社
《行间笔墨》
《灵魂不能下跪》2007宁夏人民出版社
《年画手记》
《散花》2009花山文艺出版社
《灵性》(散文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青少年文库·冯骥才散文精选》2010浙江文艺出版社
《乡土精神》作家出版社
《哦,中学时代——冯骥才寄小读者》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文章四家·冯骥才卷》2011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画行动》中华书局
2013文化艺术出版社
《离我太远了》
《西欧思想游记》2014
浙江文艺出版社
《冯骥才的天津》
2015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6中国青年出版社
《远行,与异文明的初恋:冯骥才欧游手札》2017长江文艺出版社

随笔集

《中国当代名人随笔·冯骥才卷》1993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名人随笔·摸书》
《冯骥才杂文随笔自选集》1994群言出版社
《我的太阳》1998中国青年出版社
《砚农自语》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浙江文艺出版社
《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
《紧急呼救——民间文化拨打120》2003文汇出版社
《民间灵气:癸未甲申田野考察档案》2005中州古籍出版社
《文化诘问》2013文化艺术出版社
《冯骥才艺术谈》2017青岛出版社
《意大利读画记》

非虚构作品

《无路可逃》2016.08人民文学出版社
《地狱一步到天堂》2016.12
《炼狱·天堂》2017
《漩涡里》2018

纪实文学

《抢救老街》2000西苑出版社
《武强古画版发掘记》2003
《武强秘藏古画版发掘记》2004
《泰山挑山工纪事》2014作家出版社

电视文学剧本

《人类的敦煌》1997文化艺术出版社
《探访榆林窟》2003

文集

《冯骥才选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我心中的文学》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冯骥才》1991人民文学出版社
《华夏五千年艺术不能不知道丛书·丹青集》(艺术评介)1993天津市杨柳青画社
《冯骥才名篇文库》1995江苏文艺出版社
《画外话·冯骥才卷》1999
《敦煌痛史》2000大众文艺出版社
《手下留情》
《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2001西苑出版社
《中国小说50强·冯骥才卷》
《中国作家国外获奖集·冯骥才》
《绘图金莲传》2002
《民间文化拨打120紧急呼救》
《美人欧罗巴》
《冯骥才分类文集》(十六卷本)2005中州古籍出版社
《凝视达·芬奇》2006
《文人画辩》
《豫北古画乡发现记》
《文人画宣言》2007文化艺术出版社
《绵山神佛造像上品》2009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滑县卷》中华书局
《消逝的花样》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
《为思想立》
《绵山包骨真身像》2010中华书局
《绵山造像》
《大同雕塑全集》(前两部)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漳州卷》2011
《小校场卷》
《冯骥才十年木版年画抢救档案》
《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
《年画研究》(第一册)
《年画行动》
《冯骥才课文》2012海燕出版社
《生命经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李福清中国民间年画论集》
《年画的价值—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论文集》
《年画研究》(第二册)
《冯骥才》2016青岛出版社

画集

《民间,民间....》2004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2005
《冯骥才画集》2011中华书局
《生命经纬:时光倒流七十年》2012
《生命经纬:四驾马车》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批判文化弊病

首先,冯骥才的市井题材小说在反思传统民族文化弊端对人性残害的同时,对“奇”字误导人性的内涵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冯骥才指出,是传统文化的弊端导致了他对中国的陋习感兴趣,并提起笔来进行创作的。冯骥才主要批判了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文化的自我束缚力和文化的神秘性,比如,冯骥才在《神鞭》中批判了具有民族劣根性象征的辫子。同时,作者还指出文化的自我束缚力,人们将畸形变态的美视为审美规范,当社会变革时,这种清规戒律的审美标准被打破了以后,人反而变得手足无措起来,从而陷入困惑迷茫当中。

