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无主、长期在野外生存的猫

更新时间:2022-10-18 00:14:37 阅读: 评论:0

现象

首都爱护动物协会的志愿者对29个观察点的猫群数量做了较长时间的跟踪记录,发现流浪猫因居住环境、惊吓、缺乏食物和水等原因,一般寿命不会超过3年。作为城市中最常见的流浪动物之一,流浪猫的困境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救助和关爱,但其卫生、发情、伤人等情况也带来了相当多的争议,个别极端支持或极端反对流浪猫的言行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激烈讨论。

目前中国没有一部完备的《动物保护法》和《城市流浪动物管理法》,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随意抛弃宠物现象,亟需立法来解决流浪动物带来的社会及生态问题。

来源

大约在9000年前,猫发现人类谷仓附近有许多老鼠有利于捕食,同时人类也发现有猫便可避免粮食被老鼠吃掉,于是,人和猫开始了最初的“合作”。现在,家猫作为一个独立品种,生存在人类社会中,那流浪猫从何而来?

走失

由于主人不慎,门窗没关好,家猫走失后找不到家,并不是每只猫都像传说中那样,可以轻易找到回家的路。

遗弃

由于种种原因,主人故意遗弃。而遗弃是产生流浪猫的主要原因。

流浪猫后代

由于环境不好、营养不良等因素,流浪猫所生出的小猫成活率比较低。

议论

屯积者

有一些人,在家收养很多流浪狗猫,但他们与一般收养一两条流浪狗猫的人不同。他们往往是不顾自家的居住条件和家人的意见而收养流浪狗猫,不但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因为流浪狗猫多而导致的臭味、叫声等问题而引起邻里的不满。这些人以低收入者为主(有打工者、学生、退休工人),同样也包括较富裕者(如成都爱之家的陈运莲),但较富裕者也往往因为收养流浪狗而欠下债务。因为收入的制约,狗数量的膨胀,他们大多不能为流浪狗提供很卫生的生活环境和很好的伙食。

支持者来自一些公益组织,动保组织,比如首都爱护动物协会(CAWA)等,认为流浪狗猫也是生命,应该得到同情。

流浪猫反对者认为他们只是有收集动物癖,是一种心理空虚,明知道不能 为流浪狗猫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还不停地往投喂流浪猫。在已知流浪猫会对本土的哺乳动物及鸟类有杀伤性危害时,依旧一味的认为流浪猫不应该被清除。有些人的救助观点不科学,思想顽固,因此还发生过流浪狗猫屯积者与原本合作的小动物救助机构不欢而散的事件。甚至于还有利用流浪狗猫敛财的人(如上海的多姿融就受到质疑)。

公共区域喂养

在同情流浪狗猫的人中,大多并没选择将流浪狗猫带回家喂养,而仅仅是将流浪狗猫安置在所居住小区或学校,定点喂养。这种做法往往因此引发与周围邻里的冲突。如南京烧狗事件便是南京燕园小区以褚裕为代表的同情流浪狗一方和以朱氏夫妇为代表的反对流浪狗一方激烈冲突不能解决的产物。

支持者认为那些反对流浪狗猫的人应该要理解要支持公共区域喂养流浪狗。

反对者认为公共区域是大家的地盘,同情流浪狗的人没有资格不经周围人同意就在公共区域喂流浪狗猫,况且同情者大多只愿喂狗猫,并不对流浪狗猫的卫生、发情、伤人等情况负责,喂狗猫只是做秀,并不是真正的爱心人士。

处理方式

流浪猫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都非常关心流浪猫,主动给它们提供帮助。不少小区都有好心人定时定点的为流浪猫提供食物,也许仅仅是剩饭剩菜,也许并不充足,但足以使流浪猫得以生存。然而,由于人们投喂食物却带来了另一个严峻问题:由于定点投喂,越来越多的流浪猫聚集在一起,所谓“饱暖思淫欲”,对于猫来说也是一样,吃饭问题解决了,本能就开始蠢蠢欲动,使得流浪猫不断繁衍,流浪猫的数量有增无减,这样不仅仅形成了恶性循环,更为流浪猫的救助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出于人道主义对流浪猫的处理方式主要有:

1、抓捕。对于亲近人的流浪猫可以给它一些食物,它前来,逐渐接近后把它们抓到笼子里。如果是很有警惕性的流浪猫,一定不要强行抓捕,以免发生意外。可以联系动物救助组织,使用专用的诱捕笼将其抓获。

2、绝育。流浪猫在发情期常常会有异常的举动或声音,因而扰民。绝育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控制流浪动物数量的方法。有些大中型城市已经有宠物医院可以免费为流浪猫进行绝育手术,如果有流浪猫需要绝育,可以先联系动物救助组织申请免费绝育名额。

3、放归。在猫咪绝育后,把它们放回到社区内熟悉的环境中,定点喂食喂水。一般公猫在做完手术后当天就可以放归,母猫则需要几天的照顾。还可以联系动物救助组织,为年幼或者适合家庭生活的猫咪寻找领养家庭。

通过以上方法,现有流浪猫的生活质量能得到相对的改善,流浪猫的数量也会逐渐递减,其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会逐渐减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救助猫咪过程中,并不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及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的影响,尽量做到不扰民、不破坏社区环境,有些事情需事先和居委会进行沟通,如安放猫窝、安放诱捕笼等,需先得到居委会的许可。另外一定要注意,对于那些无法给予它安定环境或家庭的猫咪,尽量不要特别亲近它,最好在较远处投食,毕竟对于那些仍然要在户外求生存的流浪猫来说,让它们保持一份对人类的戒心,会让它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基于成本等问题,目前这种最人道的处理方式并未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实行。

本文发布于:2022-10-18 00:1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115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流浪猫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