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更新时间:2022-10-19 07:12:55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学院所在地--广州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广州增城合作办学,建立解放军体育学院增城教学点,主要承担解放军体育学院地方委培学生第一、二年的教学和训练任务。

1999年,在解放军体育学院增城教学点的基础上,与原广州大学达成合作协议,成立了广州大学增城教学点。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00年,松田实业与广州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合并组建的新广州大学。为了实现多元化办学和体制创新,将“广州大学增城教学点”办成了一所校外二级学院,同时更名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主要承担广州大学普通专科的教学任务。广州大学负责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颁发广州大学文凭。

2004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转设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独立学院)。

2005年1月,通过了教育部关于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

2006年7月,停止招收专科生,实现全本科招生。

2011年11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8年,中国教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增城松田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我校实际控制人,推动学校进入了新的办学里程。

2020年5月19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肇庆校区开工奠基仪式举行;7月8日至9日,广东省教育厅对独立学院转设考察论证专家组一行莅临该校实地检查,同意提请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转设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9月15日,教育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莅临该校,对学校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开展实地考察;12月28日,教育部发文,同意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转设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同时撤销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建制。 

2021年1月16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正式揭牌;7月10日,举行肇庆校区落成典礼暨揭牌仪式。

学校转设

2021年1月,教育部发文,同意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转设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同时撤销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建制。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设有14个教学及科研单位,有33个本科专业。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
法政学院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商务英语
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学、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
人工智能与电气学院
体育科技学院
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

师资队伍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教师630余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70余人。 

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申文青

学科体系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体育学、民商法学

人才培养

校园活动剪影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1个。 

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省重点专业:金融学

省级特色专业:法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金融学、产品设计、法学

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外语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建有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科研所5个;成立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会。 

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城乡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2019-2020学年,学校共组织科研项目申报20余次,立项16项,其中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度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8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共建项目1项,广东省财政厅会计科研项目1项,协会类科研项目4项,横向联动课题2项;顺利结项22项,其中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3项,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9项,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科研规划项目9项;教师公开发表CSSCI论文9篇,CSCD论文2篇,EI收录2篇,CPCI(原 ISTP)收录4篇,北大中文核心8篇,一般学术论文162篇;出版著作4部,其中专著2部,编著1部;获得专利12项,其中教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外观专利10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2019年科研获奖情况统计表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习惯研究——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例论文张军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省级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困境及改革路径研究论文王会娟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省级奖
广州市高校足球与职业足球联动发展研究论文黄瑞敏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省级奖
《金融时报》文化评论专栏“联语今诠”《金融时报》文化评论专栏宋立民第三十三届(2018年度)中国产经新闻奖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作品三等奖国家级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纸质)90.09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3.2万余册;订阅期刊604种,订阅报纸28种;电子图书103.8万册,电子期刊13045册,学位论文68557册,音视频数据库累计16万集,约5万小时。

文化传统

校徽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校徽的主体标志是“用”字,取自校名“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字形源于甲骨文、石鼓文和鼎文。“用”表明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体现学校坚持“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

校徽中间图形由8个梯形组成。形如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校的根本使命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寄寓莘莘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校徽外围由2个同心圆构成,象征师生同心同德、追梦圆梦。中间图形三纵三横,寓意三生万物,基业长青。三纵代表流经学校广州校区、肇庆校区的珠江、东江和西江,象征学校海纳百川,集八方学子,纳四海英才;三纵中间的2个区域寓意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2个核心城市广州和肇庆,体现学校“立足大湾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远景;三横中的5个白色梯形寓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校徽中的蓝色代表科学技术,白色代表纯洁高尚。

校训

“进德修业 勤思知行”

《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意谓:一是通过读书修身养性,澡雪精神,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二是通过读书来增进学识,获得专长,以便在社会上谋求生存和发展。“进修”强调的是过程,表明品德的完善、学(事)业的成就永远在路上。《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谓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困惑。勤于独立思考,是大学独特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由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密不可分。

进德修业,勤思知行,就是不断加强品德修养,增进学业,勤于独立思考,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乃至真理,并在现实社会中实践运用它,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之才。

校歌

《拥抱未来》

作词 作曲:陈小奇

演唱:王宏伟

清澈的珠江水源远流长

富饶的三角洲青春飞扬

新世纪的太阳召唤着我们

智慧的双眼闪烁着现代的光芒

挺拔的松树林托起希望

绿色的田野上放飞梦想

人类的文明哺育着我们

美丽的校园处处是求索的面庞

让盛开的桃李在松田成长

让激情的歌声传遍四方

我们在这里拥抱着未来

面对世界

收获理想

创造辉煌

领导团队

董事长、校长刘剑锋
董事、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兼)、副校长(兼)王永云
董事、执行校长庞永师
副校长刘根正
副校长李江凌
副校长刘志新
副校长李荆松
校长助理、工会主席欧仕身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07:1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203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