批判文革

“文革”题材小说在冯骥才的创作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特点上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首先,作品揭露了十年“文革”对人的灵魂的伤害,同时在运用了将描写社会问题与描写人生味道融合起来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批判的同时,赞美了人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文革在残害人们肉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屠戮了人的灵魂,冯骥才就是通过对十年浩劫的真实描写,来反映动荡年代对人的灵魂虐杀。而且,文革对人的灵魂的虐杀不仅表现在对成年人身上,而且还表现在对儿童的心灵毒害,比如,《一个八岁的死刑陪绑者》中的小女孩只是一个学龄前儿童,然而为了打垮小女孩的爸爸,反动派们想尽办法对小女孩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让年仅八岁的小女孩目睹了世界的残忍,她幼小的心灵经过最惨无人道的人性虐杀。

人性扭曲

冯骥才的作品叙述在“文革”中,人性遭到了扭曲,首先在当时的混乱形式逼迫下,许多人不可抑止的走向了沉沦,人性因为时代的逼迫而变得面目可憎。在十年浩劫中许多本应奋发有为、激情四射的青年人因为形势的压制,不得已的变为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多余人,人性的本能遭到残酷的扭曲;其次,混乱的形势不仅导致了人性的扭曲,还促使了人的欲望的膨胀,在利益的驱使下,人变得贪婪,邪恶起来。而且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所有能利用的东西都变成了达成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敲门砖;第三,冯骥才不仅揭露导致人性扭曲的外部原因,而且还探索了人性内在各种弱点,如人性的自私、贪欲、妒嫉、幸灾乐祸,说三道四等,还有人性的优点,如忠诚、善良、勇敢等。当这些弱点任意发展,或这些优点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时,人性的堕落、扭曲可想而知。

人性之美

冯骥才提出了“写人生”主张,主张描写人生的况味,表现人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爱情的执着,是冯骥才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动力和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更是对被压抑、被歪曲着的人性挣扎、抗争,用淳朴、善良的人性之美来显示着人的正常本性。冯骥才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人性闪光点的刻画,将主要笔触面向了寻求艺术真谛的和追求情爱的人,并且冯骥才重点描写了困境中的知识分子为追求艺术,追求情爱不屈不挠的形象,努力挖掘人性渐微的社会中的美好的人性。

艺术特色

细节描写

冯骥才的作品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性的变化。作者的细节描写在作品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看似在漫不经心的甚至有些琐碎的描写,但其实都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安排,不能随便取代的。在冯骥才的市井小说中,就有大量的细节描写,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冯骥才不仅刻画了生动形象的人物,挖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内在,而且还对人性变化做了深刻的阐释。比如小说《三寸金莲》中,当香莲主动拿着裹脚布让奶奶给她裹脚时,奶奶的激动形象,“奶奶的老眼花花冒出泪。两三月以来一脸凶劲立时没了。原先的慈爱样儿又回来了。满脸皱纹扭来扭去,一下搂住香莲呜呜哭出声说:‘奶奶要是心软,长大你会恨奶奶呀!’”这段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奶奶对孙女的关心,实质上是对打着爱的旗号进行着摧残他人行为的一种无情讽刺,也是对裹脚习俗中,人性扭曲的侧面反映。因此,冯骥才的市井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通过假象、虚构以及对轮廓的大致描绘等等方法来表现的,而是运用细节的描写,让作品中的人物自己来展示自己的形象或者是通过别人的叙述展现出来,这样往往使得对人物的刻画显得更加真实可靠,更能让读者信服,更能让读者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画面感语言

在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时,冯骥才还运用了大量的具有画面感的语言来进行描绘,这是冯骥才用语言来勾勒图画的典范。绘画对他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他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可以像画一样看得见,可以称之为“可视的语言”,用一两个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的画面,就构成了一篇感人至深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怀。这一特点在他的《临街的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雪夜来客》《看一眼》等中作品中可以得到证实。例如《临街的窗》这篇小说就主要是由三幅画面构成的,主人公“俞眼睛”是一个艺术天分极高的画家他用自己手中的笔在墙上画了一扇窗户,窗户上有沉默超脱的树和远山;有清冷的月光、暗淡的星星;有春光明媚的春天、翠绿的藤萝枝蔓。三种完全不同的风格的画,经冯骥才的具有画面感的语言的描绘,变得栩栩如生。

