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树,杨柳科杨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2-10-18 00:31:06 阅读: 评论:0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15米,稀灌木状。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萌枝细,圆形,光滑或微有绒毛。芽椭圆形,光滑,褐色,长约7毫米。苗期和萌枝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或不规则的疏波状齿牙缘;成年树小枝泥黄色,有短绒毛或无毛,枝内富含盐量,嘴咬有咸味。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伏卵圆形或肾形,先端有粗齿牙,基部楔形、阔楔形、圆形或截形,有2腺点,两面同色;叶柄微扁,约与叶片等长,萌枝叶柄极短,长仅1厘米,有短绒毛或光滑。雄花序细圆柱形,长2-3厘米,轴有短绒毛,雄蕊15-25,花药紫红色,花盘膜质,边缘有不规则齿牙;苞片略呈菱形,长约3毫米,上部有疏齿牙;雌花序长约2.5厘米,果期长达9厘米,花序轴有短绒毛或无毛,子房长卵形,被短绒毛或无毛,子房柄约与子房等长,柱头3,2浅裂,鲜红或淡黄绿色。蒴果长卵圆形,长10-12毫米,2-3瓣裂,无毛。花期5月,果期7-8月。胡杨树胡杨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萌枝细,圆形,光滑或微有绒毛。芽椭圆形,光滑,褐色,长约7毫米。长枝和幼苗、幼树上的叶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全缘或不规则的疏波状齿牙缘;成年树小枝泥黄色,有短绒毛或无毛,枝内富含盐量,嘴咬有咸味。

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伏卵圆形或肾形,长25厘米,宽3厘米,先端有2~4对粗齿牙,基部楔形、阔楔形、圆形或截形,有2腺点,两面同色;稀近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光滑,微扁,约与叶片等长,萌枝叶柄极短,长仅1厘米,有短绒毛或光滑。叶子边缘还有很多缺口,又有点像枫叶,叶革质化、枝上长毛,甚至幼树叶如柳叶,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故它又有“变叶杨”、“异叶杨”之称。

鉴别特征

叶背面蓝绿色,长枝与萌枝叶全缘,短枝叶上部有锯齿;花盘膜质。

生长习性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侯条件下的树种。喜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在湿热的气侯条件和粘重土壤上生长不良。它要求沙质土壤。在水分好的条件下,寿命可达百年左右。主要用种子繁殖,插条难于成活。木材供建筑、桥梁、农具、家具等用。木纤维长0.5-2.2毫米,平均长1.14毫米,也为很好的造纸原料;为绿化西北干旱盐碱地带的优良树种。

我国的胡杨林,主要分布在新疆,即北纬37度-47度之间的广大地区。多生于盆地、河谷和平原,在准噶尔盆地为250-600米,在伊犁河谷为600-750米,在天山南坡上限为1800米,在塔什库尔千和昆仑山上限为2300-2400米,塔里木河岸最常见。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侯条件下的树种。喜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在湿热的气侯条件和粘重土壤上生长不良。胡杨要求沙质土壤,沙漠河流流向哪里,胡杨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胡杨靠着根系的保障,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胡杨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胡杨就显得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胡杨就会死亡。

胡杨是亚非荒漠地区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长期适应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喜光,喜土壤湿润,耐大气干旱,耐高温,也较耐寒;适生于10℃以上积温2000~4500℃之间的暖温带荒漠气候,在积温4000℃以上的暖温带荒漠河流沿岸、河漫滩细沙——沙质土上生长最为良好。能够忍耐极端最高温45℃和极端最低温-40℃的袭击。胡杨耐盐碱能力较强,在1米以内土壤总盐量在1%以下时,生长良好;总盐量在2~3%时,生长受到抑制;当总盐量超过3%时,便成片死亡。胡杨(73张)

胡杨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它生长的水分主要靠潜水或河流泛滥水,所以具有伸展到浅水层附近的根系,具有强大的根压和含碳酸氢钠的树叶,因而能抗旱耐盐。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虽然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或干的胡杨,就能判断那里曾经有水流过。正因为如此,有人将胡杨称为“不负责任的母亲”,它随处留下子孙,却不顾它们的死活。其实,这是一种对环境制约的无奈。

