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volunteer)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中国网络的普及在90年代后期,所以广义上网络志愿者出现在本世纪初期(约2005年)。(详见百科词条:志愿者)
和谐社会的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同样重要。网络志愿者本身是一种德的示范,而法制化可以对其做出规定和保障,起到一种尺度和底线的作用。
大同而小异即多元,正是如此才构成世界的丰富多彩。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与网络志愿者服务结构单一的矛盾有待解决。服务内容上的多元,网友各有长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血缘、业缘、趣缘等形成专业分工,资源整合。另外由传统服务项目转向个性化服务,如刘润的C2C(客户对客户)模式,很多人期待帮助,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志愿者,有很多人愿意提供帮助,但不知道是否有人需要。
网络志愿者要有一种服务的概念。个人除了参加组织活动,还应把志愿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转变一阵风式的志愿服务模式,可采取24小时轮岗等形式。定期分享经验、网上或集中培训、考核与奖惩挂钩,建立日常激励机制等,在灵活自主的基础上达成有序,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建构常规的网络志愿服务体系。
互联网实现跨时空的人际互动,数字化生存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各网络志愿组织。虚拟社区是网络志愿者全民化的重要标志,虚拟社区是隐形的共同体,各种志愿活动可以在虚拟社区中进行,这是精神交往的高级形式,也是志愿精神的传播阵地。另外,虚拟社区与实际社区互补,虚拟社区还原为实际社区时,为实际社区增加了新元素,扩充了志愿服务的概念。人人为公益,世界更美丽。现行提供志愿服务主要是青年志愿者,而网络志愿者将包括老年及少年,倡导全民参与。
志愿服务的网络化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网络志愿者的公民化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网络越普及,越需要网络志愿者,网络志愿者有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要倡导志愿精神,使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志愿者,让具有理性和自由精神的网络志愿者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05:1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78/3026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