散文艺术

冯骥才的散文,有浓厚的小说家或画家气息,他那些怀人忆事的作品,小说家的艺术才能要显得更鲜明更突出一些;而那些以写景观、写感受为主的作品,画家的灵气则要更浓厚更强烈一些,显得有姿有态,活喷喷地时有诗的境界呈现。冯骥才的一些怀人忆事的散文,是可以当作小说来读的。如写人善于捕捉细节或场面,总能写得活灵活现,牛动传神,富有“小说化”的气息:当他涉足景观或传达感受时,通常机巧地诉诸画面的方式,或以具象替代生活印象,很少有空泛拈燥的表情达意,而且往往辅之以音乐感,有心灵在表白的诗韵、精神在渴望自由中尽情舞蹈的感觉。

人物形象

奇人形象

冯骥才的小说刻画出了生活在天津的种种奇人形象,因为天津清末民初的时候既是水陆交通的要塞,又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所以,在天津生活的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奇人”,《怪事奇谈》系列小说和《俗世奇人》中的人物对此有很好的说明。两部小说开始时都对天津卫的市井风俗做了很好的描绘,并选取了天津卫中的“奇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比如《神鞭》中父母双亡的傻二、《三寸金莲》中只有奶奶一个亲人的小脚女戈香莲、《阴阳八卦》中不被富裕亲戚认同的惹惹,以及《俗世奇人》中的身怀绝技的十九位“奇人”。这些“奇人”有的跻身于上层社会,有的流浪在市井民间,总的来说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们与普通人又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做的事往往会令人大吃一惊,是市井中的“奇人”。冯骥才把笔触伸向了天津最底层的市井人物,他们有的是接骨的、有的是拔牙的、有的是钓鱼的、有的是偷盗的等,他们都在天津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这里,他们这些底层人物为了养家糊口,让自己生活的更好,彼此间上演勾心斗角的坏事,或是进行彼此间的打架斗殴都是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是他们更多的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来混饭吃。

女性形象

在冯骥才的作品中,描写了随着社会发生改变,女性的命运也不可抑止的在时代的潮流中发生着变化,表现着她们命运的沉浮,并且表达出是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是民俗决定着她们的命运变化。比如,《三寸金莲》中主人公戈香莲有着痛苦、坎坷的一生。演绎了一出活生生的“缠足史”,一出活生生的“人性悲剧”。戈香莲的一生命运的荣辱很好的证明了不是民俗,而是历史的变化决定人的命运变化,只有紧跟历史发展的潮流,个人才能会有更好的命运,人性才会变得正常,并得以升华。当然,在历史的巨变中,由于不跟随时代潮流而堕落的女性除了戈香莲外,还有其她人,她们都在恶性民俗中,正常的命运和人性遭到摧残和扼杀。如《炮打双灯》,中的女主人公春枝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自小便被迫女扮男装,待她继承家业后,又被家族的遗老们规定者不许嫁人。被迫放弃家庭之乐、夫妻恩爱的,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是残忍而残暴。后来,春枝虽然有了反抗意思,也不再裹小脚了,但是男扮女装以及世俗婚俗的阻碍,始终是对春枝以及当时所有女性的摧残,女性还是没能逃脱牺牲在恶性民俗下的悲惨命运,她的命运在历史巨变时因没能紧紧跟上时代发展而在风雨中飘摇。