生长环境

产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分布蒙古、苏联(中亚部分和高加索)、埃及、叙利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

栽培技术

1造林地选择

选择土壤有效层厚度在lm以上、地下水位在1.5m以下、排灌通畅的地块。

2苗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的Ⅱ级以上的苗木。

3整地

在平坦的地方成片造林宜全面翻耕整地,沟渠路旁造林宜采用沟带状整地,四旁零星植树宜采用大坑穴整地。

4造林季节

春秋两季均可造林,春季造林于土壤解冻后小胡杨发芽前进行,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秋季造林应于树木开始落叶后进入休眠前实施,一般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

5造林密度

小胡杨纯林、农田防护林、道路绿化等造林密度均以株行距4m×(4~5)m为宜。

6造林方法

造林时要对造林苗木进行截干,胸径3.0~5.0m的苗木截干高度一般为2.5~3.0m,并用油漆封顶。根据苗木情况,挖规格为60~80cm见方的栽植穴,随挖随栽。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及时假植。

7混交造林

1乔灌混交型

以紫穗槐混交造林为主,小胡杨株行距为4m×(4~5)m,紫穗槐株行距(0.5~1)m×1m。

2乔木混交型

与新疆杨、刺槐、臭椿、白蜡,沙枣等带状或块状混交造林,株行距4m×(4~5)m为宜。

8幼林抚育

1松土除草

灌水后及时进行松土除草。

2水分管理

苗木定植后及时灌水,以后根据土壤类型进行灌溉,壤土地每年灌水4~5次为宜,沙土地每年灌水7~8次为宜。

3整形与修枝

造林当年不抹芽,3~4年之内,只修去与树头并生的竞争枝,4~5年修枝至树高1/3处,6年以后修枝至树高的1/2~2/3处,随着树木生长还要逐年修枝,直至8m以下通直无枝。修枝以春秋两季为宜,要做到伤口平滑不留桩,避免撕裂树皮。

9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病虫害有杨树锈病、大青叶蝉、杨梢叶甲和地老虎等。

杨树锈病防治方法:(1)初春展叶期及时摘除病芽。苗圃地减少氮肥用量,防止苗木徒长,提高苗木自身抗病力。(2)及时清除苗圃地或幼林中的落叶并烧毁,减少病原菌。改善苗圃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苗圃的湿度。(3)发病初期,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4)发病时,及时喷施50%代森锌100倍液,或用3~5B°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每隔半个月喷施1次。

大青叶蝉防治方法:(1)发现受害枝条及时剪除、销毁。(2)在成虫期利用杀虫灯诱杀,或在早晨露水未消时采用网捕灭杀。(3)可选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

杨梢叶甲防治方法:(1)4月上旬化蛹前进行中耕,破坏化蛹场所,杀灭越冬幼虫。(2)5月中旬成虫发生盛期,人工捕杀成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5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10000倍液防治。

地老虎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适量清水喷拌细土125~175kg制成毒土,撒施毒土300~375kg/hm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林是荒漠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它的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土壤,千百年来,胡杨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胡杨也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胡杨对于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

胡杨是较古老的树种,对于研究亚非荒漠区气候变化、河流变迁、植物区系的演化以及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胡杨林有改善荒漠生态方面的作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为戈壁、沙漠所占据,干燥少雨,特别是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荒漠气候尤为强烈。胡杨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围,犹如一条绿色长城,紧紧锁住流动性沙丘的扩张。

新疆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北疆盆地沙漠边缘的片、带状的绿洲中,多为沙漠戈壁包围,处于干旱、风沙威胁之下,内蒙古、甘肃西部一带,也处在近似的自然环境中。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就不能忽视分布在这些地区河流两岸和洪水侵蚀地上的胡杨林。由于有这些胡杨林的存在,干旱恶劣气候才得以缓和。在南疆塔里木河中,上游两岸以及下游广大地区分布的天然胡杨林,构成了一道长达数百公里连绵断续的天然林带。这条天然林带,对于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有效地阻挡和减缓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移,保障绿洲农业生产和居民安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大量胡杨林生长分布在河流两岸,保护了河岸,减少了土壤的侵蚀和流失,稳定了河床。胡杨林的蔽荫覆盖,一方面增强了对土壤的生物排水作用,另一方面又相对地减缓了土壤上层水分的直接蒸发,抑制了土壤盐渍化的进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胡杨作为荒漠森林在中国西北地区广阔的荒漠上所起的巨大作用,是难以用一般数字估价的。