男性形象

清末民初时的历史发展变化,不仅决定着市井中的女性的命运变化,而且也决定着市井中的男性的命运沉浮。在历史的变化中,那些看似张扬的事物决定着人的命运变化,其实不然,而是历史的发展决定着人的命运起伏。冯骥才的《神鞭》,就是对历史而非民俗决定人的命运高低的有力证据。《神鞭》中的主人公傻二,原来只是个普通的青年,后来他用辫子接连战胜那些所谓的色厉内荏威震津门的祖师爷、百发百中的神弹手、抓辫能手的东洋武士等人后,他美名远扬了。后来他加入了义和团运动中,但是这次,祖传的“神鞭”在与洋人的交战中完全丧失了以前“打哪是哪”、“头上的发辫反应比他的念头更快”的雄风,傻二也只能闭门在家,不接受任何崇拜和挑战了。所以傻二凭着“神鞭”能名噪一时。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到了民国时期,早已落后外国几百年的中国还在重复着以前所谓的所向无敌的“神鞭”时,遭到了沉重的惨败。由此可以看出,主动自觉地跟着历史的前进步子,不仅使傻二不会遭到被历史淘汰的命运,而且他的人性也在一点一点向善的方向发展和前进。冯骥才个人照片

获得荣誉

时间获得奖项获奖作品结果
1979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雕花烟斗》获奖
1981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啊!》获奖
1983天津市优秀作品奖《雾中人》获奖
1984首届上海文学奖《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获奖
1985首届优秀中短篇小说百花奖《神鞭》获奖
1986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神鞭》获奖
1985年度中篇小说选刊奖《感谢生活》获奖
1985天津市鲁迅文艺奖获奖
1987首届传奇文学奖《三寸金莲》获奖
1989全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珍珠鸟》获奖
1991青年读物奖《感谢生活》获奖
1991女巫奖《感谢生活》获奖
1993小说月报》第五届百花奖《炮打双灯》获奖
1993蓝眼镜蛇奖《感谢生活》获奖
1995小说月报》第六届百花奖《市井人物》获奖
1994年全国优秀小小说奖《苏七块》获奖
1997小说月报》第七届百花奖《石头说话》获奖
1997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市井人物》获奖
1998第六届十月文学奖《石头说话》获奖
1998首届中华散文奖《逼来的春天》获奖
2001第九届中国小说百花奖《俗世奇人》获奖
2005年中国最美的图书《冯骥才分类文集》获奖
2017第17届百花文学奖《俗世奇人》获奖
2018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俗世奇人》获奖
2019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奖《单筒望远镜》获奖
2020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获奖
20212021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杰出作家”《艺术家们》获奖
2021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木佛》获奖
2022《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中短篇小说总冠军《多瑙河峡谷》获奖

社会任职

198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5年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7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2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

1997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

199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

2002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

2003年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委。

2006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

2007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

2008年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冯骥才照片

人物评价

A·H·科罗博娃: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其他作者不同,冯骥才的重点不是在描写大量的镇压和灾难。他展示了以单个“小人物”的命运为例的民族悲剧。这一点是他创作的一个特点。

В·Ф·索罗金:作家和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保存了关于黑暗年代的真实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异乎寻常的公民性和人性的价值。

Б·李福清:冯骥才是一位极有天赋和人气的小说家。

冰心:这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头”起的“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全文是短小,精练。细腻而有酣畅。冯骥才的作品我读的多了,长短篇的小说和散文。但都不像这篇《珍珠鸟》这样的光彩照人。

王蒙:大冯从精神上更像是个孩子,他懂得尊重别人,这正是他的魅力。

平山郁夫(日本画家):冯先生的画风将研摹宋代绘画所练就的扎实表现技法与作家本身的创造力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文人画”,在中国画家中别具一格。

金维诺(美术理论家):看冯骥才的画,你感到闲适轻快,而又富有深意。他那不受国画传统约束,而又不脱离传统的笔墨,使你觉得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是那么接近。你不能不承认他是继承了某些文人画的传统,是在借景抒情;同时在注意捕捉瞬间感觉时,却更多地具有印象主义的意蕴。

高名潞(美术评论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倾注心血、殚精竭虑”的构思,是将笔墨高度凝练的佳作。冯骥才的画与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在繁忙的现实世界中,汇集了其自身生活的精华,表达出了对自己的人生及世界的细微而准确的感受。

朱永新:冯骥才先生是中国文化的精卫,他不知疲倦地填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的“海”。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

本文发布于:2022-10-20 09:48: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282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女神通告
下一篇:拒绝句号
标签:冯骥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