医学作用

树脂:清热解毒,制酸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牙痛,淋巴结结核,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胃酸过多;外用治中耳炎,痔疮。

根:驱虫。

花序:止血。外用止血。

用法用量:胡桐碱(树脂。粗品):2~3钱,水煎服;外用适量。根:3~5钱,水煎服。

经济价值

胡杨有园艺观赏用途,常绿,树型优美,是优良的行道树、庭园树树种。木材供建筑、桥梁、农具、家具等用。木纤维长0.5-2.2毫米,平均长1.14毫米,也为很好的造纸原料;为绿化西北干旱盐碱地带的优良树种。

胡杨全身是宝:它的木质坚硬,耐水抗腐,历千年而不朽,是上等建筑和家具用材,楼兰、尼雅等沙漠故城的胡杨建材至今保存完好;树叶富含蛋白质和盐类,乃是牲畜越冬的上好饲料;胡杨木的纤维长,又是造纸的好原料,枯枝则是上等的好燃料。胡杨林和嫩枝是荒漠区的重要饲料;木材虽不理想但在缺材的荒漠却仍不失为重要用材;叶和花均可入药,因此胡杨是沙漠中的宝树。

胡杨和灰杨木材具有很强的抗腐能力,特别是在浸水后,抗腐性增强。在盐碱地区,胡杨的木材用作桥涵的基础材料,经久不坏。但在干湿无常的条件下,抗腐性就显著下降,不到2年时间就会全部腐朽。南疆塔里木河流域一带,当地群众常用大径胡杨干材凿制独木船,维吾尔语称“卡盆”,成为捕鱼、渡河的重要工具。

胡杨木材的纤维质量,优于其它杨树,可作为造纸工业制造纸浆的原料。据新疆八一农学院杨廷赋等的测定,胡杨木纤维平均长度为1135.83微米,绝对最长达2204.52微米,木纤维的幅度平均为23.17微米,其长度与幅度的比值达68.97。胡杨和其它几种杨树木纤维测定比较数据说明:胡杨的木纤维平均长度最大,纤维的平均幅度最小,木纤维的长度和幅度的比值最大,平均数及绝对最大比值也以胡杨居第一。木纤维长度和幅度的比值关系着纸张的质量。因此,以胡杨的木纤维质量最好。

胡杨的叶是一种良好的牛羊饲料,特别是羊最喜吃。绿叶、枯叶以及幼嫩的枝梢,均可使用。在胡杨分布地区,林中每年都有大量落叶,牧民常利用作羊的“冬窝子”,(即冬季放牧草场)。过去牧民放牧不注意保护森林,乱砍树头和干枝,造成林木损失破坏,如果进行适当的区划,采取合理的修枝抚育,可以达到林木保护与放牧的良性结合。胡杨枝叶还可以加工处理充作肥料。

胡杨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原因是胡杨的细胞透水性较一般植物强,从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到叶片都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的泌腺排泄盐分,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胡杨便能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多余的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可入药,称“胡杨泪”或“梧桐泪”(因叶似梧桐叶而得名),俗称“胡杨碱”。“胡杨碱”是一种质量很高的生物碱。在新疆南部和内蒙古西部胡杨生长旺盛的地方,产量很大,采收便易,成为南疆维吾尔族农民的一项副业生产。当地居民用来发面蒸馒头,因为胡杨碱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其碱的纯度高达57%~71%。除供食用外,胡杨碱还可制肥皂,也可用作罗布麻脱胶、制革脱脂的原料。一棵成年大树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胡杨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

园林应用

胡杨是当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适应性、耐寒性、抗旱性、抗盐碱性极强,入秋叶色金黄,在荒漠、干旱地区建造风景林十分壮观;亦可做为优良的彩色叶树种与其它彩叶树种配植,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色彩效果。

胡杨系古地中海成分,是第三世纪残余的古老树种,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区陆续出现,成为山地河谷小叶林的重要成分。在第四纪早、中期,胡杨逐渐演变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生在中国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树,刚冒出幼芽就拼命的扎根,在极其炎热干旱的环境中,能长到30多米高。当树龄开始老化时,它会逐渐自行断脱树顶的枝杈和树干,最后降低到三、四米高,依然枝繁叶茂,直到老死枯干,仍旧站立不倒。并且在额济纳旗,人们赞扬胡杨是“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胡杨,一亿年的历史”。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

胡杨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地区,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山西平隆等地,都曾发现胡杨化石,证明它是第三纪残遗植物,距今已有6500万年以上的历史。如今,除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两岸还可见到少量的胡杨外,中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都蜷缩于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一个被称为“极旱荒漠”的区域。

在库车千佛洞和敦煌铁匠沟第三纪古新世地层中部发现了胡杨的化石,至少也有6500万年的历史。《后汉书·西域传》和《水经注》都记载着塔里木盆地有胡桐(梧桐),也就是胡杨。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胡杨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

西汉时期,楼兰的胡杨覆盖率至少在40%以上,人们的吃、住、行都得靠胡杨。在清代,仍“胡桐(即胡杨)遍野,而成深林”。

但从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间,塔里木盆地胡杨林面积由52万公顷锐减至35万公顷,减少近三分之一;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更是锐减70%。在幸存下来的树林中,衰退林占了相当部分。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主要还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胡杨及其林下植物的消亡,致使塔里木河中下游成为新疆沙尘暴两大策源区之一。

生长繁殖

胡杨主要用种子繁殖,插条难于成活。胡杨种子极易失水而丧失发芽能力,应在7~8月份待果穗由绿变黄、蒴果先端开裂露出白絮后,及时选择优良母株采集果穗,晾干脱种。选择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细沙土或沙壤土筑床、垅床或低床均可,种子拌细沙条播或撒播。2~4年生苗即可造林。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

自然繁殖

胡杨和灰杨在干旱荒漠地带形成森林,最初是依靠种子传播繁殖的。胡杨种子成熟期的7—8月间,正是炎热季节、河流洪水漫溢的时候。大量带有冠毛的种子随风飘散到河流两岸的河漫滩上、积水湖泊的浅滩上、潮湿的干沟底部和农区新修输水渠道边坡水线上。这些种子迅速发芽,萌发生长,与其它伴生植物一起,形成带状和片状的森林群落。

据1965年在塔里木河下游的英克和卡拉两个海子(即湖泊)调查,这两个海子周围浅滩上繁育着天然下种的胡杨苗达2250万株,一般沿水的起落线呈带状在海子的缓坡地带分布生长。生长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达90株,最密处每平方千米达900株,每个成苗带宽约5~10米,因海子水位下降,形成带间10-50厘米的距离。但在海子的陡坡地带,由于水位下降快,水分保持差,种子不易滞留,因而成苗稀少。这种自然现象揭示了胡杨和灰杨天然下种繁殖的规律,给人工播种育苗和栽培以科学的启示。

胡杨的成年树具有强大的水平根系,这些水平根系上的不定芽,具有旺盛的萌蘖能力。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盐碱不太重的情况下,能大量萌发出幼苗,成为胡杨自然繁殖的主要方式。在荒漠条件下,胡杨种子繁殖的情况是有限的,根蘖繁殖则是普遍的。在新疆塔里木地区,凡有胡杨生长的地方,沿公路的取土坑里,与胡杨林相邻近的农田边上,在林区内挖过甘草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胡杨的根蘖苗,这些根蘖苗经多年生长,可以长成茂密的次生林。一棵胡杨或灰杨树周围20—30米以内,可根蘖繁殖出数十株甚至更多的后代,形成团状的幼林。这些团状的幼林,在许多地方,构成了胡杨和灰杨林特殊的林相。

人工育苗

胡杨插条繁殖困难,播种有苗的关键是控制苗期锈病危害。据观察,胡杨锈病有以下期律:1年生苗不发病或发病轻。2年生苗最易发病,苗叶发黄枯萎、死亡。5月末发病。7、8月严重,9月初基本停止。苗木由下而上感染,在高度超过1.3米的部位不感染或轻微感染。此外,灌水过多,排水不良,夏季降雨量大,都能助长锈病发生和蔓延。

根据上述规律,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注意选择苗圃地。胡杨育苗地应选在通风、利于灌排的地方,土壤为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轻盐碱地。

2、合理灌水,及时松土打叶。对2年生苗应控制灌水,全年灌水2次,已能满足生理需要。松土除草4次,特别在灌水或雨后及时松土。追肥1~2次,间苗2次,保持合理的密度。适当打掉苗下部的部分叶子。有利透光通风,降低地表温度,不给锈菌有活动的机会。

3、药剂防治。一旦发生了锈病,可用15%的粉锈宁。

种群现状

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仅塔里木盆地胡杨保护区的面积就达3800平方公里。流域胡杨林占到中国原始胡杨林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委员会评为“中国塔里木胡杨之乡”。2008年,沙雅南部集中连片、密度较高的198.79万亩胡杨林又被上海大吉尼斯授予“最大面积的原生态胡杨林”称号。胡杨林也是优良的四季牧场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长达数百里的胡杨林在干渴中倒下。胡杨虽然生命力极强,但也逃不过长期无水的灾难,这千年胡杨却活不到100年,泪尽沙海。

2006年4月5日,新疆塔里木胡杨生长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不适当的采伐和毁林垦荒或放牧已造成胡杨林资源的破坏和土地风蚀或积沙引起荒漠化加剧的恶果。人们已从挫折中吸取了教训,开始挽救塔里木河、挽救胡杨林的行动。向塔里木河下游紧急输水已初见成效,两岸的胡杨林开始了复苏的进程。面积近39万公顷的塔里木胡杨林保护区已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轮台胡杨公园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以胡杨林地主体的塔里木河中游湿地受到国际组织的关注,并列为重点保护的对象。在新疆尉犁县已建立了沙漠干旱地区胡杨林自然保护区。额济纳胡杨林区是世界仅存三处之一,且保护最为完整。现有数百年的胡杨,仍枝繁叶茂,领尽大漠瀚海风骚,是大自然独钟的奇迹。

保护措施

合理调整干旱荒漠地区农、牧、林三者的关系,严禁乱砍滥伐;各河流上游截流水库应定期向中、下游放水,确保胡杨林的恢复和发展。应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2个胡杨自然保护区,作为科研和物种保护基地。

保护方式

2012年,额济纳旗林业局在七道桥胡杨林区安装虫情测报灯,进一步加强胡杨林有害生物测报工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和科技水平,增强防治的时效性。提出:“利用虫情测报灯保护胡杨林”。

虫情测报灯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随昼夜变化自动开闭,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系统作业,并可根据虫情测报可视化、网络化、标准化的需要,随时将系统自动测定的环境气象资料输入计算机,对昆虫的发生、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满足虫情预测预报、采集标本的需要。

破坏状况

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输水量呈明显递减趋势。胡杨林大面积死亡。50年代,塔河中下游胡杨林面积达580万亩,70年代为297万亩,而到90年代仅剩152.25万亩。40年间,以每20年递减一半的速度,减少了近3/4。

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塔里木河流域建成了百万立方米以上水库30座,整条黑河水基本吸干,使下游断流;加之降水量少,最少的年份只有十几毫米,而蒸发量竟高达4000mm,居延海随之干涸,85万亩胡杨、红柳、沙棘等天然植被衰败死亡,而每年仍在以5~7万株的速度递减,5000万亩草场沙化,一批批农牧民不得不举家搬迁,沦为生态难民。

胡杨林面积的减少也导致栖息在林区的野生动物种类不断减少,70年代还有少量马鹿等野生动物出没在胡杨林区,现已基本绝迹。下游绿色走廊濒临毁灭。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塔河中游地区沙漠化一直处于扩展状况。下游是沙漠化最严重的地段,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内,该地区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由12%增加到52%,新沙丘不断形成,绿色走廊面临消失危险。

本文发布于:2022-10-18 00:3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116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胡杨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